摘 要:在知識和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教育備受人們的關注。尤其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如何讓課堂充滿活力,進行高效率的課堂教學;如何緊跟時代的步伐,獲取最前沿的知識是我們現代教育者追求的永恒主題。筆者認為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差異性的培養;讓現代信息技術走進語文課堂教學,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對學生及時的進行科學的評價,滿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關鍵詞:素質教育;初中語文;新課改;課堂效率
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注重情感教育,積極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促進全體學生共同發展,把課堂的自主權交給學生,以學生的發展中心,通過教師科學的引導,確保每一位學生在語文課堂上都有收獲。”在素質教育的倡導下和教育部門的督促下,民勤縣教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轉變傳統教育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一切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教師通過多種授課方式(通過現代信息技術輔助語文教學,游戲法教學和小組合作教學等模式),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語文教學的課堂來,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我們初中語文教學的課堂,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全體學生共同發展,要把“一碗水端平”,教學設計時,不僅僅考慮學優生還要為中等生和學困生著想。因為現代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通過學生不懈努力,讓每一個學生得到發展。筆者從事初中語文教學多年,下面就如何讓初中語文課堂充滿活力談談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一、 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
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下,教師和學生之間是上下級的關系,師者令,學者從。教師和學生之間幾乎沒有溝通,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講什么,學生聽什么,學生成為容納知識的容器。所以學生在這樣的教學課堂被動的接受知識,沒有一點激情,導致應試教育模式下語文教學的課堂死氣沉沉,沒有一點活力。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民勤教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有了明顯的變化。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嚴師”而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讓他們感受到語文課堂的溫暖,積極投入到知識懷抱。教師的一片真摯的愛心是教學的“原動力”,“愛其師,則信其道”。尤其是一些語文基礎知識水平較差的學生,因為他們由于成績較差,被班里的學生“看不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了嚴厲的打擊,他們感覺自己被同學冷落了,比較孤獨。所以教師要對這些學生更加關心。在上課提問的時候,可以提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讓他們感受到語文帶來的快樂,感受到教師的熱情,語文課堂的溫暖,促進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信心。當然對于一些語文基礎好的學生,教師也要提一些有難度的問題,使他們通過積極思考,正確地給出答案,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優生吃好,學困生吃飽,使每一位學生通過自己不懈地努力而得到發展。
二、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差異性的培養
《古今賢文(合作篇)》中有這么一句話“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這正是素質教育所提倡的,也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目標,初中語文教學的課堂不是培養精英的,而是要全班同學共同進步,通過師生共同的不懈努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把語文教學的課堂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在傳統的語文教學的課堂上,教師是主角,學優生是配角,其余的中等生和學困生就是觀眾了,教師在語文教學的課堂上自導自演,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學生在下面昏昏欲睡。這樣的教學模式很顯然不是素質教育的理想課堂教學,這樣的課堂教學讓好多學生對語文學習失去了興趣。所以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要想提高初中語文課堂的效率,要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語文課堂中來。在初中語文教學的課堂中,要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提出不同的問題。比如:對學優生布置作業,要有一定難度的作業,對于學困生,可以布置一些比較基礎的作業。讓全班學生都參與到我們語文教學的課堂中來,通過自己的努力,品嘗到成功帶來的喜悅。
三、 讓現代信息技術走進語文課堂教學,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
古人云:“教學未見樂處,不必我學。”所以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進行高效率的語文課堂教學,就必須促進學生學習的動機,從而激發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學生對語文學習有了積極性,才愿意主動的去獲取語文知識。現代信息技術輔助初中語文教學為我們高效率的語文教學課堂提供了便捷。現代信息技術具有圖文聲形并茂的特點,它可以把課文中的故事情節或民族風情惟妙惟肖的展現在我們眼前,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尤其是它以生動、形象、直觀、感染力、滲透力極強的特點,激發了學習者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拓寬知識視野,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進行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時,教師也可以通過現代信息技術設備播放輕音樂,使課堂教學的氛圍更濃。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消除了一些學困生對語文學習的恐懼心理和疲憊之感,而且還調動了其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從而使語文教學的課堂充滿歡聲笑語,活力四射。
四、 對學生及時地進行科學的評價,滿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我們初中語文教學的課堂,對學生的進步教師要及時地進行評價,評價對學生來說是心靈最深處的渴望,是久旱的雨露。尤其是中學生最渴望得到老師的肯定,通過教師的表揚,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了滿足。隨之而來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就提高了。讓他們品嘗到語文帶來的快樂,這樣久而久之我們的語文課堂就活起來了,效率也提高了。
參考文獻:
[1]韓愛蓮.淺談新課改下中學語文教學模式的轉變[J].當代經濟研究,2011,21.
[2]王麗莉.新課程中教師課堂行為與角色的轉變[J].繼續教育研究,2006,04.
[3]聶文英.淺議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改革與指導思想[J].教育現代化,2012,05.
[4]何侃,丁寶森,范曉霞.小學生學科能力結構的優化訓練[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02.
作者簡介:常艷榮,中學二級,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民勤縣第五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