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各個學科中,核心概念是非常關鍵的,對核心概念的研究是國際上理科教育的重點之一。目前,我國一些中學課程標準引入了學科核心概念。眾所周知,高中物理中有關力學的核心概念數量很多。因此,對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我們要掌握一些學習技巧。本人根據自己高中的學習經驗,歸納了一些技巧,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高中物理;力學核心概念;學習技巧
一、 前言
在抽象思維中,概念是最基本的單位,它是能夠反映人腦對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方式。我們在學習概念的時候,不僅僅需要借助記憶,還需通過積極的思維活動來充分了解事物的本質。因此,對于高中生而言,把握好概念不但受到思維水平的限制,而且受到了概括水平優劣的限制。物理概念是對物理事物的抽象,它是物理學習過程中的基礎內容。對于高中生而言,若能夠掌握一些比較實用的物理概念學習方法,那么把握物理概念是非常有效的。對于物理概念的學習,我們應當引起重視。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概括。
二、 從生活現象中學習的力學概念的方法
在高中,物理學習是比較枯燥的,只有提高學習興趣,才能提升學習效率。我們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由于物理概念較多,不容易理解,在學習概念的時候,上課往往容易走神。為了改善這種現象,我們可以根據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來提升興趣。例如,生活中的很多現象可以用物理力學概念來解釋。通過結合生活中的現象來學習概念,就可以大大減小概念學習的難度系數,使自己的學習注意力得到提升。在學習摩擦概念的時候,對摩擦現象進行思考,比如汽車剎車,分析其慣性,對其摩擦現象進行分析。然后通過質量大小不一樣的汽車之間的對比,可知,如果質量m和速度v越大,那么汽車剎車之后,滑行的距離也就越大。對于這種現象,我們是可以通過物理中的摩擦力來解釋的。又如,汽車在直線行駛的過程中,如果剎車的過程中附加的壓力增加,那么汽車車輪跟地面之間產生的摩擦也增加,這時,摩擦的性質發生改變了,不再是滾動摩擦,而是滑動摩擦。汽車質量越大,慣性也就越大。通過生活中的現象,我們可以深刻地理解摩擦概念,從而對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在對生活物理現象的觀察中,提升學習物理的興趣,從而實現概念的論證。在對力學概念有充分的了解之后,培養自己的觀察能力,把生活中的現象跟力學知識緊密聯系在一起。
三、 改進學習方法,重視擴展學習
在學習高中物理力學時,只有學習動力充足,才能夠對學習方法進行改進,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比如,在對萬有引力概念的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對書本落地等生活中的現象,自主性地挖掘物理知識。在分析重力和自由落體運動時,生活中的很多實際問題可以使用力學知識來解答。通過生活結合實際分析,來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從而使力學形成知識體系。比如,對于重力這個概念,我們根據生活中的重力現象進行分析,從而提出一些其他問題。比如“重力跟引力有什么關系?不同物體受到的重力有差異,這是為什么呢?”等問題,這些問題的提出對于我們后續對物理力學中的重力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帶著問題進行學習,我們的學習興趣才能得到提升,從而使學習效果更好。在力學實驗中,通過生活現象中的重力實驗,對實驗數據進行記錄,從而改善高中物理聯系概念學習枯燥無味的現狀。
四、 重視對所學物理概念的總結歸納
在通過生活現象對力學概念有充分的認識之后,我們還應當根據生活中的力學現象以及根據自己實驗得到的結果進行分析與總結。通過將分析的結果跟書本上的概念進行一番對比,發現其中的差異,找到自己的不足的地方。在對概念進行總結的時候,一定要充分調動自己的概括能力,如能使用簡潔的語言,就盡量簡潔,對物理概念中的關鍵詞進行闡述。在實際生活中,我們知道,重力是地球產生的,受力的方向都是豎直向下,這是因為重力的影響因素跟物體質量m以及距離地球的高度h息息相關。
五、 小結
在學習高中物理的時候,我們不但要對力學知識引起重視,還應當把力學知識跟我們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通過在生活中觀察力學現象,從而對物理概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將物理知識充分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幫助我們生活和工作,這樣才能做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另外,高中物理對于自主學習的要求是比較高的,我們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通過親臨大自然,親自做物理實驗,親自去總結與歸納,來對書本上的知識進行驗證。在生活實踐中來提升學習效果,這樣才能使自己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毛建龍.從生活現象中學習高中力學的概念[J].才智,2013,(18):100.
[2]趙寧寧.我國物理概念教學二十年[J].教育科學研究,2006,(4):40-47.
[3]張佳琦.從生活現象中探析高中力學的相關概念[J].數理化解題,2016,(4).
[4]張穎之,劉恩山.核心概念在理科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從記憶事實向理解概念的轉變[J].教育學報,2010,6(1):57-61.
[5]李佳濤,王靜,崔鴻.以“學習進階”方式統整的美國科學教育課程——基于《K12科學教育框架》的分析[J].外國教育研究,2013,40(5):20-26.
[6]曲亮生,郭玉英.認識我們的教師和學生[J].物理教師,2000,21(5,6).
[7]王春鳳,郭玉英.集中度分析定量分析中學生學習力學概念時的認知模式[J].物理教師,2004,25(7):1-6.
[8]劉洋,蔡敏.BEAR評估系統:美國學生學業評價的新框架[J].外國教育研究,2009,36(11):40-44.
[9]劉晟,劉恩山.學習進階關注學生認知發展和生活經驗[J].教育學報,2012,8(2):80-86.
[10]高芳,陳志偉.學習進程美國科學教育改革新思路[J].外國教育研究,2011,(5):87.
作者簡介:許詩語,遼寧省沈陽市,沈陽市鐵路實驗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