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小學微機室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工作就是頻繁地重裝系統,而一個微機室往往都有幾十臺機器,如何快速批量地完成系統的重裝任務是微機室管理者在管理中遇到的最頭痛的問題,筆者從個人工作的實際經歷介紹了聯想網絡同傳的具體使用,以期給讀者帶來些幫助。
關鍵詞:聯想;同傳;微機室;管理
在中國的教育系統中,聯想電腦在各個學校的微機教室中占比相當之高。筆者學校四個微機教室是清一色的聯想,而且據筆者觀察周邊學校也幾乎都是聯想,聯想電腦在學校中使用相當之廣泛。
聯想電腦自帶的網絡同傳系統是個非常不錯的系統,對于微機室的軟件安裝非常有幫助,因為學校的機房需要承擔多種功能,諸如:教學、閱卷、考試、問卷調查等等。就拿筆者學校來說吧,每年12月份要進行江蘇省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機器需要徹底重裝,要求軟件環境非常干凈,只能安裝Office,不能安裝其他任何軟件。但在此期間還要正常教學和閱卷等工作,重裝系統和網絡克隆成為家常便飯,往往今天考完模考完就明天就恢復教學系統,再接著恢復考試系統迎接正考等等。
最近筆者學校配備了新的聯想電腦,網絡同傳系統的版本是EDU8.0,相較之前的EDU7.5有了不少的改進,下面筆者就近期的使用心得體會結合兩者之間的不同給大家介紹一個聯想網絡同傳系統。
一、 保護系統安裝的不同
EDU7.5在第一次F4調用保護系統時,如果不安裝保護系統,直接網絡同傳都會卡住,只有安裝過保護系統,才能正常調用網絡同傳,之后卸載保護系統也不影響了。而EDU8.0則沒有這個問題,網絡同傳可以獨立使用。
二、 硬盤隱藏分區不同
EDU7.5是在硬盤最后劃分一個區域作為保護隱藏分區,大概5G左右,分區情況大致如下圖(這里默認有3個分區):
EDU8.0則除了在硬盤最后劃分一個5G左右的隱藏分區,在每個分區(除了第一個分區)前面都附帶劃分一個100M左右的隱藏分區,當然這個分區必須是利用聯想保護系統F4進去之后劃分的才有效。分區情況大致如下圖:
三、 啟動分區的劃分使用不同
EDU8.0的啟動分區的劃分使用非常靈活和方便,只要F4進入保護系統進行劃分,可以設置若干啟動分區,啟動分區一旦設置好,就可以安裝或者GHSOT映像文件到此分區,機器啟動時選擇某個分區啟動則可。
而EDU7.5的系統分區劃分好后,非第一啟動分區,要想正常啟動,必須使用安裝盤進行安裝才能正常啟動,使用GHOST直接克隆也必須建立在啟動分區之前安裝過相關系統之后,否則非第一啟動分區是無法正常啟動的。
筆者認為這就是EDU8.0為什么在每個分區(除了第一個分區)前面都劃分一個100M左右的隱藏分區的作用,這樣可以使各個分區有個獨立的管理空間,這樣用戶使用各種功能就更為方便和有效。
四、 聯想保護系統被破壞的恢復
微機室在管理使用的過程中難免以為軟硬件問題導致硬盤分區發生變化,諸如:硬盤損壞,硬盤低格等。這里順便插一句,我們平時使用的GHOST或者網絡克隆軟件在制作或恢復*.gho映像時,是不會接觸到隱藏分區的,所以一般簡單的分區備份恢復對聯想硬盤保護系統是沒有影響的。
在恢復聯系保護系統之前首先要查看同一批其他機器的聯想保護系統的版本,查看方法是F4進入之后,按F2查看,在右下角會出現版本信息。新安裝的聯想保護系統的版本必須與原有機器一致,否則無法同傳。
恢復保護系統首先根據保護系統版本對應下載驅動光盤映像文件,大概幾百兆左右的ISO文件,這個文件官方并不提供,都是通過各種途徑獲取的。有了ISO文件后,可以刻錄光盤或者制作U盤。然后利用光盤或U盤啟動,安裝聯想保護系統,其實就是對硬盤進行分區和設置。大家要注意的是這個驅動不是聯想機器自動光盤上的EDU驅動,那個驅動是在操作系統之上安裝的保護管理軟件。
如果無法獲取聯想保護驅動ISO文件,采用硬盤對拷還是比較可行和可靠的,這種對拷一定要是硬盤扇區的對拷。雖然比較麻煩一點,但是比較干凈和徹底,體力上辛苦點,腦力上就輕松點。
五、 智能排序
聯想保護同傳系統的特點是只要設置好每臺機器的ID,操作系統同傳后會自動修改每臺機器的機器名和IP地址,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就算你在操作系統中修改了機器的IP地址也是無效的,機器的IP地址同傳是設置好的IP地址,也相當于IP地址也被保護起來了,即使你處于開放模式也無法在操作系統中修改IP。
聯想保護系統里的智能排序功能非常有用,由于接收端機器的ID是根據機器連接發送端機器的先后順序依次賦予的,如果開機順序、啟動快慢、網絡連接速度等原因導致接收端ID沒有和微機室機器號匹配,這樣發送系統后IP和機器號比較混亂。采用智能排序功能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這里友情提醒一下,最好分批次智能排序,因為網絡等原因會導致你辛辛苦苦改好ID之后無法智能排序。
以上是筆者再使用EDU8.0后的一些經驗體會,希望能給廣大信息技術教師在機房管理中帶來便利,因為往往一個很細微的地方都會給機器安裝過程帶來很大的困擾和時間的浪費。
參考文獻:
[1]吳軍.淺析計算機機房網絡同傳技術的應用[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15).
作者簡介:
方巍,江蘇省太倉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