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陶行知老先生的兒童教育觀主要表現為生活教育思想和創造的兒童教育,他重視兒童的教育,倡導教育從娃娃抓起,提倡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同步進行,積極實踐在幼年階段對兒童進行科學的教育、個別的教育、民主的教育、快樂的教育,通過這樣整合又有科學依據的教學策略,兒童不但對學習有興趣,且能使其發揮個人潛能,體、智、德、美全面發展,創造屬于自己的社會。
關鍵詞:兒童教育觀;科學;全面發展
兒童階段是人生的開始,人們常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說明對兒童的教育非常重要。陶行知老先生的兒童教育觀主要表現為生活教育思想和創造的兒童教育,他重視兒童的教育,倡導教育從娃娃抓起,提倡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同步進行,積極實踐在幼年階段對兒童進行科學的教育、個別的教育、民主的教育、快樂的教育,其非常重視兒童教育,陶行知老先生認為“在教師手里操縱幼年人的命運就是操縱民族和人類的命運。”筆者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從事兒童教育事業任重而道遠。故以下即針對陶氏敘述的兒童教育概念,進一步歸納整理。
一、 突出兒童的主體地位
陶行知老先生說過:“兒童是現在的主人!明年的兒童節,我希望大家都承認這小主人的封號,并且不阻撓兒童實行主人的職權”。這無疑是給兒童一個社會上的定位,肯定他們是社會上的獨立個體。
教學應以作為學習者的兒童和兒童學習的豐富資源、應該為他們提供多樣的選擇、暗示性的觀念和支持性的環境,應該幫助兒童學會如何學習。教育的重要任務是增強兒童發現的可能性,而成人活動的核心,則在于激發兒童作為全部學習的基礎的創造能力。
二、 建立屬于兒童個體的教育方式
陶老先生面對我們中國的國情和社會的需要,主張以兒童作為教育的核心,發展一套新的教育理論。所以,教育不僅要提供兒童自由發展的機會,也必須讓兒童獲得適當的教材與資源,并依據自己的速度來進行發展。陶氏認為教育的意義在于幫助兒童發展潛能,進而適應社會的能力。
(一) 科學啟蒙的兒童教育觀
陶行知老先生認為科學是一種生活態度,人必須要有科學的精神,因此必須教授科學的知識,才能使人的頭腦更加靈活,不會墨守成規。
這一點作為我們幼兒園來說,還是進行得非常到位且有效的。為了進行科學的兒童教育,我們的課程設置中每兩周必有一次貼近生活的科學教學活動,引導孩子們認識科學;每周輪流進行戶外科探活動和科學專用室活動,引導孩子們在實踐中走進科學;每月有相應的社區活動,讓孩子們走出學校,用更廣闊的視野去發現這個世界……一系列的科學教育活動,讓孩子們能夠更好地探索自然科學,更好地投入到生活和教育之中。
(二) 個別化的兒童教育觀
陶行知老先生了解個別性的差異,不可等同觀之,必須提供合適個體學習的教科書,才具有教育的功能。每一個幼兒都是獨立,獨特,完整的個體,孩子的生活環境不同,就決定了幼兒的個體差異,幼兒的差異,決定了我們教育者的因材施教。
在當今應試教育的局面下,我們對于班中孩子的教材不能像陶老先生當時那樣單獨撰寫,但是在集體教學中,我們應盡量照顧到孩子發展水平和發展特點的千差萬別,教學目標不能“一刀切”,應使幼兒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一定的發展,面對孩子,我們切忌橫向比較,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敏銳地察覺孩子間的差異,個別化地指導孩子,促進孩子們的個別化和全面發展。
(三) 民主化的兒童教育觀
陶行知老先生受西方民主教育的熏陶,相當認同民主精神的兩項元素:分別為自由與平等,體現“教育為公”的教育目的。
在陶老先生思想的影響下,我們幼兒園結合兒童的年齡特點,在民族和自由的教育背景下也要做好“把握”,即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在“主導”的前提下,又能給孩子真正的自由,兒童是天生的藝術家,“對話式”教學就是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潛在的藝術能力,可以真正讓幼兒園的孩子感受到民主和自由。
(四) 快樂化的兒童教育觀
陶行知老先生把“活的教育”比作魚到水里,鳥到樹林里一樣。兒童就像這魚兒,就像這鳥兒,渴望著自由自在,映射出想要“快樂的教育”。
作為幼兒園老師,我想孩子們快樂的第一步就是——放手。而在當今素質教育和“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影響下,多數家長在孩子的幼兒園時期就給孩子報了各類興趣班,興趣早已不是孩子的“興趣”,而是完成任務。幼兒園的孩子們心智尚未成熟,對于很多技能并不能夠很好地掌握,在此時讓孩子踮起腳尖去學習,我想只會讓孩子漸漸抵觸甚至害怕學習。每個孩子都是“活”的,我想是時候放手讓孩子們去自由選擇,翱翔在屬于他們的快樂的學習道路上了。
三、 解放兒童的受教育模式
陶行知老先生指出“六大解放”,即解放孩子的前提就是解放受教育的模式,解放教師的“教學課堂”,也就是引申到讓孩子們在教育中學習生活,也可在生活中接受教育。
作為幼兒園來說,我們的教育模式也在逐漸改變,除了課本教學我們還融合了專用室活動、戶外活動、區域活動、社區活動、自主性游戲等,讓孩子們在實踐中感受教育的多樣性,這才是真正的學問整合。通過實踐,也可以看出孩子們很好地適應了這樣的受教育模式,感受到了教育的豐富、教育的趣味,更是“解放”了自己。
陶行知老先生的兒童教育觀是充滿愛的教育,他親自將理論實踐,并進一步修正自己的理論,帶領我們中國社會邁向進步的未來。通過這樣整合又有科學依據的教學策略,兒童不但對學習有興趣,且能使其發揮個人潛能,體、智、德、美全面發展,創造屬于自己的社會。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1):1.
[2]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72.
[3]江蘇省陶行知研究會.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
[4]許佩玲.陶行知兒童教育觀之研究.全球視野下的陶行知研究[M].周洪宇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10):274-304.
作者簡介:
王勝群,江蘇省昆山市紅峰幼兒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