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寫作文是在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也是在培養一種人品,一種求真務實的品質。因此培養學生真情實感作文很重要。
在對以往教育效果的反思中,我們發現光靠學校單方面的教育培養還不行,更需要注重家庭和學校教育的結合。家校攜手,才能共鑄真情實感作文。
關鍵詞:學校;家庭;真情實感作文
我們班學生小娟在寫《我熟悉的一個人》時,眉頭緊鎖,手中握著鋼筆轉來轉去。我有些疑惑,心想在作文指導中,我講得非常清楚,引導得非常到位。這是怎么回事呢?我拿起她的作文本發現她只寫了一個題目——我的奶奶。我問其原因,她低著頭,抿著嘴不作聲。后邊的一個調皮的男生說:“她奶奶就愛打麻將,怎么寫呀?”我聽了之后,鼓勵地說:“每個人的奶奶是不一樣的,如果你能寫出一個真實的奶奶,愛打麻將的奶奶,那你的作文一定充滿了真情實感。如果讀給奶奶聽,說不定還能幫她改掉這個壞習慣呢。”后來,小娟在作文中寫道:有的人的奶奶愛做家務,有的人的奶奶愛跳舞,有的人的奶奶愛打太極拳,而我的奶奶愛打麻將。……每天中午吃飯,奶奶都像追命似地催我快吃飯,吃過趕緊上學校做作業,說她要下田干活。我想,奶奶真關心我的學習呀,真是一個勤勞的好奶奶呀!……有一天中午我到了學校,發現我的紅領巾沒戴,校服沒穿,下午要舉行廣播操比賽,于是我趕緊跑回家拿。剛走進院子里,就聽見“嘩嘩啦啦”的洗牌聲。鄰居張大爺說:“你家孫女呢?”只聽我奶奶說:“要個孩子在家多礙事,我早打發她去上學校了。人老了,就得享享清福嘍……”我懵了,奶奶怎么能騙我呢?我逃也似的跑回了學校……奶奶打麻將要是贏了,就喜笑顏開,問我想吃什么。有時候還主動給我零花錢。要是輸了,就把臉拉得很長。要是我回到家在看電視那準得挨她批評一通……小娟話匣子打開了,洋洋灑灑寫了近500字的作文。我給她的作文打了優秀,加五角星。像這樣的事例還有不少,家長言而無信,學生寫作文時不敢、不想表達,就可能會胡編亂造,謊話連篇,那是不利于學生的作文和做人的。我在對以往教育效果的反思中,發現學校教育可以奠定學生真情實感作文的基礎,僅此是不夠的,更需要注重家庭教育的配合。我認為每個家庭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做些努力:
一、 跟孩子讀一本書
閱讀是積累語言、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引導學生注重課內外閱讀,可以間接地了解生活現實,學習寫作技巧,這是現實生活所不能直接賦予的。教師要成為學生熱愛閱讀的引路人和指導者。但學生在校的學習時間是有限的,為此落實課程標準對學生閱讀量的規定的重任還要依靠家長的幫助。閱讀的魅力是無窮的,但電腦游戲、電視的誘惑也是巨大的。因此家長要想盡一切辦法創設一個良好的讀書氛圍,讓孩子愛上閱讀。“跟孩子讀一本書”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家長首先要做一個愛書人,廣泛閱讀,善于閱讀,為孩子做榜樣。和孩子共讀一本書,會讓家長擁有一顆童心,讓家長更加了解和理解孩子,讓家長和孩子之間有了更多的共同話題,促進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感情,使孩子更加熱愛父母,熱愛讀書。“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在小學階段,大部分的學生對于考題的整體思路是很相近的。此時一篇文章僅有的一兩句名人名言或者好詞好句作為提筆,就能讓學生的作文大放光彩,脫穎而出!
二、 陪孩子做一件事情
葉圣陶說:“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地晝夜不息。”現在學生學習“負擔” 過重、生活狹窄、實踐活動甚少,所以小學生作文普遍存在著“言之無物”的通病。缺乏豐富的作文素材,學生自然無話可寫,作文成為無源之水,毫無生活氣息和兒童情趣。因此,“陪孩子做一件事情”十分必要。家長可以指導孩子做一件事,如:刷一次碗,洗一次衣服,擦一次玻璃,拖一次地,給親人朋友做一張賀卡,給爺爺奶奶捶一次背……也可以是家長為孩子做的,如:給孩子洗一次澡,和孩子做一個家庭游戲,給孩子過一次生日,和孩子一起種樹……做后和孩子交流:你在經歷這件事時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看到些什么,聽到些什么,做后有什么感受。這一過程就是一次習作的指導過程,由于是學生剛經歷過的,寫出來一定更鮮活。我們的學生在寫“做一件事”“父母的愛”之類的作文時一定不會無話可寫,出現“一拼二湊三套四編”現象了。
三、 帶孩子兜一陣風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美麗的自然風光,可愛的動植物,不同的風土人情,有趣的室外活動,身邊的人和事,瞬間的心靈感受……都是學生習作需要的內容。家長可在周末帶著孩子走出家門,親近自然,走進社會。 帶孩子去郊游、去走親訪友,去游泳、去釣魚,去田間勞動,條件允許的去動物園、植物園,去看海、去爬山,去看異族、異國風情……只有去親歷生活,參與生活,去體驗生活的過程,充分感知它的曲折、驚險與趣味,才能獲得個人具體、獨特的生活情感,在“做”中學會“做”自己的作文。2010年暑假,我帶著二年級的女兒去看上海世博會,整個過程中女兒充滿好奇與激動。回來后,婆婆問她去看世博會,都看到了什么,她滔滔不絕地講了半小時。我鼓勵她將這次經歷寫下來,她寫了近三百個字,字里行間真情洋溢。開學后的一天,女兒高興地告訴我她寫的日記《游世博》被老師表揚了。今年,草莓成熟了,我帶著女兒去草莓園摘草莓,回來后女兒主動寫了一篇日記《采草莓》,寫得有條有理,充滿了童真童趣。后來這篇日記在《宿遷日報》上發表,這極大地調動了女兒動筆的興趣。
四、 和孩子聊一次天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學生學習負擔的增多,家長與孩子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了,聊天的時間越來越短了,甚至沒有。事實上和孩子聊天對于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家長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孩子非常想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與家長分享,如果家長樂于傾聽,善于指導,那么對于孩子的成長和作文都是十分有益的。家長將自己的工作、煩惱、快樂等講給孩子聽,會讓孩子學會傾聽、學會思考、學會總結、學會感恩,漸漸懂事,也有助于學習,使其“文如其人”。
五、 與孩子寫一樣作文
為進一步給孩子真情實感作文提供幫助,寫下作文也是十分重要的。每次家庭組織一些活動后,家長就與孩子寫一樣作文。這樣可以體驗孩子的寫作甘苦,寫作難點,積累寫作經驗,也是一次活動的總結與反思,更為孩子樹立了寫真情實感作文的榜樣。有的家長寫作水平較低,那么正好與孩子的作文進行比較,互相交流,發現優缺點,同樣,利于孩子寫作自信心的培養和習作水平的提高。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有了教師的長期指導、督促,家長的支持、幫助,學生每天的積累、沉淀,我們的學生一定能寫出具有童真童趣的文章來。
作者簡介:周海霞,江蘇省泗陽縣城廂實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