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梅玉??
摘要:農村高中的英語學困生厭學甚至不學的現象日趨嚴重,很多英語教師對此常常束手無策,不知從何抓起,已經成為亟須解決的一大難題。筆者根據教學實踐研究發現,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根據英語學困生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搭建一定的支架,能夠幫助他們及時補救,自我調控,克服心理障礙,順利解決問題,擺脫“學困生”這頂帽子的。
關鍵詞:搭建支架;農村高中;英語學困生
高中英語教學必須堅持面向全體學生,以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而高中英語學困生的發展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攔路虎,一直困擾著廣大農村高中英語教師。如何讓這樣一個基礎薄弱,學習興趣不濃,動力不強的群體,在英語學習中變被動為主動,擺脫“學困生”這頂帽子,成為亟須解決的課題。
一、 農村高中英語學困生的成因
造成農村高中生英語學習困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僅僅是學生自身條件的限制,還受到了社會環境、家庭背景和班級學風的等外界因素的制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方面,由于高一是初中與高中英語學習的過渡階段,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重要轉折點。盡管學生在初中階段儲備了一定的詞匯量以及相關用法,但是高中的起點明顯提高了,詞匯量的陡增,文章篇幅加長,復合句增多,使得一部分學生一時難以適應這樣的變化,尤其對于那些剛升入高中的初中學困生來說更是如此。與此同時,教師為了應試的要求,保持進度,無法照顧到學困生的特殊需求,聽之任之,使他們成為被遺忘的群體。另一方面,由于農村高中生對學習英語重要性的意識淡薄、信心缺失、方法欠妥等多方面因素導致他們學習興趣不濃,態度不端正,甚至產生一些逆反行為,如自信心缺失,紀律意識不強,自由散漫。
二、 如何搭建合理支架為農村高中英語學困生脫“困”
1. 支架的概念及英語教學支架的界定
對英語教學而言,“支架”指學生進一步學習和發展中所需要的基礎性東西,可以是文本的、音頻的、視頻的,同樣可以是觸覺或動覺類活動,也可以是教師的指導、同學間的互助。通過合理搭建靈活多樣的支架幫助學生完成某個任務或是達成某個學習目標來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從而達到重塑學習英語的信心,提高英語成績的目標。
2. 如何搭建支架
由于學習內容、課堂任務、學習者等諸多因素存在差異性,對支架的選擇與搭建提出一定的要求。教師需要根據具體材料、具體問題進行有選擇、有梯度地給學生輔以一定的支架,從而做到因地制宜地幫助學困生渡過難關。
(1) 何時搭建支架
最合適的時間搭建最恰當的支架對于英語學困生來說至關重要。一般來說,主要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時間段。課前的預習支架是學困生由既有知識向新知識邁進的起跳平臺,課中的學習支架是學困生由低能任務跳到高級任務的跳高桿,課后的提升支架時學困生克服心理障礙和能力限制,挑戰高級任務的定心丸。無論是課前課中還是課后,支架的精心設計、合理地搭建都為學困生帶來了新的希望,不僅給他們解決問題的信心,而且讓他們在此過程中發展了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2) 何處搭建支架
以《牛津高中英語》教材為例,每個單元的編寫都包含了Welcome,Reading,Word power,Grammar和Project這五個部分。這五個部分的能力級別由淺入深,逐步深入。而在教學過程中,每一個部分都值得教師去研究如何針對學困生搭建恰當的支架來幫助他們提升能力。下面筆者以Project部分為例,說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巧搭支架幫英語貧困生脫“困”的。
一直以來,Project常被當做Reading來上,學生的建構能力得不到開發與施展。而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實踐強調的是“通過教育內容的學習,啟迪學習者的智慧,同時培育豐富的感悟,陶冶面向未來主題的生存的人格”。因此,讓project環節真正給學生提供探索的空間,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面對學困生,更是難上加難。
(3) 搭建何種支架
對于失去英語學習興趣的學困生,搭建情感支架。英語學困生對英語在情感上是復雜的,因為自卑而畏懼,因畏懼以致生厭。所以此時教師應善于挖掘學困生的心理狀態,積極溝通、友善交流,讓師生間的心靈的共鳴搭起“親其師信其道”的橋梁,用知識的情感喚醒學習知識的興趣,讓他們放下心理的畏懼與抗拒,欣然地走向學習之門。與此同時,教師有針對性地幫助英語學困生建立起符合他們能力水平的英語學習體系,讓他們體驗到英語學習的成就感,從而建立起對英語學習的好感,讓英語他們樂于學習英語。例如,對于英語學困生來說,背單詞是一項艱難的任務,需要教師根據遺忘規律搭建情感支架,幫助他們克服情感上的障礙,給予及時的肯定與鼓勵,鼓勵他們鍥而不舍,讓他們體驗到記單詞的情感安慰。
(4) 搭建到何種程度
支架的搭建要充分考慮學困生的學情,要做到搭建支架的過程是“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是主力軍,教師在學困生最需要的時候給予適時的提示和材料的輔助,引導學生在輔助支架的幫助節節攀升,到達一定高度,且學生具備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時,適時撤離部分支架,讓其能夠有自由探索的空間。
(5) 用何種方法評估。
支架搭建后對支架搭建效果的評估尤為重要,一方面有利于檢測預設支架的選擇與搭建的效果,另一方面有利于對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重新選擇和搭建更為有效的支架?;趯W困生的情感與能力因素,評價主要采用形成性評價為主,終結性評價為輔的形式。
綜上所述,農村高中的英語學困生厭學不學的現象日趨嚴重,很多英語教師對此往往束手無策。支架的巧妙搭建為高中英語英語學困生傳來福音,給他們帶來學習英語的動力,讓他們不再困惑,不再迷茫,重新燃起對應于學習的希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適時搭建合理的支架,為英語學困生搭起通向具有挑戰性任務的橋梁,讓英語學困生借助支架,克服心理障礙,自我構建探索模式,變被動為主動,增強自信心,順利擺脫“學困生”的困境,邁向樂學的彼岸。
作者簡介:
張梅玉,江蘇省淮安市范集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