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秋伍??
摘要:任務驅動教學法是實現教師、學生與任務三者之間積極互動的一種有效方法,也是素質教育思想下所倡導的一種有效活動之一。所以,教師要徹底改變以往教師教、學生死記硬背、學生很少有機會上機操作的現狀,要通過對任務驅動教學法核心思想的研究和落實來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并通過動手操作平臺的搭建來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效率。
關鍵詞:任務驅動教學法;信息技術;《制作簡單的幻燈片》
小學階段的信息技術作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必修課,是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重要時期。因此,教師要通過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應用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并在確保學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知識的同時,也為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提高以及信息素養的初步形成奠定堅實的基礎。本人以教學《制作簡單的幻燈片》為例,對如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進行研討,以確保學生在高效信息技術課堂順利實現。
一、 創設情境,呈現任務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任務的呈現和布置會無形中讓學生感到壓力,甚至畏懼,事實上,這種思想的存在直接會影響學生課堂參與度的提高,也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所以,在實施任務型教學法時,我們要通過創設一定的情境來呈現任務,一來是為了降低學生的畏懼感,提高學生的任務參與度,二來能夠活躍氣氛,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所以,在這一章節的教學時,我選擇了“演示情境”的方式,通過選擇一個制作比較精細的幻燈片模板讓學生觀看,引導學生在“自定義動畫”“動畫方案”“幻燈片切換”等功能的作用下感受幻燈片的“神奇”,同時,也能讓學生感受到幻燈片的應用價值,之后,給學生布置任務,即:今天我們的任務就是制作這樣一個幻燈片。
二、 指導方法,提供幫助
在呈現任務之后,指導學生制作方法,向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所以,在這一環節,我將本章節所包含的基本內容、基本點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示出來,目的就是要對這一章節所學的內容有整體上的了解,降低學生完成任務的畏懼感。而且,在這一思維導圖的制作不僅包含了這一章節的主要內容,還進一步對每一節中的相關內容進行了概括,這樣學生的學習目的性強一些,也不至于因為盲目、沒有方向而失去完成任務的動力。所以,在這一環節,教師要做好指導工作,要確保每位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成為課堂活動的一分子。
三、 接受任務,分析任務
在教師進行指導后,學生們基本上已經接受了任務,所以,在這一環節上學生們最主要的活動就是分析任務,讓他們要懂得明確任務和所包含的主要內容,自主的學習并且通過不斷的努力找到完成任務的手段和方向,進而做出正確的規劃。
四、 自主學習,協作學習
在學生對任務明確之后,教師應該做到組織學生按照上面思維導圖的指導進行學習,并借助教師給出的文字資料對幻燈片進行制作。同時,再次向學生提出相關的任務,即:
任務:建立幻燈片頁面一:版式為“標題幻燈片”
標題為:“面積和面積單位”并設置為黑體72
副標題內容為“——小學數學”并設置為宋體28傾斜。
建立幻燈片頁面二:版式為“只有標題”
標題為:“1.教材分析”并設置為楷體36左對齊
設置為“左側飛入”動畫效果,并伴有“打字機”的聲音
建立幻燈片頁面三:版式為“只有標題”
標題為:“2.教學目標”并設置為楷體36,左對齊;將白體設置為“盒裝展開”的動畫效果,并伴有“鼓掌”的聲音
建立幻燈片頁面四:版式為“只有標題”
標題為:“3.教學方法”設置為楷體36分左對齊;將標題設置為“從下部緩慢移入”動畫效果,并伴有“幻燈放映機”的聲音
……
設置應用設計模板為“Blueprint”
將所有的幻燈片的切換方式設置為“每隔6秒”換頁。
組織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自主學習,并結合這一任務進行實際操作,這樣不僅將理論與實踐進行了結合,這一環節教師要預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要鼓勵學生邊學習邊操作,這樣一來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二來也能強化學生的認識,鍛煉學生的能力,進而為學生基本信息素養的形成也起著積極的作用。
五、 匯報展示,交流改進
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展示,觀察,從中明確自己的不足。同時,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自己在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交流改進,比如:有的學生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么我找不到“Blueprint”這一設計模板。還有的學生會提出:在版式選擇中不選擇“只有標題”為何也能達到效果,那我們該不該選擇版式呢?……讓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討論,討論的同時,教師可以認真地聽學生如何闡述的,將自己的認識和看法都沒有顧慮地說一說,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在不斷強化中掌握知識,還能夠使得學生在不斷交流中完善自己的制作,教師認真觀察后給予的指導意見,讓同學們在取長補短中提高了自己的操作能力,實踐探尋中學到了知識。
六、 總結反思,拓展任務
總結反思是每節課都必不可少的,所以,在學生完成任務的時候,在同學們之間進行交流溝通后,我通過對學生完成任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這一章節的重難點進行了重點講解和演示,這樣做一來可以讓學生對所學習的知識點內容加深印象,強化理解,二來能夠確保教學目標最大化的實現。最后,我組織學生進行任務拓展,再次向學生布置了相關的任務。即:根據“某節語文課的課件”進行自主選擇。之后,將語文教師制作的相關課件共享到班級群里,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制作,自主實踐研究,以確保學生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指導下真正地成為課堂主人。
總之,作為新時期的信息技術教師,我們要相信學生,并給學生搭建自主學習和操作的平臺。而任務驅動法的相關應用不僅給學生搭建了這樣的平臺,也給了學生知識應用的機會,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鍛煉了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最終使學生形成基本的信息素養。
參考文獻:
[1]黃錚.任務驅動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研論叢,2016,(05):64.
[2]常松.任務驅動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2016年第31期.
作者簡介:
康秋伍,教師,四川省甘孜州九龍縣斜卡鄉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