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主張要發揮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作用,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為此,初中語文合作性探究學習成為當前新課改要求下發揮學生課堂主體作用的重要途徑之一。本文將針對新課改背景下如何開展初中語文合作性探究學習提出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初中語文
初中語文合作性探究學習從其字面上理解主要有兩個重點,其一是合作,其二是探究,所謂的合作就是打破以往教師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講,學生記憶的教學模式,使教師和學生處于一個平等的地位,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呈現出一個教學相長、攜手共進的學習氛圍;所謂的探究就是改變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被動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被動思考轉變為主動學習、主動思考,最大化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 初中語文合作性探究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初中語文合作性探究學習是當前新課改背景下各個學校比較推崇的一種教學方式,但是在其教學實踐過程中還是遇到了諸多阻力,這些阻力來自于教師、學生及家長各個方面,具體如下:
(一) 應試教育的依舊占據主導地位
應試教育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一時很難改變。特別是當前情況下,父母對孩子寄予深切的厚望,希望其能夠學好文化。就學校方面而言,教育成績的比拼依舊是各個學校競爭的重點。初中語文合作性探究學習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其引入課堂,在課堂中實踐并不斷地進行反饋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而實踐無論是對于學生而言,還是對于教師而言都是很寶貴的。為此,很多教師不愿意做初中語文合作性探究學習的先行者,依舊采用自己慣用的教學方式,這就阻礙了初中語文合作性探究學習的開展。
(二) 初中語文合作性探究學習尚未形成規模
初中語文合作性探究學習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對于教師和學生而言都比較陌生,教育界也尚未形成一種固定的模式可以讓廣大教師和學生加以借鑒,為此在現有的初中語文合作性探究學習開展過程中,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其成效卻收效甚微,這種結果也影響了教師開展初中語文合作性探究學習的積極性,打消了許多教師開展初中語文合作性探究學習的熱情。
(三) 開展初中語文合作性探究學習的資源比較缺乏
初中語文合作性探究學習的開展是需要一定的資源的,比如教學空間、教學主題及教學方式的輔助等等。就拿小組式的初中語文合作性探究學習來講,將班級里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使其相互促進、相互鼓勵,但是當前的教學狀況是,雖然把學生分成了若干個小組,但是組內成員的交流確是有限的。一方面是由于教學空間有限,不允許小組成員之間進行頻繁的、密切的互動,這樣會使整個課堂顯得沒有秩序;另一方面,教學時間有限,每個學期,每個年度,教師都有一定的教學任務,在有限的時間內還要保證高效地完成這些教學任務。為此,初中語文合作性探究學習只有在課堂時間比較充足的時候象征性地開展一下,并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二、 初中語文合作性探究學習的有效途徑探究
(一) 建立有效的小組合作方式
目前初中語文合作性探究學習開展過程中,教師一般會采用就近組建小組的方式把同學們聚集在一起,但是這種情況下,并不能很好地發揮小組的作用。因為一般情況下,對學習成績比較優秀的學生,教師會把他們安排在比較靠前的座位,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學生則會聚集在教室的后面,這樣就近組建小組,并不能起到互幫互助的作用,只會進一步拉大學生之間的差距,更不利于班級凝聚力的提升。所以,有效的小組合作方式是很有必要的。教師要根據班級內學生的整體水平進行統一劃分,做到高低參半,同時還要有建立有效的小組領導機制、小組競爭機制,小組內設小組長、記錄員、匯報員各一名,并適時輪換。小組長一般是組織能力強的學生擔任,能及時合理地在小組內進行分工合作,組織全組人員有序地開展討論交流、動手操作、探究活動。記錄員要求文字組織能力強、書寫工整、下筆快的同學擔任,能將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重要內容記錄下來。匯報員要求口齒清楚、聲音響亮、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學生擔任,能將本組合作學習的情況進行歸納總結后在全班進行交流匯報。當然這些都應在學生自薦、互薦的基礎上產生。真正地發揮學習合作小組在學生學習、生活等方面的促進作用。
(二) 設計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方案
合作小組探究式學習的開展是一個系統的過程,并不是一時興起就實踐一下的事情,為此,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設計有效的合作探究學習方案,開展多樣化的小組合作方式,比如開展演講比賽、辯論比賽或者創意比賽,真正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真正地融入到課堂學習過程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比如在辯論賽的過程中,盡量讓每一個學生能夠參與其中,承擔一定的角色。同時還可以在開展辯論賽之前,給學生播放當前電視上比較流行的《奇葩說》這一節目,讓學生進一步地感受辯論的氛圍、辯論的方式,這樣可以使辯論賽開展得更加規范,學生的能力也會得到很好的鍛煉。
(三) 實施有效的合作學習調控
學習小組合作方式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如果教師對于課堂氛圍的駕馭能力不夠的話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調動不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整個課堂氛圍顯得死氣沉沉,這樣就預示著初中語文合作性探究學習的嘗試是失敗的;另一種極端的情況就是學生的學習熱情過于高漲,甚至對其他教師的教學產生了影響。為此,在合作探究式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有效地把控和調控課堂氛圍,避免兩種極端情況的出現,對課堂氛圍的把握要做到有的放矢。
(四) 建立有效的合作探究反饋機制
完善合作學習評價體制合理化的評價機制,必然是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效果的重要環節。教師就必須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建立起一種能夠促進學生互助合作的評價機制。具體而言,評價的內容主要包含自我評價、同學評價以及教師評價。教師在合作小組探究式學習開展之后要有代表地選取幾個學生進行交流,獲得學生的意見,并改正和完善。
總之,對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探索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作為教師,我們要通過不斷地實踐,長期的摸索,通過相互探討,不斷反思、校正,才能逐步成熟地應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逐步將合作學習內化為學生的學習品質。
參考文獻:
[1]楊樂.初中語文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途徑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6,(19):233.
作者簡介:張紅霞,江蘇省如皋市下原鎮下原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