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課在高中化學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本文從微課應用的原則入手,通過實際教學案例,來簡要介紹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方式,旨在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水平,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養成。
關鍵詞:微課;高中化學;教學;應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在高中化學中利用微課來輔助教學,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微課就是將知識制作成為小視頻,使其更加方便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微課這種碎片化的學習方式,逐漸為更多的一線化學教師所重視,微課的長度一般不超過十分鐘,其中針對一個或多個知識點進行講解、闡述及展示,在化學教學中,微課的利用率極高,能夠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
一、 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一) 以學生為主體原則
利用微課方式進行高中化學教學,應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化學知識掌握情況來設計微課內容和形式,在微課選擇和制作中,應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進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化學學科本身與生活息息相關,可以將化學學科的這一特性在微課中展現出來,進而提高學生對化學的認知水平,令學生意識到化學學習的重要性,了解化學能夠改善人類的生活質量,培養學生化學素養,拓寬學生視野。
(二) 凸顯微課靈活性特點
通常情況下,微課的時間約為6~10分鐘,內容上一般針對一個或幾個知識點進行闡述,由于微課的結構比較簡單,短小精悍的形態能夠被靈活應用于教學各個階段。尤其在化學關鍵知識點教學時,教師通過一段生動的微課,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利用微課來進行展示化學現象、闡述化學結果,能夠使學生迅速掌握化學重點。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微課結構簡單、內容較少、時長較短,但是教師在設計微課時,應注意其內容的完整性,全面和完整地闡述知識點內容,并根據實際教學情況來尋找合適的切入點,避免學生感覺突兀和生硬,進而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三)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高中化學新課標中明確提出,化學教學應著重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并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因此,在微課制作時,教師應迎合新課標中的要求,同時確保微課在教學中的實效性,進而發揮微課在化學教學中的創新功能,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優化微課設計。另外,微課不僅能夠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也能夠上傳到網站或通過手機傳播,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之外也能利用微課進行預習和復習,全方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 與其他學科相互滲透
當前社會對知識多元化需求極大,國外一些先進的教學理念也認為學科之間應相互滲透,從而使學生能夠了解知識的多面性。因此在微課中,也應體現這一理念,在化學微課中滲透其他學科的知識,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加強化學與其他學科的整合。例如,在化學式配平時,需要涉及物理學中電荷守恒定律等知識,在這一教學難點微課設計時,就應充分整合兩個學科之間的相關知識點,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在化學知識體系中,與物理學、數學相關聯的部分有很多,所以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本人也需要具備極高的綜合素養,將各學科知識融會貫通,從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多種知識的能力。
二、 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實踐中的應用策略
(一) 微課在高中化學課前應用
微課在課堂教學前的應用,一般體現為翻轉課堂的形式,翻轉課堂,即將學生學習的重點放在課前,教師將精心準備好的微課視頻,通過網絡或手機發送給學生,學生在課前結合教材和輔導資料進行自主學習,將課堂內的寶貴時間節省出來,在課堂上,教師主要針對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產生的問題來答疑,達到提高課堂時間利用率的效果。例如,在學習常見有機物——乙醇時,教師可以制作一段關于乙醇性質和特點的微視頻,在微課視頻中應主要突出乙醇與水的聯系和差別,以及乙醇可以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的特性。學生通過視頻來進行自主學習,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用更多時間來為學生闡述乙醇與金屬鈉產生置換反應的原理,使學生了解反應式:2CH3CH2OH+2Na2CH3CH2ONa+H2,從而能夠幫助學生充分了解衍生物這一化學概念,進而了解乙醇與乙烷之間不同的化學特性。利用微課來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活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比例,并節省了大量的課堂教學時間,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二) 微課在高中化學課中應用
在化學課堂教學中使用微課,一般有兩種形式,其一,在課堂導入階段使用微課,例如在學習鹽類水解這一化學知識時,教師可以制作一段微課視頻,將水的電離這一知識點展現出來,利用flash動畫的方式,將水的電離過程充分展示,使學生了解H2O+H2OH3O++OH-的原理,同時了解上述公式也可以顯示為H2OH++OH-的形式,利用這一微課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開展接下來的教學,進一步使學生清楚鹽類水解的意義。
在化學課堂教學中遇到教學難點和重點時,也可以使用微課來進行教學,尤其是一些很難通過實驗來展示的化學現象。例如在學習氯氣時,由于氯氣帶有一定的毒性,因此不方便在課堂教學時為學生展示,但是氯氣又是化學元素中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微課來展示氯氣的制取方法,以及氯氣與水發生的化學反應,幫助學生知道氯氣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自來水中散發出的特殊氣味就是水中殘余氯氣的味道。
(三) 微課在高中化學課后應用
由于微課主要是以視頻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因此具備可儲存、可重復利用的特點,教師可以將教學使用的微課視頻上傳到網絡上,使學生在課后隨時可以再次觀看,從而鞏固課堂教學效果。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微課這一教學形式充分符合高中學生對化學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因此微課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化學教師應重視微課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從而推進高中化學教育的進步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林增輝.挖掘和發揮微課在高中化學中的教學功能[J].化學教與學,2015,(4):20-21.
[2]何超,周瑋.高中化學微課教學設計制作與應用研究[J].亞太教育,2015,(34):34.
[3]李欣.淺談高中化學“微課”教學探究[J].數理化學習(教育理論),2015,(6):71.
[4]鄭金云.試析微課在高中化學課堂中應用的認識與實踐[J].文理導航(下旬),2015,(6):78-78.
作者簡介:趙永剛,甘肅省靖遠縣第三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