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園戶外活動是幫助幼兒們直接獲取自然經驗、開動大腦、提高手腦結合能力的重要課程,對調動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孩子們的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是十分有幫助的,在這個環節中孩子們是課程的主人,他們可以在環境中感受美、在自然中獲取知識,這與課堂內的課程內容相輔相成互相促進。本文就將對農村幼兒園如何利用自身優勢大力開展獨具特色的幼兒戶外活動展開一些討論。
關鍵詞:農村幼兒園;戶外活動;幼兒教育
一、 引言
戶外活動在幼兒園課程中所占時間比例隨著幼兒年紀的增大本應該處于一種逐漸上升的狀態,這樣有利于增強孩子自主學習、手腦互動的能力,同時還有利于孩子們接觸大自然、認知世界。但是在城市中,由于空氣、交通、地理位置、場地因素等一系列原因導致戶外活動不僅時間遠遠不能達標并且內容上又十分乏味、單調。相反,作為農村幼兒園,場地、空氣、交通、素材等一系列的資源優勢十分利于開展幼兒戶外活動,但是,很多幼兒園因為所謂“城市優秀幼兒園的先進教育經驗”的束縛反倒使得農村幼兒園忽略了自身優勢,這是對教學資源的一種浪費。
二、 利用農村幼兒教育資源開展戶外活動的依據
如何通過合理利用資源完成切合實際的教學內容是每個教育工作者們都在追尋答案的問題,在有限的資源內通過資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教學質量更是每個教育工作者們追尋的目標。每個地區的教學理念、教學環境、風土文化等因素都有可能會影響教學內容,因此教學方法應根據各地的差異而進行改變,因而,在教育問題上生搬硬套所謂成功經驗是十分不可取的,合理利用本地資源,發揮資源的最大效用促進教育發展,打造最貼合當地實際情況的教育方法才是最優秀的教育解決方案。
在農村往往存在著教學經費短缺、硬件設施差、教師文化水平偏低等等一系列的不利因素,這些因素導致了在課堂教學環節農村與城市幼兒園有著很大差距。但實際上幼兒教學不應該僅僅局限在課堂教學,甚至說課堂的書本教學連幼兒教學比重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德育、體育、美育才應該是幼兒教學所關注的重點。因此對于幼兒教育問題上,農村幼兒園應該揚長避短,通過動手實踐課程彌補課本教學的不足,通過和自然的互動補充課本知識,提高孩子們的各方面能力。
環境對于一個人的成長發展影響很大,在幼兒時期形成的品質和性格往往會伴隨人的一生。而大自然則是活的教材,讓孩子在感受美的同時激發出求知的潛能,而脫離環境、背離大自然的幼兒教育注定是失敗的教育,我國著名的幼兒教育家陳鶴琴老先生曾經說過:“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而在農村中,由于人口比例低人際關系簡單,這些教材唾手可得,因此合理利用現成的教學資源也是減輕教學負擔的一種方式。
三、 如何利用農村特色的教學資源開展戶外活動
農村教學資源的優勢在于鄉土與自然,這些都是城市中幼兒園完全無法得到的教育資源,無論是戶外活動還是實踐拓展都應向著這個目標靠攏。春夏秋冬四季變化在鋼鐵水泥鑄成的城市中可能體現不是很明顯,但是在鄉村中,不同的季節大自然也有著不同的風情。在鄉村中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們走出課堂,進入自然讓學生們親自感受春日的草長鶯飛,夏日的蝶舞蟬鳴,秋日的落葉初寒,冬日的銀裝素裹。讓學生們親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1. 植物鑒賞
植物是大自然的恩賜,不僅點綴著這個世界,為世界帶來生機帶來活力,還養育著人們,給予人類食物與氧氣,而且由于我國的地理位置的原因,全國絕大多數地區一年四季植被變化十分明顯,并且鄉村中的植物種類繁多,有農作物,觀賞植物,還有各種野生植物,其品種遠遠多于城市,老師帶領學生們走出課堂認識植物不僅能幫助學生們拓寬視野,增長知識,同時也能夠幫助同學們掌握一些生活常識,比如,哪些植物有毒,哪些植物可以食用,哪些植物是經濟作物,哪些植物損害生產,這些知識會對孩子們未來的發展很有幫助。
2. 親身勞動
勞動不僅是對體能的鍛煉,同時也是對于腦力的開發,十分利于發展孩子們的手腦協同性。農村相對于城市來說,土地又是其一大優勢,幼兒園可以為孩子們開辟出一塊土地,讓孩子們在土地上親手勞動,種植一些農作物,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孩子們掌握一些關于種植的技巧,有利于培養孩子們的耐心,同時還有利于提高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增強孩子們的體魄,更有利于幫助孩子們認識到糧食的來之不易,通過自己親手勞動感受勞動的辛苦,從而更加直觀的讓孩子們體會到家長勞動的辛苦,利于培養孩子們勤儉節約、孝順長輩的良好品德。
3. 風土文化
由于農村的人文條件、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響,農村的傳統文化、民間技藝的傳承要遠比城市優秀,在這種條件下農村的幼兒園大可發揮自身優勢,帶領學生們走訪、學習一些民間文化傳承人,例如戲曲班子、手工匠人、書法畫師等,從小培養孩子們對本土文化,乃至對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的興趣,便于提高孩子們的藝術欣賞情操同時也利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四、 利用農村幼兒教學資源開展戶外活動帶來的優勢
農村幼兒園相對于城市幼兒園本身資金不是很充裕,如果再不能夠利用好自身的優勢那么與城市的幼兒園的教學差距只會是越來越大。一味地照搬城市幼兒園的辦學經驗在資金方面對于農村幼兒園是一個很大的壓力,過于生搬硬套往往會導致幼兒園負擔加劇并且喪失了自身特色。作為農村幼兒園,我們要認識到自身情況的特殊性,直面自己的劣勢,找出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通過合理利用農村現有的教學資源幫助開展戶外活動從而改進農村幼兒園的教學方式,是一種靈活辦學打造適合農村的幼兒園幫學方案的方法,不僅利于幼兒園的經營與管理,同時也使幼兒園的教學內容更加貼近農村的生活實際,給予孩子們更加生活化的知識與經驗。
參考文獻:
[1]潘佳,慧金瑪莉.農村幼兒園鄉土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1,(12).
[2]葉蔚青.挖掘鄉土資源,創設農村幼兒園特色區域活動[J].學前教研究,2008,(10).
[3]錢慶紅.鄉土資源——農村孩子自主游戲的瑰寶[J].教育科研論壇,2009,(01).
作者簡介:
沈小文,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堂堡中心幼兒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