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鳳??
摘要:當前,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多媒體教育技術的普及,傳統的教學方式已不能適應教學發展的要求。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已成為時代發展的迫切需求。作為小學學習的一門起始學科,英語在整個小學學段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老師僅僅在課堂上講授的傳統教學方式,對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收效甚微。而多媒體、網絡的功能,將依據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創造利于學生學習的各種英語語言情景,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信息技術作為基本的知識載體、教學媒介和交流工具與英語課程的融合將影響并改變目前小學教育中的教與學的方式。那么如何優化英語課堂教學,有效創設輕松的學習氛圍和濃厚的學習氣氛,將信息技術合理運用于英語課堂教學,將是我們探索的重點問題。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英語;融合
一、 利用信息技術,優化英語教學模式
新的《英語課程標準》提出“英語要貼近生活”、“英語要生活化”,事實上,學生對有一定生活基礎的英語知識,更易于理解,掌握且興趣更濃厚。 在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常常存在這樣的困惑:在課堂上師生很投入,師生互動性較強,生生學習氣氛熱烈,但課后常感到欲說還亂。究其原因,是由于教與學的關系不明,訓練不到位。為了突破這一弱點,讓學生盡可能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有效激活英語教學,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已變得刻不容緩。因此作為教學輔助手段的多媒體教學成為小學英語教學的首選。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區別在于:更直觀形象,更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多媒體課件通過圖形、文字、動畫、聲音等多種功能解決了學生“動”的問題。在吸引學生注意力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通過運用多媒體,學生的求知欲望被激發,從而學習熱情更高昂,學習更積極主動。而且信息技術在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突破方面具有傳統教學不可比擬的效果,具體體現為:對學生創新思維的誘導,對學生豐富想象力的培養。例如:閱讀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生詞情境或故事情景;詞匯教學中,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中的聲音,動畫解決生詞學習乏味的問題。
二、 利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降低教學難度,提高課堂效率
心理學表明:興趣是催化學生奮發學習的一種動力,它基于人們需要的基礎之上,來源于人們的生活和實踐。它通過自身特有的視、聽、動特點,為教學創設了生動形象的語言環境,使積極的心理體驗作用于學生。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課程的融合將使教學信息輸入量更大,節奏更快,教材內容更活化,交互性更強,從而刺激和作用于多種感官,協調“眼、耳、嘴、手”,做到“聞其聲”“見其人”,實現語言的交互性。如在教“Can I ride a bike?”這個句型時,教師先示范騎自行車的動作,同時用動畫演示出騎自行車的模擬情景。這樣呈現出一幅生動形象的畫面,學生在無形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和領會了“ride a bike”一詞的意義。接著再要求不同學生進行“ride a bike”的模擬動作,其余同學進行猜和說。這時,學生的眼、耳、心都得到了全方位的鍛煉,從而為后續教學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前提基礎。 因此,我認為影響教學質量效果的重要因素在于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對小學生而言,學習的直接動因是學習興趣,而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的融合將很好地突破和實現這一點,從而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三、 利用信息技術,啟發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想使課堂生成更高效,就需要使用各種教學媒體。不同的教學媒體通過優化組合,實現看與聽的有效結合,從而刺激學生的多重感官,進而積極作用于學生的心理,轉化為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這時候學生的信息輸入量,比教師單一教授要更為豐富。學生在不斷刺激和生動形象的思維活動中將實現掌握知識與發展智能的有機統一。
四、 利用信息技術,突破教學重、難點
對小學生來說,教材中的詞匯、句型及語法顯得抽象、枯燥、難于掌握。而多媒體直觀形象的特點將簡單有效地解決這一難題。如我在講“現在進行時”這一語法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動詞的現在分詞形式,我借助多媒體來解決這一問題。首先,多媒體呈現兩幅不同的畫面,靜止的畫面我這樣來描述“I run every day”,動態的畫面呈現句子“I am running now”,并把這兩句話都寫在黑板上,要求同學們比較它們的異同。通過這樣直觀形象的畫面對比,避免了枯燥的說理,學生就能很容易地理解和掌握。之后我讓學生親自參與,用現在分詞進行造句練習,如果造句正確,電腦會呈現帶有掌聲的笑臉,如果造句錯誤,電腦會呈現苦練,并伴有聲音“加油哦”,這樣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效率,同時,知識也在不知不覺中被掌握。
五、 利用信息技術,造就新型的師生關系
信息技術發展迅速,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我們應該摒棄舊的教學模式,接受新時代不斷發展的新事物,主動汲取新知,把現代教育技術的學習放在首位,并在學習中敢于挑戰,勇于嘗試,要在教育教學中不斷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而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課堂的相融合,將打破和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改變學生的“學”和老師的“教”。 教師通過信息技術中的“游戲教學”“網絡教學”等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方面,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被充分激發,另一方面,師生的關系將會呈現雙邊互動,師生關系將更為和諧,民主。這樣兩者良性發展,又可促進教學教育質量大面積提升。
總之,通過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課程的融合,學生變苦學為樂學,英語寫作,語言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并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簡言之“體現每一位學生都獲得發展的融合”
參考文獻:
[1] 何克抗.多媒體教育應用的重大意義及發展趨勢[D].
[2] 小學英語課程標準[D].國家教育部,2003.
[3] 李克東.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D].華東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2003.
[4] 張連仲主編.基礎教育現代化教學基本功[D].
作者簡介:史志鳳,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張義鎮中路九年制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