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不斷推行新課程教育體制改革與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情況引起了國家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歷史課程是初中階段的重要課程,對于學生了解國內外的歷史,從而提升民族意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情商是現代中學生必備的情感素養,提升初中學生的情商不僅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知識,還能加強學生的愛國之情以及對歷史的情感。因此,將培養初中學生的情商與歷史課堂教學進行有機地結合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就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情商的路徑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
關鍵詞: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情商;培養路徑
一、 前言
新課程教育體制改革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僅僅以將歷史傳輸給學生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這樣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用于現代的初中教學發展,因此,初中的歷史教師應該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加入情商培養的內容,幫助學生在理解歷史知識的同時提升自身的情商,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貼合新課改的教學要求。
二、 轉變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思想
新課程教育體制改革政策是在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的條件下應運而生的一種教學指導政策,對于初中教學過程的實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逐漸跟不上現代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發展的步伐,因此,初中的歷史教師應該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思想進行革新,充分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滲透情商培養的內容,從而使學生的情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傳統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模式下,教師僅僅以向學生傳授教材中的歷史知識作為教學的任務,根本沒有將對學生的情商培養與歷史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現代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增加情商滲透的內容。首先,教師在向學生講解歷史知識的過程中,應該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情感啟發,充分挖掘歷史知識中的情感內容,使學生愿意主動參與到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之中。其次,教師應該充分意識到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轉變傳統的教學思想,為學生留有充分的情感拓展空間。
三、 鼓勵學生將課內與課外的歷史知識進行結合理解
新課改政策的實施對于初中歷史教材的內容進行了一系列的變動,一改傳統教材中對歷史事件的內容以及涉及的任務進行詳細的介紹,而是將教學的重點轉向了加強學生歷史觀的建設,從整體與細節的角度幫助學生構建歷史知識的體系,在這樣的客觀條件下,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歷史書籍閱讀,從而將課堂學習的知識與課外閱讀的歷史知識有機地聯系起來,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歷史知識以及得到情商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教師為學生選擇的課外歷史書籍應該與課堂教學的內容具有深刻的聯系,并且符合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例如,教師在講解到川教版初中歷史教材中《中華文明的起源》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課外讀物中的相關章節,因為這本書中對這個部分的內容介紹得比較詳細,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章節的內容,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使學生的情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另外,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根據相應的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具有針對性的閱讀計劃,并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閱讀,不能因為課外閱讀而耽誤課堂上的學習。學生完成一個階段的課外閱讀內容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情感交流,使學生的思想以及情感得到升華。
四、 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情感代入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歷史知識的內容為學生創設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情境能加強學生與他人交流的能力,使學生的情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初中歷史課程的內容相比于其他學科具有非常強的特殊性,其對學生在理解歷史知識的過程中帶入情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情感帶入能幫助學生將自己的思想帶入到歷史學習的情境之中,從而使學生的情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例如,教師在講解到川教版初中歷史教材中《近代化的起步》這一章節的內容時,由于這個章節的內容與現代社會的情況具有非常大的差距,只憑教師的口頭講解,學生很難理解其中包含的精神意義以及情感內容,甚至以學生人生觀和世界觀很難理解這部分的歷史知識,為了達到初中歷史的教學要求,教師可以根據這個章節的歷史知識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場景,教師可以以這部分的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歷史情景劇的排練,為每個學生設定相應的角色,讓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提升情商。
五、 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
傳統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模式已經逐漸不適用于現代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要求。因此,教師應該以新課改的內容作為教學的指導原則,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興趣,還能使學生的情商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開展初中歷史教學活動,這樣的教學不僅能在很大程度上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還能使學生之間形成互相幫助的關系,這些過程都是能使學生情商得到提升的方式。
例如,教師講解到川教版初中歷史教材中《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將班級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教師為每個小組布置一個學習任務“抗日戰爭給學生帶來了什么樣的啟示”,引導學生在小組間進行交流和學習,每個學生的思維方式都是不一樣的,因此,學生之間通過對學習內容的交流能加強情感的交流,從而提升學生的情商。
六、 結論
歷史是初中階段重要的課程之一,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情商是現代中學生重要的情感品質,因此,初中歷史教師應該通過轉變教學思想、鼓勵學生將課內與課外的內容進行結合、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情感代入以及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來培養學生的情商。通過本文對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情商的具體路徑的一系列研究,希望能為提高我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效率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張穎.現代遠程信息技術條件下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23):61.
[2]苑克彬.如何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運用問題式教學法[J].學周刊,2015,(26):116.
作者簡介:
王勇,四川省綿陽市沙汀實驗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