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勢下,高中體育教學將何去何從。如何把體育知識和技能與健康教育相融合地教學。通過體育與健康有效地融合教學,讓學生學習到體育技能的同時還能強身健體,并有健康的心理,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體育;健康;教學
一、 引言
當前的高中課程在改革之勢下不斷深入發展,體育教學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然而從改革的效果來看,還不是很理想。很多高中體育教師雖然接受了基本的課改要求,但是對于課改的理念實質并沒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導致教學質量不高,學生體育技能掌握不夠。新課改的高中體育教學更多的是強調體育與健康的有效結合教學,讓學生既學習到體育技能,又有健康的體魄和心理。對于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有關鍵性的作用。教師應該著眼于教學改革,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內容,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通過體育與健康的有效融合教學,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二、 利用體育課上的各種資源,綜合教學
高中體育課程教學的任務繁重,往往一個教師就需要帶幾個班。一個班六七十人,教師很難在教學中面面俱到,在短短的課堂時間內完成教學目標。所以教師在權衡得失下會選擇著重教學體育技能。但是這樣的教學策略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作用不大。教師需要把體育與健康有效地融合教學,合理地利用體育課上的各種資源,在體育技術動作教學中融入健康教學。例如在教學三步上籃技術動作時,教師首先進行示范,然后適當地利用護腕等工具說明肢體保護的重要性。強調運動前的熱身運動,增強學生保護自我的意識。每次練習前都要學生進行適當的熱身運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自我保護意識。如此一來,學生逐漸在教師的強調下自覺地把健康意識融入到腦子里去,把體育技能與健康的學習看得一樣重。在進行體育技能訓練時也能加強身體健康的護理。教師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果,通過利用體育課上的各種資源,將體育技能與健康教學有效地融合,綜合的教學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三、 關注學生個性差異,分層教學
高中學生處于身心發展的階段,每個學生都有個性差異,所以每個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都不一樣。高中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根據不同的學生,制定不一樣的教學策略。由于學生體格、身心發育和體育技能掌握等差異,體育課堂上往往會出現基礎好的學生“吃不飽”,基礎差的學生“吃不了”的情況。這樣容易造成學生之間的兩極分化,對體育與健康的融合教學也起到了阻礙作用。所以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身體素質、運動能力等把學生分為低、中、高三個層次的學習小組,針對不同小組成員的情況進行體育與健康的教學。如低層次的學生連基本的熱身運動技巧也沒有掌握,對于身體保健、安全措施等不清楚,教師就可以針對這些問題加強學生的教學。讓學生盡快掌握技能,提高自身的健康意識。同一動作、同一健康知識點,教師可以在低層次學生中多講幾遍,讓學生熟練掌握。如此就能在分層教學中逐漸提高學生體育技能和健康意識。
四、 加強體育保健的知識教學
一堂好的體育課,是運動技能、體能、體育知識、保健知識相融合的,而不是單純的教學體育技能。體育課堂的教學設計要滲透保健意識,教學方案的設計保持彈性,并且為師生的創造性發揮留出空間。在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奧運會運動員保健知識”為主題,設計一堂培養學生保健意識的體育課。其中包括運動員不宜進餐后運動、在不適當的地點運動會帶來傷害、情緒不好的時候運動會影響正常發揮、劇烈運動后不可大量飲水等知識。例如,劉翔在北京奧運會和倫敦奧運會上皆因為身體受傷而退賽,這對于劉翔、中國、全世界來說都是件遺憾的事情。在2008年的時候,劉翔在北京奧運會男子110米欄預賽中右腳跟腱傷復發,中途退出了奧運會比賽。這就是因為劉翔過度訓練,不注重身體的保健,讓身體超負荷運動,所以才發生了這一幕。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對奧運會的了解,對運動員保健知識的認識,暢談保健知識,讓學生在談論、探索、研究中學習到更多的保健知識。這樣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加強和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認識,對保健知識的深入了解。
五、 在體育教學中合理利用突發事件教學
體育運動的最終目標是維護與促進人類健康。體育運動能夠有效地調節人體各器官的發展,調理人體的平衡機體的新陳代謝,讓身心和諧統一、健康發展以及適應生活中的各種環境。所以在體育教學中加強健康知識的教學是很有必要的。由于體育運動的特殊性,一些突發事情時有發生,教師可以合理利用突發事件教學。例如,一位學生由于肌肉活動量過大,引起局部肌肉及結締組織的細微損傷,部分肌纖維痙攣。出現這種情況后,教師可以請學生分析這是什么癥狀,它的表現是什么?需要經過什么樣的處理?經過教師的引導與學生的探究,知道了這是延遲性肌肉酸痛,常伴隨肌肉僵硬、酸痛和自覺酸痛部位腫脹等癥狀。處理的辦法是熱敷、按摩、理療、休息等。
六、 結語
體育技能與健康知識息息相關,通過體育與健康有效地融合教學,可以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準確地判斷出并且能夠及時地處理運動中出現的各種情況,從而科學地進行體育鍛煉,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更能促進高中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提高對他們體育技能、健康知識的認識以及綜合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喬廣良.體育與健康教學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科技信息,2005,(4):169.
[2]周飛,趙松.淺論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有機融合[J].知識窗:教師版,2012,(10):75.
[3]蔡壽家.探析如何提高體育與健康教學的有效性[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6,10(14).
[4]柴嬌,張力.論實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的2種教學設計思路的融合[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23(5):420-423.
作者簡介:
張立良,江西省鄱陽縣教師進修附屬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