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活中的教育的意義是因為生活本來就有差異才會形成的,陶行知說:“受過某種教育的生活與沒有受過某種教育的生活摩擦起來,便發出生活的火花,即教育的火花,發出生活的變化,即教育的變化。”所以生活的環境會決定我們的受教育的類別,過什么樣子的生活你便會有什么樣子的教育,過康健的生活便是受康健的教育;過科學的生活便是受科學的教育;過勞動的生活便是受勞動的教育;過藝術的生活便是受藝術的教育;過社會革命的生活便是受社會革命的教育。因此,“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
關鍵詞:家園互動教育藝術發展
陶行知曾經說過:“社會即學校,就是要打破鳥籠式的小學校,建立森林式的大學校,把鳥籠中的小鳥放到天空中自由地翱翔,拆除學校與社會之間的高墻,把學校的一切伸張到大自然中去,好的先生不是教書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薄毒V要》中多次提出:“藝術是情感啟迪、情感交流、情感表達的良好手段,是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是激發情趣,體驗審美愉悅和創造的快樂,體現自我表現和創造的成就感?!?/p>
那么,在這新時代新理念的背景下,如何運用多樣化的家園互動,來促進幼兒藝術潛能的發展呢?
一、 多種形式的家園互動,促進幼兒藝術潛能發展
根據我園培養幼兒藝術的目標:“沁愛悅美——構筑幼兒的藝術童年”,本著這個理念,我們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家園互動交流活動,比如:為家長組織有關幼兒藝術培養的講座、為家長提供在培養幼兒藝術活動提供建議、本園幼兒親子水墨繪本閱讀的手抄報展、組織親子進行戶外的水墨寫生、培養幼兒的藝術情操,帶幼兒參觀美術館等,這些為了更好地提高學校和家長間的聯系,增加家長與幼兒互動的次數,同時我們請家長來園觀摩一日活動,并讓孩子與家長一起參加各項藝術活動。
如:音樂活動《可愛的小茶壺》,讓幼兒在會唱的前提下邀請自己與爸爸媽媽一起進行游戲,一方面是讓家長觀看了解幼兒在此次音樂活動中演唱、表演等方面的才藝,另一方面讓家長與孩子之間增加親密感、合作感,通過互動的游戲讓孩子與爸爸媽媽有了新的體驗。其中一位家長是這樣發表感言:“我發現我的孩子在演唱時節奏很穩,我看她在游戲過程中很享受,尤其當她聽到音樂后非常開心,表演時很有自己的想象,特別是在表演倒茶環節時,她把倒茶的步驟與各種品茶的方法表現得很有特色,讓我特別吃驚?!痹儆屑议L這樣講述的:“從此活動中,我觀察到孩子活潑的一面,了解了孩子對音符的認識能力、音樂旋律的理解能力,沒想到一次小小的音樂活動會給孩子們帶來這么多的藝術方面的熏陶?!?/p>
又如:《濃情圣誕》活動,此活動主要的目的是展示幼兒自我服務能力,促進藝術潛能發展。讓家長在與孩子的互動中,感到現在的孩子也是很行的?;顒邮窃谝归g進行的,每個班級在家長們、老師們、孩子們事先共同裝飾下,顯得格外的漂亮、耀眼,孩子們當了一回迎賓人員為家長們引路,邊引邊運用五句快板的形式介紹幼兒園的情況。進入班中后每位幼兒為家長送上自己巧手準備好的點心,形狀各異,形態各異,而且富有童趣,似乎運用了陶藝的手法,家長們總是在觀看,有些不舍得破壞這些“藝術品”,不想吃進肚子里,在活動最后家長代表贊揚了幼兒們的動作操作能力,同時,對幼兒園用心組織此次活動表示感謝,沒想到小小的點心還能體現出幼兒不一般的藝術才能。
二、 豐富多彩的演出活動,促進幼兒藝術潛能發展
陶行知說過:“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庇變旱南胂罅κ呛茇S富的,在孩子們的心里,他們創作的美術作品是很有想法的,時而天馬行空、時而超脫自然、時而無拘無束,這些都是孩子最真實、最富有童真的內心,是一種情緒的抒發。陶行知很重視對幼兒的創造能力的培養,他的“六大解放”的教育方法,其實是培養幼兒創造力的重要前提條件。本著這樣的理念我們開展豐富多彩的演出活動。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們應昆山候北人美術館的邀請,同行去周莊進行水墨寫生,此時活動全園家長積極響應,推薦自己孩子參加,讓我們吃驚,讓我們感到家長對孩子的用心良苦。本次活動開展很成功,家長們陪同孩子,一路觀看了水鄉風景,一路參觀了周莊各個景點以及氛圍較濃的昆曲臺和水鄉的橋。家長們感慨萬分:認為此次活動值得來一次,讓自己孩子從中吸取了周莊個文化底蘊較濃的江南水鄉,得到了藝術的洗禮。
三、 挖掘和開發家園合作資源,促進幼兒藝術潛能發展
孩子們的天性得以釋放,孩子們的情感得以愉悅,孩子們的智慧得以啟迪,孩子們的身心得以健康發展。用藝術開發了幼兒的潛能,用藝術健全幼兒的人格,在家園合作中,我們驚喜地發現,家長們身上所蘊藏的聰明才智和教育資源潛能是極大的,亟待我們去挖掘和開發。
如:諾諾的爺爺是文娛骨干,經常會參加“夕陽紅”演出,而且扭的那個秧歌別提多棒,每次我經過那個文娛廣場時,他都會認真地練習,我們也邀請他來支教我們小朋友,讓我們幼兒園的孩子吸收多種文化的藝術,啟迪他們藝術心靈。從家長們在《家校路路通》和《班級博客》、《幼兒園網站》上反饋給我們的信息來看,認為我們邀請家長助教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孩子們會立刻翻版所學本領,我們感到欣慰。
我們結合幼兒的藝術發展情況,已在研究“沁愛悅美”方面課題,通過這個課題將會更好地讓我們了解幼兒在幼兒園、家庭、社會三種不同狀態環境下對于藝術的興趣,我們將爭取把幼兒園、家庭、社會三維一體化讓幼兒對于各個環境不陌生,從而在不同的環境下激發幼兒的藝術才能,讓幼兒在自己適宜的環境下將自己的藝術才能發揮出來。讓我們家園合作的理念、速度總是走在時代的最前沿,讓我們的幼兒在家園合作的幫襯下,激發出藝術潛能。
我們始終堅持藝術會給幼兒帶來新的感受體驗,也會促進幼兒新的成長感悟,因為我們接下來會利用各形式多樣的家園互動,來促進幼兒藝術潛能的發展,只有得到家長們的積極的配合與大力支持,才能實施“家園共育”的方略,才能使幼兒的藝術發展得到全面的提高,才能使多種國內外學習、交流與合作成為我園藝術特色拓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徑,才能探索出更科學的藝術特色可持續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 胡曉風.陶行知教育文集[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
[2] 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 夏志剛,王志平.幼兒園藝術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M].湖南大學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殷曉蕊,江蘇省昆山周市金澄幼兒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