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加翁姆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老師要講究優美的語言藝術和進行教學過程的改進以及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在教學中滲透德育。
關鍵詞:語言;口語;德育
一、教學語言的藝術
一堂好的小學語文課一定要有良好的節奏。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的節奏,是指由語文教師內心的情感引起語言快慢急緩的變化,并和語言的輕重強弱、語句的斷連疏密、語氣語調的剛柔抑揚有機結合,融為一體。教師在課堂中應合理運用語氣、語調與語速,把握課堂教學的節奏,要根據教學內容本身,根據小學生答題的情況,根據小學生課堂參與的表現,合理采取語氣、語調與語速。小學生對答得好,就要用鼓勵性的語調、語氣來進行表揚與激勵。比如“你真棒!”“你太厲害了!”“你真聰明!”相信學生聽了老師的鼓勵性的語言之后就會更加努力學習,因為學生認為自己得到了老師的好評。小學生弄不懂的或模糊不清的,就要用疑問或反問的語氣、語調加以啟發。有時根據需要甚至可以適度夸張。這樣,讓課堂張馳有度,啟發、激勵小學生探究的好奇心,活躍課堂氣氛。讓語文課堂教學充滿節奏。但是,語文教學語言的節奏也要根據語文教材的內容和課堂上小學生的情緒巧妙地控制和調節,不能為了節奏而節奏。快慢得當、輕重有度、張弛適宜的節奏是為了更好地吸引小學生,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全體小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達到啟發性的教學目的。總之,在語文課堂上我們老師就要注重語言的講究,只要語言幽默有趣,學生聽起來就會感覺到輕松自在。學習的積極性就高。
二、改進教學過程
《綱要》規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整、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全國都在試行新課改,我們四川藏區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也是課程改革系統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沒有教學改革的課程改革,最終結果是充其量只能局限于教科書的更替,導致“穿新鞋走舊路”、“貼著現代化的標簽”。新課程圍繞教與學兩個方面,探討教學規范的轉型,重新對教、學、教材、教師與學生下定義,堅定不移地轉變教師的教學行為與學生的學習方式,建立以校為本的教研制度。我們老師在教學中就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地發展,同時倡導信息技術在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
三、隨機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在語文課堂上我們老師還要捕捉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和現象,抓住這些事件和現象的可“述”點或可“議”點,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通過多種方式開展訓練,發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記得有一天我正在上語文課,突然教室里飛來了一只蝴蝶,大家都齊刷刷地盯著蝴蝶,而此時學生全部沒有聽我講課了,還不時發出尖叫,整個教室里面一下沸騰起來,全班學生的注意力完全被這只美麗漂亮的蝴蝶吸引住了。我靈機一動,何不以蝴蝶為話題說話呢。“這只花蝴蝶真可愛!你們也來說說這只蝴蝶吧,看誰說的最棒!”話音剛落,同學們都興奮地說起來了:“這只可愛的蝴蝶在教室里飛。”“漂亮的蝴蝶在教室里飛來飛去。”教師適時啟發“這兩句話,哪句更好些?受到啟發后孩子又紛紛說起來:“蝴蝶在教室上空飛來飛去。”“蝴蝶扇動翅膀在教室里飛呀飛,好像在和我們打招呼呢!”“蝴蝶想和我們一起學習語文,想跟我們做好朋友。”突然,蝴蝶停在窗戶上,不動了。孩子們又有話說了:“蝴蝶飛累了,它要休息一會兒。”“不對!可愛的蝴蝶怕影響我們上課,所以躲起來了。”“對呀!蝴蝶是我們的朋友,它不愿意打擾我們學習。”多么豐富的想象力!多么有創意的構思啊!蝴蝶從窗口飛出去了,它飛到哪里去了?它干什么去了?孩子們又有說不完的話了。這節課雖然在課堂上來了一個客人,但是我停下來講課,讓學生鍛煉了口語能力,其實蝴蝶并沒有“搗亂”我們的課堂教學。
四、在閱讀文章中滲透德育
很多老師認為在教學中只有思想品德課才能涉及到德育,但是不是這樣的,在語文課文中也能滲透到德育知識。小學語文教材選編的都是文質兼美、膾炙人口具有教育意義的好作品,體現了文以載道、道以文益的原則。但小學語文教材的德育意圖卻深深地潛藏在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間,都不采取直接表達方式。因此,在進行德育方面時,要結合傳授語文知識和培養能力來加以滲透。在講授《再見了,親人》這篇課文時,有許多學生都對抗美援朝的歷史不了解,不明白中國人民自愿軍是什么。我們為什么要去援助朝鮮?這樣,就需要教師在講課之前向學生簡單的介紹一下當時的歷史背景和中國人民自愿軍抗美援朝的歷史。讓學生認識到中國人民自愿軍抗美援朝對朝鮮人民的重要意義。使他們在學習課文之前就對中國人民自愿軍產生深厚的感情。這樣,在后面的新科講授中,學生就能夠理解到,為什么朝鮮人民對中國人民自愿軍歸國會產生如此深厚的依依不舍之情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