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嬌燕
摘要:新形勢下,農村經濟要著眼于實際,著眼于未來。通過以大數據為支持,加快互聯網與當地產業之間的融合,推動集體經濟的再發展是當前農村經濟發展重要方式。同時,農村經濟的發展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立足于城市反哺農村,向農村提供資金、人才、技術上的支持,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本文將多角度出發,探討發展農村經濟的新渠道。
關鍵詞:農村經濟;大數據;互聯網;集體經濟
隨著我國“一帶一路”的持續推進,互聯網經濟的迅猛發展,農村經濟迎來了新的契機。近些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減少,耕地投入大、產值低,集體經濟發展受困等問題,也在挑戰著農村經濟。因此,如何妥善處理好外部優勢條件與內部自然劣勢,需要農村經濟工作的領導者具備高瞻遠矚的卓越能力,更需要廣大干部群眾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一、以大數據為基礎。加快互聯網與農村產業之間的融合
當前,我國農業發展已經進入到供給改革的關鍵時期,各種矛盾、制約因素都在影響著農村經濟。在信息化快速發展的今天,以大數據為基礎,加強互聯網與本地產業之間的融合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新選擇。農村工作的關鍵在于數據,沒有數據一切都會成為無水之源,無本之木。因此,要充分保證數據來源的準確性、代表性。相關人員應建立起采集、傳輸、處理、分析、服務等體系,為互聯網與當地產業間的融合鑒定數據基礎。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之一在于缺乏人才與技術,利用互聯網實現人才的優質共享,為本地農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加快智慧農業的發展。例如,以果樹種植業為代表,加強智能化施肥、培育、除蟲害等環節的控制,利用互聯網搭建的平臺,促進本地產業成果實現遠程銷售,提升農民收入。大數據的實施中應用是關鍵,通過產業鏈的構建,完善供應鏈、銷售鏈,實現標準化、規模化與品牌化的農村產業。農村的產業主體為市場,哪里需要高質量、高標準的農產品,通過互聯網的融合與調配,就運往哪里。因此,農業的基礎在于農產品能夠適銷對路,農村經濟工作者需要加強對農產品的源頭控制,實現高質量、高標準的農產品生產。
二、大力發展集體經濟。促進集體經濟的產業化
作為農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集體經濟的發展對于解決貧困人口、創造就業機會與稅收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由于集體經濟在新經濟形勢下,在經營模式、組織結構、員工素質等方面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制約了其進一步的發展。因此,需要農村經濟領導班子充分將發展集體經濟作為提升農民第二收入的重要來源。要將本地區貧困人口作為集體經濟的受益者,引導貧困人口積極參與集體經濟的生產到服務整個環節,激發貧困人口再就業的熱情與信心,發揮出農村集體經濟的創造力,從而在集體經濟的發展中,充分保障貧困人口的基本權益,降低農村經濟發展所帶來的貧困人口壓力,切實提高農村幸福指數。同時,加強集體經濟的制度建設、組織建設,確保集體經濟的資產收益受到法制規范、制度保障、群眾監督,使集體經濟的發展充分回饋農村。同時,采用科學化的管理機制,市場化運作,確保集體經濟的領導集體具有敏銳的市場嗅覺,充分扭轉集體經濟產業基礎弱、管理水平低以及市場發展小等劣勢,全面促進集體經濟的健康發展。
三、發展休閑農業,創造農村經濟發展新態勢
促進農業與旅游業的結合,創造出新形勢的農業形式,成為當前農業發展的新方向、新策略。傳統農業與旅游業的雙重融合,充分發掘農業資源,對于調整與優化農村產業結構,延長農業產業鏈,增加農民收入,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具有重大意義。從傳統的、單純的農業生產經驗,利用多種資源的融合與集聚,發展成為具有多優勢的綜合農業,是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大創新舉措。大力發展休閑農業,更需要加強配套設施的建設,做好交通、酒店、餐飲等多方面的保障工作,加強與城市旅游管理部門的合作,積極拓展游客來源,保障游客來源的可持續性。同時,加大對休閑農業新游覽項目的發掘,保持休閑農業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保證正常的農業生產不受影響,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渠道。休閑農業作為農村經濟的新形勢,在很多方面還存在不足,需要相關責任人積極推動相關理論工作的研究與實踐,為可持續性的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四、加強農村環境污染治理。構建新型農村
當前,隨著的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生活垃圾、生產垃圾等呈現出擴大化的趨勢,并在部分地區嚴重污染了當地環境,為經濟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為避免“先污染,后治理”所付出的巨大人力、資源、環境代價,農村經濟發展需要大力改善農村居住環境,對水源、空氣加強保護,提升法制化監管力度。同時,積極推廣測土配方施肥、農藥減量控害,持續推進有機肥、低度低殘留農藥,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另外,在農村開展環保政策宣傳,促進農民環保意識的提高,為農村經濟的發展鑒定環境基礎。農村經濟需要統籌兼顧,切實落實農村醫療保險,推進農業戶口改革,消除城鄉二元結構帶來的不利影響,利用城市經濟反哺農村,促進農村人口素質、環境等全方位的提高,實現新農村建設,切實提高農民的幸福指數,進而為本地區的經濟穩定、社會發展提供重要的農業支持。
五結束語
農村經濟的發展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農村經濟的發展是國民經濟運行的基礎,是社會持續發展的前提。農村經濟領導集體更應從實際出發,充分認識到本地區農業經濟發展的差異性與短板,對癥下藥,采用科學、前沿的方式,緊跟城市經濟發展,洞悉市場環境變化,利用新興科技促進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同時,需要充分認識到,當前我國社會發展正邁入轉型的重要時期,農村經濟發展還面臨很多困難,需要不忘初心,繼續前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