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謀傲
摘 要: 為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文章結合教學實踐經驗認為可采取的策略為:營造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在教學過程中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認真鉆研教材,優化課堂結構;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以激勵為主,多鼓勵學生。
關鍵詞: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
英語課堂的有效性就是要求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通過認真備課、精心導入,恰當運用教學模式與方法,引導學生在聽、說、讀、寫等基本能力及知識結構等方面都能取得最大限度的發展與進步。追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中的一種境界。為打好初中生的英語基礎提高他們的實際運用能力,可采取的策略很多。但由于初中生自身的基礎不同,個性之間也明顯存有差異性,有格言云“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所以英語教師為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要高度關注學情,靈活運用教學方法。筆者認為可參考以下幾個方面。
一、 營造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心理學研究發現,初中生心理上也明顯存有一種“向師性”,他們往往因為喜歡某一位課任教師,才喜歡學這門學科。為激發初中生英語學習動機、為讓初中生喜歡學英語課,可通過營造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來讓初中生喜歡上英語教師、主動親近英語老師,進而配合教師共同構建高效課堂,來提升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初中英語要改變傳統的師生關系,構建出一種和諧融洽的新型師生關系,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在日常教學中要做到對基礎差的、性格內向的初中生給予更多的指導與關注,鼓勵他們敢于回答問題,不怕“出錯”,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能感受到英語教師對自己所傾注的人文關懷。英語教師要理性和平、嚴肅認真,科學地引導好基礎差、不認真學習這部分初中生,引導他們將旺盛的精力與敏捷的思維用在學習上。總之,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通過營造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可起到有效提升初中生積極參與學習英語的主動性。
二、 在教學過程中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學是一個師生雙邊互動的動態生成之過程,有教育格言云“教得好不如學得好。”傳統的教學理念是以教材為中心所開展的教育教學,在備課與授課的各個環節,由于過于注重教師的權威,教學過程成了教師主導的一言堂,學生成了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忽略了學生主體地位,教學實踐證明課堂收效很不理想。為此,初中英語教學要落實新課改精神,樹立學生主體地位,課堂教學以學生的學為中心來組織與開展,結合初中生現有的英語基礎,所制定的學習目標要切合實際,接近初中生的基礎水平,兼顧大多數同學的認知與理解能力,所采用的教學方法要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設法調動他們參與的積極主動性,讓他們感覺到對英語知識的學習不再是枯燥與乏味,英語學習過程也不再是一種心理重負,而是在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中理解文本、掌握語法、并且能運用所學單詞、句型等進行簡易的口語對話或寫一段英語小作文等,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三、 認真鉆研教材,優化課堂結構
教材是有效開展教學的重要支撐,也是英語教師組織學生學習的重要依據。目前采用的英語教材是以“單元”編排的,每個單元以一個內容為中心,配合兩三個語法結構。每單元包括對話、閱讀、操練、鞏固等不同內容。眾所周知,教材內容是固定的,但教材的處理和教學方法的具體運用關鍵取決于英語教師。為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達到理想目標,英語教師需認真研究教學大綱和教材,并根據各階段教學的不同要求,優化課堂結構,認真研究學情。由于青少年處于身心發展迅速的時期,他們的自我意識不斷增強,學習能力也不斷提高,英語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與身心發育特點,結合教學要求,精心設計每一節教案,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并不難。
四、 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教學實踐證明,初中生的注意力不能持久。為提高他們對英語教師授課內容重難點的高度集中,英語教師可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設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英語教師可通過“英語幽默小故事”等,用“新與奇”來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引導他們主動地啟發思維、勤于思考、積極參與。日常教學實踐之中,英語教師要根據青少年不同階段、不同年齡的心理特征,汲取各教學法中的精華成分,結合教學班的學情進行,對小組教學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多媒體教學法、分層教學法、講練結合法等方法進行靈活運用與恰當組合。值得注意的是,一要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是要讓初中生在課堂上多讀、多聽、多寫、多練與多討論。二是初中生學習壓力也較大,英語教師要多運用快樂教學法,積極營造出一種民主、輕松的課堂教學環境,引導初中生快樂學習,實踐證明,只要他們愿意學,基礎差點也沒關系,英語水平將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五、 以激勵為主,多鼓勵學生
課堂教學發現,初中生喜歡彰顯個性,最喜歡在公開場合能得到師長的表揚。為此,英語教師要抓住初中生這一心理特征,一方面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為他們提供展示個性的平臺與窗口,通過課堂提問、口語對話、單元測試等途徑,讓初中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英語水平,發現初中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的亮點,例如書寫規范、發音標準、進步幅度、學習態度等進行公開表揚,得到表揚的同學發現個人的努力與認真得到了認可,收獲到了一種快樂的情感體驗,進而會更加努力學習英語。沒有得到表揚的同學也會努力爭取,因為英語老師表揚的范圍很廣,不再局限于考試的高分,為力爭下一次得到表揚,也會認真付諸實踐的。另一方面,為激勵初中生學好英語,可運用比賽教學法,通過合理分組進行比賽,適度調節比賽氣氛來調動初中生參與的積極性與自發性,讓他們分享成功的喜悅。在運用競賽法教學時,英語教師應注意在比賽中降低難度,教學內容設置要接近他們的最新發展區,也可進行實力均衡分組,采用分層教學與評價的方法,力爭讓每位初中生都能看到個人的進步、得到教師的表揚,享受到一種成功的喜悅。進而課堂參與的積極性會更強,慢慢地就會更加喜歡上英語課,為英語素養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李仕鳳.農村初級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淺析[J].新課程,2010,8.
[2]朱燕.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新課程,2010,8.
[3]顏聰穎.淺談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文理導航,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