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多數企業面臨的困難現狀——激烈的競爭、萎縮的需求和擠壓的利潤相比,亞馬遜(Amazon)、蘋果(Apple)和Netflix等公司似乎大不相同,它們擁有快速發展、不斷上升的市場估值和“天花亂墜”的媒體報道。這讓很多人把技術創新視為解決各種企業發展難題的答案。真的是這樣嗎?并非如此。
不妨想想摩托羅拉(Motorola)的銥衛星電話(Iridium satellite phone)和賽格威(Segway)的個人運輸車。“這些創造市場的舉措是技術創新嗎?”“是”,那么“它們是商業上的成功還是失敗?”“失敗。”
又是“誰發明了個人電腦?”人們通常會回復蘋果或IBM。“誰發明了家用錄像機(VCR)?”人們想出了各種各樣的消費電子公司,最常見的是索尼或JVC。然而,正確的答案實際上是MITS和Ampex。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戰略教授W. Chan Kim,以及歐洲工商管理學院藍海戰略研究所聯席所長Renée Mauborgne認為,雖然技術創新者可能會產下非凡的卵,但他們往往不是最終孵化它們的人。一個成功的市場創造戰略的重點不應該是如何孵化技術雞蛋本身,而應該是如何確保你孵化的雞蛋獲得商業上的成功。因此,雖然MITS公司發明了第一臺個人電腦,但正是蘋果公司和IBM等公司,通過調整技術來實現買方價值的飛躍,主導了新的個人電腦大眾市場。關鍵的關鍵,在于必須關注價值創新,而非技術創新本身;著力將技術創新轉化為于買方有益的價值創新。
MentionWorth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Dillon Kivo認為,多數新企業家都會犯下愚蠢而嚴重的錯誤,導致公司尚未開始發展就自我摧毀。這類錯誤主要源自企業家認識不到問題的嚴重性,沒有投入足夠的資源來解決問題,最終招致崩潰。
膚淺。膚淺意味著不注重細節,不能專注于滿足用戶需求。企業更多地關注“建立業務并開始銷售”,對產品質量與原創性相對忽視。建立用戶粘性、始終關注產品細節以及保持學習態度,不斷更新自己產品是維持公司進取與發展的應有態度。
三心二意。業務初創人很容易產生很多想法,然后不切實際地不斷重置公司的發展目標。但作為新企業家與新公司,信譽相比利潤更加重要,確保信譽的唯一方法只能是不斷提高與完善既有的技能與產品。
忽略小問題。所有無法控制的問題都從小問題開始。一個網址鏈接上的符號錯誤或一個負面的客戶評論都可能降低企業的可信賴度。作為企業家,首要任務就是避免出現業務失誤,并在出現問題時盡快解決問題。
在線聊天工具可能讓如今的團隊交流過于頻繁了。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副教授伊桑·伯恩斯坦(Ethan Bernstein)及其同事的研究表明,會面次數較少的團隊可能更善于解決問題。
許多組織都傾向于通過協作來解決棘手的問題,無論是面對面的還是虛擬的。該理論認為,對一個問題的關注越多,解決方案就越好。但是,像Slack和Skype這樣的通訊工具所鼓勵的持續協作,對于找到最佳答案而言,并非最佳方案。
研究發現,隨時隨地的溝通與完全透明的聯系也存在缺點,尤其是在某些問題上,譬如需要某種創造力。隨時交流會導致迅速趨同,減少了團隊探索和考慮替代方案的程度。間歇性的互動會讓參與者情緒高漲,激發不同水平參與者的多種想法,進而突出協作的價值。
當設定團隊目標時,許多經理認為,他們必須在設定足夠高的目標以取得令人印象深刻的結果,和設定足夠低的目標以使團隊滿意之間保持微妙的平衡。但那種認為員工更可能歡迎較低目標的假設經不起推敲。事實上,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教授Amitava Chattopadhyay、弗吉尼亞理工大學Pamplin商學院商業教授Dipankar Chakravarti以及同事認為,研究表明,在某些情況下,人們認為較高的目標比較低的目標更容易實現——即使不是這樣,他們仍然會發現那些更具挑戰性的目標更有吸引力。也就是說,當團隊面對著更困難的目標,可能更滿意。為什么呢?
一旦選擇類似“維持現狀”的簡單目標,人們會對自身所處環境更為敏感,更容易關注可能出現失敗的思考。而一個較高的目標,會讓人們更關注目標的難度,并因為實現該目標能帶來更高的GPA、更大的成就感而滿足。
因此,作為一名經理,應該為團隊設定至少是適度的改進目標,而不是維持現狀的目標——尤其是在經濟低迷、并購交易耗費巨大、或者關鍵合同懸而未決的艱難環境下。即使目標很難實現,你的團隊也可能會看到好處——并且會有動力去實現一個讓他們感到自豪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