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玉洗
在世界金融史上,有很多聲名顯赫的大家族、大財團,羅斯柴爾德家族是最為特別的一個:其低調、神秘、經歷傳奇,對西歐乃至整個歐洲的政治、經濟產生了深遠影響。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創始人、國際金融之父梅耶?羅斯柴爾德曾說過,“只要我能控制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我不在乎誰制訂法律。”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輝煌延續了兩個多世紀,與普通家族事業“富不過三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老梅耶開始,這個家族以特有的遠見和理性,如“五支利箭”的族徽一般,堅守“團結、正直、勤奮”的祖訓,始終秉承著謹慎的理念和團結、正直、勤奮的家族原則,從歷次危機中化險為夷,用“保守”贏得生存和傳承。正如《羅斯柴爾德家族——一個神秘的金融帝國、一部走向權利和金錢的歷史》中所述,“才華只是羅斯柴爾德家族力量中的一小部分,最了不起的天賦是堅不可摧的延續”。
品讀這一家族長青基業的故事,洞察其世代傳承的密碼,對當下的我們有著怎樣的啟示和借鑒?
羅斯柴爾德家族創始人梅耶從法蘭克福猶太區起步,把五個兒子分別派往法蘭克福、倫敦、巴黎、維也納、那不勒斯開設銀行,建立起龐大的金融網絡,首創國際金融業務并邁向權力與金錢之巔,成為19世紀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可以說,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歷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西歐的幕后歷史。為什么會這樣?
睿智的老梅耶很有眼光,這當然是一個方面,但首先是特殊的年代提供了難得的契機。18世紀的歐洲,正好處在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的歷史過程,催化劑就是工業革命。以蒸汽機為標志,從英國發起的工業革命,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百年之后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再次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標志變成了電和電器。目前,我們正處在基礎性信息化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后期,而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術等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大爆發為期不遠。
我們可以看到,在歷史變革的洪流中,實際上所有取得成就的偉大企業,都緊緊抓住了產業革命、社會變革帶來的周期性重大機遇。老梅耶自然不例外,他發現并抓住了商機,整個羅斯柴爾德家族的企業框架就是借助工業革命的歷史機遇架構起來的。
從發軔法蘭克福到結網歐洲的銀行生意,老梅耶服務的可不是普通人,主要是王公貴族。為什么?年幼喪父的他起初當銀行學徒時不斷接觸新的金融理念,認識到把錢貸給政府和國王,要比貸給個人的利潤和保險系數高得多——不僅貸款額大,更有振幅稅收做抵押。梅耶的眼光不僅于此,在擔任德意志王子威廉的長期代理人之前,他就預測其將成為王室成員的代表,并巧妙結交。威廉最終成了這個國家的國王,掌握所有的國家資源,國王家族的資金也很多,精明、高情商的梅耶憑借“宮廷代理人”身份成立了銀行,為帝王家族盡心打理財富。“宮廷銀行家”讓他的商業聲譽如日中天,好運和財富逐漸匯聚,之后他再將財力投資到礦山、鐵路等領域,獲得更多的利益。到19世紀初,羅斯柴爾德家族已成為法蘭克福最富有的猶太家族之一。鼎盛時期,他們翻云覆雨的力量使歐洲的王公貴族也甘拜下風。
羅斯柴爾德家族也經歷過低谷,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做為猶太人很多資產都被沒收。不過二戰以后,這個家族重新調整,60年代開始走出低谷,家族得以東山再起。
老梅耶本身沒有太高的文化,但他很有商業頭腦,非常懂得經營。他把五個孩子送到商業學校培養。培養到一定程度后,分派到五個國家,就像中國人把孩子推到社會上一樣。老大阿姆斯洛留在身邊,法蘭克福作為成大本營,他是繼承人。當時的瑞士相當于商業中心,所以他把二兒子所羅門派到了維也納。三兒子內森被派往當年的金融中心倫敦。老四卡爾奔赴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建立根據地,并作為兄弟之間的信使往來穿梭。老五雅各布則執掌巴黎的業務。當時這些國家都是歐洲強國,梅耶不僅指揮著兒子們在各國安營扎寨, 同時從羅氏五兄弟時期開始, 在家族內部建立了合伙人制度,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所有經營決策都嚴格控制在合伙人手里, 而合伙人只能由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男性成員擔任。
羅斯柴爾德家族非常關心社會、科技的進步和變化,在早期就意識到了接近政治家的重要性, 那些人不僅僅能夠決定預算、赤字的額度, 而且還能決定對內、對外政策, 這些都是影響金融市場的關鍵因素。由于羅斯柴爾德五兄弟分布于歐洲五大金融中心, 他們建立了一個非常完善且安全性很高的戰略信息搜集和快遞網絡, 以方便他們迅速得知政治和經濟等方面的信息。在歐洲各大金融交易市場都有羅斯柴爾德家族的代理人,他們負責提供最新的金融和政治新聞,這些比其他競爭對手相比有更多的優勢。
五兄弟沒有讓老梅耶失望。例如在1824年,法國“七月革命”爆發,持有巨額政府公債的法國羅斯柴爾德銀行損失1.7億法郎,家族面臨空前財政危機,但隨后因拋售及時,其他四兄弟在歐洲證券市場收益超過3億英鎊,挽回財富。
可以說,無論商業決策,還是對子女的培養,羅斯柴爾德家族都體現出遠見卓識,是猶太民族的杰出代表,那么猶太民族有著怎樣的生存之道?
我們不妨拿以色列舉例子說明。眾所周知,以色列人的厲害之處首先就在于創造。有數據顯示,這個800萬人的國家,有7000家初創企業,涵蓋各個領域。硅谷最厲害的公司都在特拉維夫設研發中心。高科技部門貢獻了以色列出口的50%、就業的10%。這個資源匱乏的國家,創新能力為何如此驚人?
以色列在科技、民主制度、文化上,緊跟全球發展大勢,甚至站在時代潮流前頭。例如,以色列人有自己的語言,但到世界各地會學習當地的語言,不像華人,不存在語言或者說文化心理方面的障礙,適應環境、融入當地主流社會的能力相當強。猶太人是以世界作為自己的資源,哪個地方能掙錢,哪個地方有自由,就在哪里生存,在哪里發展。天下之力為我用,天下之才為我生,就像一把種子,撒到哪里就在哪里成長。同時,猶太人堅守信仰,在海外發展不忘回饋祖國。這種眼光和精神在世界民族當中少有。
這在老梅耶對子女的教育上也體現得淋漓盡致。從世界發展史講,歐洲首先搞資本主義,首先搞民主政治,這種環境從全球看更適合商業、政治發展、生長,見識不凡的羅斯柴爾德家族首先抓住這個教育,他的子女全部進入近代歐洲的商業或政治中心。
所以,在這種環境當中成長的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子女不管是經商還是從事學術,都有一個健全的思維,知識結構是符合世界發展總趨勢的,他們對于世界形勢發展往往有一個準確把握,達到了不是一般的平民所能夠企及的高度。
中國五代后周時期,燕山府有個叫竇禹鈞的人,他的五個兒子都品學兼優,先后登科及第,“五子登科”由此而來。對老梅耶來說,五個孩子在他的言傳身教下,依托興趣啟蒙,培育商業技能,最終也成為了時代翹楚,并且很好地在后代身上延續。羅斯柴爾德家族第三代開始向貴族教育模式靠攏,教育目的決定了教育內容,第三代所受教育因之內容變得寬泛。羅斯柴爾德家族的領導力傳承之道,有何借鑒之處?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羅斯柴爾德家族善于跟貴族交朋友,善于經營,不過掙錢歸掙錢,慈善歸慈善,掙的錢很大一部分又捐贈出來回饋社會。例如,秉持忠誠與執著,家族鼎力支持以列色復國,幫助以色列的窮人。可謂取之有道,用之更有道。再者,家族要求建立職業目標后,要有堅守、持恒的能力和戰勝挫折的意志力。不管從事什么行業,不可能一帆風順。羅斯柴爾德家族也遇到過重大挫折,能夠東山再起,反映出百折不饒對目標的堅持,戰勝挫折和災難的意志是非常強的。
洞察社會,知行合一。中國有句老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就把讀書與實踐很好地結合起來。再有,中國封建時代培養子女讀私塾,18歲時有個成人禮,之后要求背著書行萬里,謂之“壯行”,游覽名山大川之際,了解國家風土人情,以了解社會、開闊眼界,鍛煉在社會上克服困難、接觸人群的能力。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子女也是這樣,除了家庭教育,還要接受正規的大學教育,學好語言,掌握一些政治、經濟及歷史知識,不管選擇的什么行業,必須對人情風俗、對社會有深刻的了解。同時,勇于、善于跟行業標桿、社會精英打交道。羅斯柴爾德家族有一個祖訓:“我們一定要和國王一起散步”。用中國的話來說,就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這樣,子女有健全的人格,在理念、心理、知識結構以及實踐能力等方面有了充分準備,就成為一個適應社會發展趨勢的人。
尊重興趣,因人施教。老梅耶一直認為,興趣是最好的教育。當子女在社會上發展到一定程度后,他就會觀察他們在實際行動中,哪方面有自己的愛好和興趣。你喜歡什么東西,我就讓你從事這個行業,因為興趣是確立一個人專業水平和內在驅動力的最好老師。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子女也有很多不從事金融業,例如任職教授、從事藝術品收藏、投身紅酒事業等。這與猶太人的教育方式密不可分——傳授知識不是記住已有的東西,重點是探索未知的新領域,這才是知識的重點。
值得一提的是,羅斯柴爾德家族成員非常重視家族團結,他們有這樣的一句家訓:“只要你們團結一致, 你們就所向無敵;你們分手的那天, 將是你們失去繁榮的開始。”家族的力量來自于團結, 一根箭容易被折斷, 五支箭抱成一團就不容易折斷。
可以說,貴族式的教育有助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角色由經濟界向政治界、學術界等社會地位更高的職業領域進軍, 為他們日后扮演重要角色積蓄能量。中國的家族企業正經歷傳承的關鍵世代,擺正文化心態,引入現代治理理念,借鑒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有益做法,將有助于家族領導力的傳承,實現基業長青、百年老店的愿景。
作者系文學博士,編審,資深出版人,現任江蘇現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
《開卷》雜志主編。本文根據其在金圓桌?雪松讀書會現場的演講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