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作為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旗下唯一醫藥產業平臺,是國資委直屬的三家以醫藥行業為經營主業的中央企業之一。中國醫藥通過不斷的資源整合和優化資本配置,已建立了以國際貿易為引領、以醫藥工業為支撐、以醫藥商業為紐帶的工商貿一體化產業格局,逐步實現了由傳統醫藥外貿企業向醫藥研發、種植加工、生產、分銷、物流、進出口貿易、學術推廣、技術服務全產業鏈企業的成功轉型。
中國醫藥通過長期經營與探索,建立了完善高效的公司治理模式。公司董事會下設戰略與投資委員會、審計委員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及提名委員會四個專門委員會,并制定了各項細則。各專門委員會根據各自工作細則規定,勤勉盡職、切實履行了相應的職責和義務。與此同時,公司按照一定的標準對重要業務流程進行全面的、系統的梳理和檢視,優化制度和流程,建立公司內部控制自我評估體系和運行機制,確立內控自我評估工作流程、方法和模板,促進內控體系的全面升級。
中國醫藥根據行業的快速變化,通過分析市場特點和調整公司內部經營結構,適時提出了“一體兩翼”發展戰略:加快區域布局和網絡擴張,盡快構建以物流配送為依托的推廣和精細化招商體系、國際營銷體系的“兩翼”營銷模式;奮力推進品種、品牌、資本“三位一體”的發展格局,進一步強化自身的差異化定位。在國內醫改不斷深化、行業深度調整的大背景下,公司快速調整業務結構,加速產業創新,逆勢保持了持續快速增長,持續為股東創造價值,與客戶合作共贏,為員工創造幸福,不斷踐行央企社會責任使命,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高質的藥品和健康服務。
中國醫藥不斷推進資源優化配置和業務模式創新,進一步提質增效,打造出不可復制的競爭優勢:國際化引領的渠道與終端覆蓋能力,具備全球配置資源的核心優勢;公司積極推動工商貿各業務板塊的深度融合與協同發展,充分發揮產業鏈組合優勢,統籌國際國內雙引擎網絡資源,打造公司的整體核心競爭力;高效的內部管理機制與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團隊。公司將戰略管理、預算管理、薪酬與績效管理、業務運營、企業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相結合,不斷創新經營管控模式,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而“經營和決策一體化” “運營和管控一體化”、“財務和業務一體化”為中國醫藥促進業務發展、創新經營模式和業務模式提供了體系化保障。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討論和決定企業重大事項是國有企業黨組織的重要職責,是黨組織發揮領導作用的基本途徑,中國醫藥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確保黨組織決策前置程序的有效履行:
一是公司嚴格執行集團黨組關于建立健全“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的有關規定,進一步理順黨組織、董事會和經理層的決策權限、決策內容和決策程序。
二是落實黨組織研究討論是董事會、經理層決策重大事項前置程序的要求,重大經營管理事項必須經黨組織研究討論后,再由董事會或經理層作出決定。
三是討論和決定企業重大事項,要謀全局、議大事、抓重點,重點研究是否符合中央精神和上級有關要求、標準和程序是否合規、是否符合企業發展戰略和定位、是否有重大隱患和風險,不直接作為企業生產經營的決策和指揮中心。主要要求包括:研究討論和決定重大決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和大額度資金運作等“三重一大”事項;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保障黨組織對干部人事工作的領導權和對重要干部的管理權;加強決策管理并進行決策失誤問責追究。
四是各級企業黨(總支)支部要健全并嚴格執行黨(總支)支部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堅持“三重一大”事項集體研究決策。
國有企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公司治理結構需要在不斷探索中趨于完善。中國醫藥作為 A 股上市的中央企業,近年來股權結構出現了較大變化,也更加重視新引入投資者、獨立董事對公司治理的作用,提升了其對公司重大決策的影響力。公司也將繼續積極推進治理結構的優化升級,真正通過科學的治理機制推進公司的良性高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