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重慶鋼鐵發展史上重大轉折之年。上半年公司面臨資產重組終止,資金鏈面臨斷裂,訴訟風險居高不下,維穩壓力巨大等多重困難,下半年公司進入司法重整,并于年底前順利完成。2017年重慶鋼鐵的司法重整為國內首例“A+H股”重整案件,涉及諸多重大無先例事項,復雜程度高,影響大,四源合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作為重慶鋼鐵司法重整重組方,推出金融和經營一攬子創新解決方案,公司重整順利執行完畢,避免了公司及社會不可估量的損失和影響,被最高人民法院列入破產審判年度十大經典案例。重慶鋼鐵的司法重整,實現了多方共贏,維護了社會和金融的穩定:最大限度保全了職工和小額債權人的利益,降低和避免了普通債權人的損失;重整后公司每股凈資產由負轉正,原股東資產得以保值增值;職工權益得到充分保障;維護了重慶市金融和社會穩定;重整完成至今,公司產銷規模得以提升、產品結構不斷優化,生產經營回歸正常,企業效率和綜合競爭能力顯著改善。
重慶鋼鐵重整后改選了董事會成員,董事會引入懂行業、重管理的職業經理人實施管理變革。2018年1月30日,公司召開臨時股東大會,調整董事會結構,改選公司董事、監事。之后借助大股東背景和資源,董事會引入具有豐富的鋼鐵行業管理經驗的管理團隊,確立了綠色制造和智慧制造的發展路徑,建立了精簡高效的運營方式和完全市場化的薪酬激勵機制,通過對管理團隊既大膽授權、充分施展其職業管理才能,又嚴格約束、確保公司治理的合規性和制度的嚴肅性,在極短的時間內,使重鋼這個“百年老店”的區域競爭力迅速回升。
2018年,公司董事會審慎決策,首先規范決策程序,細化、明確并落實經營層管理責任,建設嚴肅的追責體系,通過修訂完善《公司章程》等多項制度,夯實了制度體系,為公司嚴格按流程和程序開展治理和經營發展工作創造了條件;通過建立并實施員工持股計劃健全激勵機制,為公司建立市場化的選人用人(賽馬)機制,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體系和具有持續競爭力的薪酬激勵體系創造政策條件;董事會十分注重加強投資者關系管理,2018年召開了第一季度和半年度業績網上及現場說明會,還多次開展與投資者在公司互動交流活動,讓廣大投資者充分感受公司的變化,增進對公司的價值發現;通過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注重戰略規劃,加大節能環保投入、優化內部機構等,促進公司長期穩定發展和股東價值提升。2018年1-9月公司資產負債率為31.33%,實現營業收入174.37億元,利潤總額14.81億元,比上年同期(-8.83億元)增加23.64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80億元。公司產銷規模明顯提升,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不斷刷新歷史最好水平,盈利能力持續改善,強大的業務驅動力提升整體經營業績。2018年底,公司生產經營基本面發生了根本性改善,逐步恢復持續經營能力和盈利能力,重回良性發展軌道,公司股票將成為真正有價值的資產,職工及出資人的合法權益得以保護。
公司積極推進激勵機制變革,踐行以績效為第一評價標準的業績導向。2018年3月公司董事會審議并通過了《重慶鋼鐵高管薪酬激勵方案》和《2018年至2020年員工持股計劃(草案)》,并按照職責分工,細化績效指標,與公司高管簽訂了2018年度績效指標任務書,按月、季、年度指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并據此兌現薪酬。同時公司按照“實力重鋼、美麗重鋼、魅力重鋼”的愿景目標,根據未來發展方向與當期亟需改善的具體任務,適時調整績效指標,保持績效的實時性與有效性。根據公司利潤情況擬實施員工持股計劃,形成對公司高管與骨干層的長期激勵與約束,實現長期激勵、績效激勵和股權激勵并舉,責任共負、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充分體現管理層利益和公司績效、股東利益的一致性。
根據《重慶鋼鐵黨委會議事規則》的規定,公司召開黨委會參與決策的事項時,必須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黨委委員出席,必要時特邀與待決策事項有直接關系的人員列席會議。列席人員有權對待決策事項進行說明,但無表決權。會議決策的方式分為口頭表達、舉手、投票等方式進行,贊成票數超過應到會委員的半數為通過。未到會委員意見不計入票數。
公司實際控制人四源合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是中國第一支專注鋼鐵產業結構調整的市場化基金,有著“更懂鋼鐵”的行業優勢、具有豐富行業重組經驗、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和強大金融物流資源。公司大股東、實際控制人通過委派董事、監事,以智力資本投入到公司治理中,通過高效的董事會,監事會運行,審慎的決策和建議,從治理結構、工藝流程、產品結構、管理制度入手,從根本上改善了公司盈利能力,推動公司治理規范。
未來,公司將致力于“成為中國西南地區最具競爭力的鋼鐵企業,成為內陸鋼廠綠色友好和轉型升級的引領者,成為員工與企業共同發展的公司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