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
摘要:本文以高校服務型基層黨組織為研究對象對其建設問題進行探討,首先界定了高校服務型基層黨組織涵義,然后分析了高校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現狀、存在問題及原因,進而有針對性地從頂層設計、服務平臺與隊伍建設、品牌建設、制度保障建設等四個方面提出高校服務型基層黨組織的建設策略。
關鍵詞:高校;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25-0413-02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源泉。基層黨組織作為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基礎,是黨的大廈的根基,其建設與世情、國情、黨情、民情建設密切相關。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并在長期工作中形成了習近平基層黨組織建設思想。習近平基層黨組織建設思想淵源于馬列經典黨建思想、借鑒中華傳統文化、立足基層黨組織的現實,站在全黨建設高度,明確了基層黨組織的地位與作用、建設任務和目標,并提出了基層黨組織的建設措施。習近平基層黨組織建設思想以問題為導向,以制度為保障,以服務為宗旨,為全黨基層黨組織建設提供了指南。高等院校作為教育、科研等工作的集聚地,青年教師與學生的思想更加活躍,其基層黨組織建設受多元化價值觀沖擊更大,因此需要以習近平基層黨組織建設思想為指導,強化高校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
一、高校服務型基層黨組織的界定
黨的十八大對基層黨組織的建設進行了明確規定:“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人民解放軍連隊和其他基層單位,凡是有正式黨員三人以上的,都應當成立黨的基層組織”,并明確提出了“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概念,這是一種是融“保姆式服務”和治理于一體的新的基層黨建理念。高校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服務社會的重要陣地,承擔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合作與交流等一系列重要使命,因此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更應突出服務廣大師生員工,應是以全心全意服務師生為理念,以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提升執政能力為目標,以服務師生為著力點,統籌各方資源,與時俱進的服務型基層黨組織。
二、高校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現狀分析
高校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目前正處于不斷摸索完善階段,存在服務統籌性不足、服務能力不足、服務內容單一、服務機制不健全等問題,需要高校根據自身所處歷史定位、環境、任務等,不斷進行調整建設。
(一)服務格局缺乏統籌性
高校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需要從系統型、全局型角度考慮,但當前部分高校在基層黨組織建設方面缺乏同政府、企業等的協同,高校內各二級黨委、各個基層黨支部之間在黨員發展、服務群眾等方面也是各自為戰,導致高校服務型基層黨組織之間缺乏整體性。
(二)黨員服務隊伍主動性不高
當前高校黨員隊伍主要是由教師黨員和學生黨員構成,教師黨員承擔較多的教學、科研工作,還要參加各種考核評估,學生導員的主要精力集中于學習,且專業知識、實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比較欠缺,這導致黨員服務群眾的時間也不能保證,聯系群眾不夠密切,服務積極性缺乏,部分有積極性的黨員又缺乏服務能力,不能有效為身邊群眾解決問題。
(三)服務內容針對性弱
當前高校基層黨組織在開展服務活動方面內容較為單一,主要集中在引導幫助學生、學業指導與思想解惑、生活困難幫扶以及就業幫扶等方面,學生黨員的服務活動多集中于課堂考勤、生活督查等方面,這些單一的服務內容已經難以滿足高校師生多樣化的服務需求。并且服務的形式大于內容、實效性差、群眾獲得感較弱,服務的針對性和精確性較為缺乏。
(四)服務活動不能長期堅持
當前高校基層黨組織服務活動的開展存在“運動式”、“一陣風”現象,服務開展的階段性較強,沒能實現常態化。主要表現為:形式化強,實效性弱;服務活動開展缺乏長期規劃,內容缺乏系統性和連貫性;活動開展缺乏后續的評價反饋機制,沒有有效的開展事后的總結與完善,存在為搞活動而搞活動等現象。
三、高校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高校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首先是基層黨組織建設缺乏謀劃,部分高校領導對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夠、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氛圍不夠濃厚、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第一責任人落實不到位;高校基層黨組織在發展黨員、黨員教育等工作方面不扎實,黨員發展把關不夠嚴格,重發展、輕管理,高校黨組織對黨務服務能力的培訓不夠,黨員隊伍服務能力不足;對師生需求把握不準確、服務錯位,服務載體不夠健全;此外,高校黨組織服務保障制度不夠完善,監督考核機制不健全,能夠量化考核的指標比較少,導致黨員主動性和責任意識不強。
四、高校服務型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完善
針對高校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需要從以下方面有針對性的進行建設完善。
(一)積極完善頂層設計
在學校層面,高校黨委需要統籌領導、頂層設計好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藍圖,學校下屬各個二級院系,需要根據總體設計,圍繞教學與科研、學科與師資隊伍建設、服務地方等方面搞好服務,針對師生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實際發展需要,建好服務載體,完善服務陣地;基層黨支部層面則應圍繞高校黨委和二級院系黨組織的規劃設計,建立完善聯系、服務群眾的制度,建好學校與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梁紐帶,并充分利用好各種平臺,開展服務活動。
(二)完善服務平臺,強化服務隊伍建設
完善的服務需要平臺的支撐,通過創新完善各類服務平臺,能夠更好提高服務效率。一是需要實現基層黨組織的全覆蓋,能夠覆蓋到學生公寓、科研團隊、實驗室等,保證高校內有群眾的地方就有黨組織;二是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依托高校、院系兩級網絡、微信公眾號、QQ群、網絡黨校等方式,打造黨員服務網絡平臺,提升服務能力。
此外,黨員隊伍建設是推進高校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關鍵,需要做好黨員的發展、引導和服務工作,并且需要根據黨員個人能力、專業特長,引導和打造先進典型,并通過樹立師生公益志愿服務典型,以黨員模范的示范效應,帶動、引導群眾自我服務、為他人服務。
(三)以師生需求為導向,進行品牌建設
以服務對象的需求為導向進行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通過實際調研、數據的整理與分析等方式,把握人民群眾對黨組織服務的需求,以最迫切的現實需求為導向開展,避免為服務而服務、重形式輕內容等現象。“服務品牌的塑造、特色的凝練是持續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需要”,通過服務品牌的建設,凝練服務特色,能夠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目前部分高校基層黨組織結合自身實際、師生需要打造了特色品牌,例如,濱州學院經管學院財務管理專業支部就以“助夢啟航”為特色,打造了一支服務于本科生學業深造的黨員隊伍,通過開展專業報考指導、全程答疑、復試指導等活動,服務于學生考取研究生進一步深造。
(四)加強制度保障建設
完善的制度是高校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保障。這需要高校領導整合黨建經費和平臺等資源,為高校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提供保障:一是需要充分整合利用校內資源,科學合理的設置基層黨支部;二是需要充分利用校外資源,加強同校外的政府、社會組織的合作,為學生搭建校外平臺;三是充分利用中央和地方政府政策資源,為高校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提供物質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