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雷
【摘 要】目前,我國證券公司的經營風險,倍受各類政策、行業風險的影響,從而加劇了各證券公司的發展風險。在證券公司日常傳統業務中的各個模塊、領域、工作環節,都受到各個方面的影響。國際證券委員會組織將證券公司所面對的風險劃分為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市場風險、營運風險、法律風險和系統風險等六大類型。以下內容針對財務風險的角度,針對財務計量或者評估風險做簡單介紹。
【關鍵詞】證券公司;財務風險;管理;因素
一、關于當前證券公司共通的財務風險的特征介紹
特征一:資金均短缺,且多數源于融資渠道少。融資渠道窄嚴重影響我國證券公司的業務發展,證券公司必須依靠融資來獲取更多的資金滿足不斷發展的業務需要。從目前我國證券公司的融資方式來看,融資渠道窄造成的資金短缺嚴重制約了證券公司的發展。我國證券公司的融資渠道主要有銀行間同業市場拆借、國債回購、自營股票質押貸款、發行債券等。這些渠道的共同點在于都是短期融資,在實際運作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難以滿足證券公司對資金的需求,容易造成財務風險,不利于證券公司正常業務開展和業務轉型。特征二:抗風險能力差,主要因為盈利模式比較單一。我國作為新興的資本市場,證券公司收入過度依賴市場行情。根據2014年、2015年、2016年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在我國證券公司的收入結構中:經紀業務、承銷業務和自營業務依舊是證券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占總收入一半以上,盈利模式與國外相比差距顯著。這樣過于單一的盈利模式,使得證券公司收入與市場行情息息相關,一漲俱漲,一損俱損,增加了證券公司收入的不確定性,使得證券公司難以高效的規避、分散風險。
二、表外風險存在不確定性
當前我國證券公司的表外風險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①表外自營業務虧損②或有負債③表外資產管理業務損失。表外自營業務是為粉飾利潤將自營證券轉入到關聯公司或者是轉為長期投資;資產管理業務損失是證券公司新的歷史負擔,有些已經實現的損失、受托資產浮動虧損和支付客戶收益掛賬等;或有負債則是對外擔保、復雜多樣的各類應訴事項等。這些業務風險的不確定性,也是現階段我國證券公司財務風險的特征之一。
三、導致證券公司面臨財務風險的原因
(一)內因介紹
第一,內控機制不健全。目前證券公司都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建立了公司制的組織形式,看似治理形式完善,實則運行有效性差。第二,證券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高,是高負債行業。高負債經營加大了證券公司的經營風險。由國有股和法人股控制的股權集中是我國證券公司的特點。由于股權結構不合理,缺乏應有的監督制約,內部治理機制虛化,導致內部監督力度不夠,內部風險控制得不到應有的獨立性。
(二)外因介紹
首先,證券行業與經濟周期關系密切。證券市場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往往先于經濟周期出現谷底和谷峰。國家對經濟的調控政策,往往給證券行業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隨著我國金融市場國際化,使我國證券公司面臨全球性的經濟風險和金融市場風險。其次,證券行業競爭激烈。我國證券行業還在進行結構調整,正由以前單一、初級經營模式轉型為集中經營模式。證券公司為了生存和發展,不得不在原有業務中增加各種優惠爭取客戶,甚至出現了很多不良競爭的情況,導致整個行業的利潤率越來越低,增加了行業風險。
四、證券公司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主要是有以下三個問題。第一,資金運作缺乏管理,對資金監管力度不足。證券公司作為金融機構,與其他公司相比在資金運作過程中需要更為完善的管理體系,來保證公司日常運營和可持續發展。但是現階段大部分證券公司對資金在融資、償還以及現金流等環節都沒有做到強而有力的管理。一些證券公司沒有對資金使用做好規劃,造成資金閑置或者不足,這樣容易出現由于個別人員利用職務謀私現象,還會因此使公司缺少投資機會,影響公司發展。第二,投融資管理工作不夠嚴謹,存在財務風險。加大投融資力度,是證券公司擴大公司規模實現科學發展,獲得更多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的經營方式。但現階段證券公司的投融資財務風險管理工作不夠嚴謹,容易造成公司資金和財務損失,對公司社會形象有損,不利于證券公司長遠的發展。第三,會計處理不規范。證券公司在財務與會計處理時因為人為或者制度執行等原因,也存在或多或少的風險。像是收支核算、預留印鑒與銀行賬戶管理、實物資產疏于管理漏洞較多,造成資產損失。
五、完善證券公司財務風險管理的建議
(一)改善財務管理方法,提高財務風險管理水平
證券公司應不斷完善財務管理方法,通過科學的財務手段提高風險管理水平,為財務風險應對提供有效的方法。建立財務風險控制管理部門,合理選擇財務風險控制管理策略,及時解決面臨的財務風險。強化預算評價機制,加大預算控制力度,建立全成本核算的預算方法,綜合考慮各因素對預算執行的影響。加強財務預測分析,對相關財務數據分析并建立風險預測模型,全面反映公司面對的各類財務風險。強化財務監督,不斷完善和細化證券公司財務監督制度。提高相關人員的綜合素質,強化責任意識,增強其對應風險的能力。
(二)完善內控制度
證券公司必須完善自身的內控制度,從源頭避免出現財務風險的可能。隨著證券行業業務轉型,行業監管環境、經營范圍及業務規模不斷發生變化,證券公司面臨著全新挑戰。證券公司必須按照監管部門的要求,建立健全適合自身實際情況的風險預警機制,合理評估和化解財務風險。在日常經營活動中堅持合法合規,要將內控制度覆蓋到公司的所有業務和所有部門、崗位。不斷加強全員的風險管理意識,不斷完善自身的內控建設,不斷提升抵御財務風險的能力。
(三)改變業務結構,拓寬盈利渠道
證券行業受整個經濟環境影響,整個行業的盈利能力普遍下降。我國證券公司傳統業務的數量和收入都大幅度減少,證券公司需要轉變業務結構,拓寬盈利渠道。這幾年證監會不斷推出創新政策,幫助證券公司創新發展。創新業務將成為證券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證券公司應該加快創新業務的開拓腳步,改善自身的業務結構,科學合理的分析新業務的投入產出,協調好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從而提升證券公司盈利能力。
六、總結
在資本市場不斷深化,金融進一步放開,行業不斷轉型,競爭激烈等綜合因素的大背景之下,對證券公司現階段財務風險管理進行分析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證券公司通過建立有效的財務風險管理措施,有利于規避風險,提升經濟效益,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樊海峰.證券公司財務風險管理研究解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5(22):198+205.
[2]俞紹鋒.證券公司財務風險管理研究[J].商,2013(19):52-53.
[3]郭崖.我國證券公司財務風險管理探討[J].現代商業,2008(23):226.
[4]賈軼群,張芳.我國證券公司的財務風險研究[J].北方經貿,2005(10):52-54.
[5]鐘光耀.證券公司的財務管理與風險控制[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06):80-81.
[6]吳梅琴.證券公司的財務風險及防范機制[J].上海財稅,2002(09):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