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鶯穎 任佳希
【摘 要】量化投資是通過數學模型和計算機程序來捕捉市場機會,由電腦作出投資決策,從而有效降低風險,解決投資中的心理因素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在國內,量化投資還處于剛起步階段,雖然其市場運用和操作策略都有待改善,但同樣也意味著量化投資這一重要投資方式在國內存在著巨大的發展機遇。本文詳細探討了量化投資在國內的發展歷程、主流運用策略及其投資績效,并從市場參與者、不同金融工具、金融工具的缺乏、政策干預等幾個方面,總結量化投資目前在國內發展中所遇到的主要風險和隱患,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量化投資;數據分析
一、量化投資在國外和國內的發展歷程
在20世紀70年代,隨著black-scholes期權公式的發明,以及愛德華·索普的普林斯頓-紐波特公司的成功,拉開了量化投資的序幕。此后一批批數學家、計算機專家、物理學家投身于金融市場,他們運用現代統計學和數學方法,通過計算機程序,對諸多歷史數據進行分析,并做出投資決策而獲取超額收益,其方法有別于傳統的價值投資和技術分析,給金融市場帶來了一股新的強大力量[1]。在最近國外30多年的發展中,從無到有,并取得了驕人的業績。2013年,量化交易約占美股總交易量的14%,2017年,根據美國咨詢機構Tabb Group的最新數據,截至5月19日,量化對沖基金已占有美股27%的交易量[2]。
在國內市場,2004年誕生了可查的第一只量化私募對沖基金,華寶信托的“基金優選套利”,其后發展緩慢。在2008和2009迎來了第一波小高峰發展,其發展主要契機是ETF跨市場套利和可轉債套利。2010年4月16日滬深300股指期貨上市,極大地豐富了量化策略,其后量化在國內開始迅速發展,截止2017年12月底,量化對沖私募基金數量約為4600多只,管理規模約2400多億元,主動量化對沖公募基金約為170多家,管理規模約740多億元,而同期海外量化型對沖基金管理資產規模已近3.88萬億美元[3]。截至2017年年12月31日,我國資管總規模約53.57萬億元,其中公募基金規模11.6萬億,私募證劵投資基金1.7萬億[4]。總體而言,量化產品在我國證券基
金中的比例還不高,但是發展很快,處于一個積極增長的良性趨勢之中。
二、國內運用的當前主要策略
量化投資的策略廣泛而豐富,但只有適應市場的策略才可以存在延續下去,其主流策略隨著市場和金融工具的變化而變化著。例如2015年量化的主流策略是市場中性策略,但在2015年下半年來,由于股市動蕩加劇,以CTA管理期貨為主的相關量化策略則表現搶眼,吸引了大量資金。2016年CTA相關策略表現尚可,其他策略表現不佳。2017年,一眾量化策略都表現不佳,其中股票量化策略平均收益率為2.59%,遠遠落后于用傳統基本面方式選股的主觀股票多頭策略(平均收益率為12.33%)[3]。以下分別闡述目前我國市場的主要運用的幾種量化投資策略。
市場中性策略:是相對價值策略的一種,主要利用多因子模型優選股票,買入股票同時賣空與股票同市值的股指期貨(或融券),股票組合超越大盤能力越強,則獲利越高。2015年該策略年化收益率均值為21.64%,遠超2014年的2.88%,主要還是得益于金融工具的豐富,上證50ETF期權,上證50和中證500股指期貨在2015年的陸續推出,有力地增加了的對沖工具[5]。
量化套利策略:也屬于相對價值策略的一種,但該策略是在價格具有很強相關性的產品之間尋找價差,當價差達到一定程度時反向操作,以獲取價差部分的收益。比如期現套利、ETF套利、跨期套利、跨品種套利、分級基金套利等等[6]。2015以后由于諸多期權合約的陸續推出,比如豆粕期權、糖期權等,豐富了這一套利策略,而公募基金由于制度限制,不能采取此種策略。
CTA管理期貨策略:在我國市場,由于股市是T+1交易,缺乏相應做空機制,而期貨是T+0交易,并且可以做空,有杠桿,因此程序化交易在期貨市場上遙遙領先于股市。其套利、高頻、多空等策略發展很快,交易活躍,主要交易品種為股指、能源、金屬等期貨品種。
其他策略如FOF(組合基金策略)、宏觀對沖等,在我國的發展還只是處于起步的階段,有待進一步的發展。
三、量化投資在國內市場的風險隱患分析
在海外成熟市場中,市場的參與者為機構投資者占據主流,而我國投資者以散戶為主,投資理念不成熟,非理性行為廣泛存在,為量化模型的適用性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同時海外市場歷史久遠,數據供應市場發達,而如前所敘,量化投資極度依賴數據,一般的投資模型往往要向前追溯30年以上,而中國的市場,拿A股和期貨市場來講,歷史短,可供運用的數據少,而且可靠性也不足。這些方面只有通過對金融市場的良性改革來逐步改變投資者結構的不合理問題。
在目前的運用中,量化策略主要運用于股市和期市,其中期市由于可以T+0、賣空、杠桿、制度同國際接軌較深,其程序化交易發展遠遠大于股市,各種量化策略也豐富的多。而股市由于沒有做空機制、沒有合理的退市制度、假賬泛濫、作假成本低等等不利因素,其發展必定受到較大的制約和不利影響,因此股市的改革刻不容緩。總體而言,我國目前市場的金融工具缺乏,為量化策略的多樣性和適應性帶來很大的挑戰。從中國量化投資的發展歷史來看,每一次新金融工具的推出,比如ETF、上證300股指期貨、上證50ETF期權、上證50和中證500股指期貨,都給量化投資帶來飛速的增長,可見新的金融工具對于完善市場投資策略有多么重要。2018年原油期貨推出,接下來外匯期貨、多種期權等等金融工具的逐步推出,必然也會給量化投資帶來更大的發展。
中國市場同海外成熟市場的另一個重大區別就是政策干擾市場的強度大,這對于量化投資這種建立于統計研究和實證分析之上的策略而言,等于增加了太多的不確定性和不可控性。尤其體現深刻的是在2015年股災后,政府對于金融工具嚴格管控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將股指期貨保證金調至40%、融劵由T+0改為T+1、大大提高股指和5年期國債期貨手續費等等。這些突發的干預導致大量的量化模型效率低下。同樣在2015年股災后,證監會針對程序化交易進行了一系列干預,導致程式化交易基本停滯。對于哪些在期貨和期權上大量使用程序化交易策略的交易商,其模型的交易效率大受影響,甚至失效。量化交易模型的開發并非易事,希望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不斷深化改革發展,投資結構的進一步完善,盡量減少政策對市場的干預,發揮市場自我調控的功能。
最后,這幾年量化投資在國內蓬勃興起的同時,也出現了過度渲染其效益效用,貶低主觀的基本面、技術面交易的現象。歸根結底,量化投資只是一個工具,同主觀投資,被動投資處在同個市場生態圈中,是互相促進和共存的關系。
四、總結
量化投資由于其自身的優異特征,即統計研究和實證分析,能在極大程度上保證投資的客觀嚴謹和科學。同時量化投資也被證明可以彌補基本面和技術面投資的缺陷。隨著相應計算機技術和模型理論的發展,已經在海外的成熟市場上占據了很大的領地。
總體而言,在國內量化投資還處于剛起步階段,市場介入者少,對其的理解也不充分,這就為量化投資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機會。從量化投資在國內這幾年的發展來看,基本上其發展取決于市場的成熟度、新金融工具的推出和政策干預程度。而對于中國市場的投資者和監管者們,由于外資的介入程度不斷提高和金融市場的進一步開放,遲早要直面國外成熟投資機構的進入,屆時如何應對和監管,如何利用其優勢,如何防范其對市場的沖擊和危害,都是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我國的目標是成為世界金融大國,不讓金融這一利器為外國所控制,就必須緊貼世界金融發展潮流,在浪尖上拼搏。對于在現代金融占據重要一塊的量化投資領域,也要做出相應的規劃和監管,讓其在國內合理合規地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納蘭著.郭劍光譯.打開量化投資的黑箱[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3-4.
[2]黃修眉. 新“華爾街之王”崛起 量化對沖基金已占美股近1/3交易量[Z]. 每日經濟新聞,2017-05-22.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5-22/1108866.html
[3]奕麗萍.專業立于萬變-2017年私募基金年度報告[R].上海:華寶證券研究所,2018:27-28,18-19.
[4]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統計數據(2017年四季度)[Z].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 2018-02-12.
[5]聞群.2015公募基金中的量化對沖產品全解析[R]. 北京:民生證券金融產品研究中心,2015:2-3.
[6]理查德·托托里羅著.李洪成、許文星譯.量化投資策略-如何實現超額收益alpha[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37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