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娟
【摘 要】為了促進我國經濟實力的提升,政府開始實行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在該戰略中,電子商務是主要的實現途徑,因此在該戰略實現過程中,及時發現電子商務新常態中的不足之處,提出對應的改進意見,尋求一帶一路戰略區實行經濟規劃管理的有效渠道,利用創新思維促進社會的持續發展。
【關鍵詞】新常態模式;一帶一路戰略區;分析;電子商務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快速發展,經濟實力逐步提升,經濟發展戰略也不斷完善,當前經濟發展呈現出新的趨勢。經濟發展結構有所調整,不同產業占比趨向合理,技術發展、金融投資起到了良好的帶動作用,增強了國內經濟發展動力。另外,創新意識得到了社會的普遍關注,市場對國際形式有了較為全面的認知,政府開始實行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將電子商務平臺作為工作核心內容,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結構,探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推動社會進步。
一、一帶一路發展戰略
在經濟全球化形勢下,為了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合作交流,我國實行一帶一路發展戰略,該戰略指的是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力圖達到多個國家的合作共贏。2013年,該戰略體系正式提出,其中包含了南亞、中亞等多個地區。截止到2016年,該戰略涉及的國家地區超過了100個,反映出我國經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在該戰略實施過程中,電子商務平臺占據核心地位,其是連接不同國家的橋梁,也是經濟往來、技術交流的主要途徑。如:人民幣與外幣的金融交易、技術交流、市場信息共享等可以都依靠該平臺進行,有助于國內企業掌握國際市場動向,與其他企業進行合作,合理利用經濟全球化帶來的發展機遇,促進不同國家的共同發展,有利于推動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有效實現。
二、簡介新常態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各方面發展狀況相對平衡的現象即新常態。也就是說,新常態是舊事物向新事物方向發展的過度時期。依據該理論,電子商務可以描述為隨著社會發展,開展電子商務已經成為各領域的共同認知,并且電子商務發展狀況需要滿足社會提出的要求。在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指導下,再加之政府對經濟市場的宏觀調控,我國的經濟體系不斷完善,調整經濟結構,創新經濟發展模式,經濟發展不僅要達到社會發展的要求,而且應滿足經濟發展的戰略規劃。然而,事物發展情況與發展速度并不能完全保持一致,在某些時期下,宏觀調控無法保證達到相對平衡的模式,只能調整事物發展內部,進而維持事物的可持續性發展,實現不斷提升。例如,技術創新、電子交易等網絡交易模式均屬于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內容。作為開展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渠道,電子商務會隨著經濟發展暴露出原本的缺陷不足,影響戰略的廣泛實行,這種現象在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是必然出現的。
三、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區電子商務新常態模式發展
1.經濟發展新戰略的全面實現
完善電子商務新常態模式可以通過拓寬電子商務在社會經濟中的應用范圍來實現。電子商務新常態有助于企業合理規劃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明確目標與實現措施,對于企業來講,構建電子商務平臺有助于拓寬信息來源,及時掌握市場動態,便于事務決策,然而該平臺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信息的正確度沒有充足的保證,需要進行篩選鑒別。為此,經濟戰略區的相關企業需要明確一帶一路戰略的發展趨勢,加強前期準備工作,完善各方面的資源對接,在綜合各項因素的前提下開展風險評估,使企業能夠合理處理電子商務新常態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升企業發展的穩定性,進而完善整個戰略區的經濟結構。如:戰略區企業在發展特色產業時,需保持線上經營與實體經營中產品的一致性,減少電子交易的風險,提升產品運作的安全性,盡量避免對外貿易的劣勢;對于國家宏觀調控而言,政府需要監控電子商務新常態經濟交流發展,了解戰略區企業實際情況,并有針對性的制定相關政策,保持市場的相對平衡。如:為了實現電子交易的融合,可以合理應用制度落差,為了減少金融投資的風險,可以制定指導經濟健康發展的相關措施。
2.優化電子商務管理結構
完善電子商務管理結構有利于實現電子商務新常態經濟模式與一帶一路戰略的對接。如: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合理劃分管理結構,可以從金融交易范圍的角度將經濟管理劃分為四大方面,即服務、管理、商品與金融。全面規劃經濟管理工作,實現經濟發展各方面的資源管理,如:強化誠信體系的管理,記錄企業的失信行為并實行一定的懲罰措施。
另外,戰略區企業的發展需要協調電子商務平臺的經濟發展措施與各部分經濟發展措施之間的關系?,F有的法律體系是從制度方面管理社會經濟發展,而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開展的貿易具有虛擬化的特征,隨著戰略區域范圍的不斷擴大,該平臺的交流范圍也相應擴展,信息交流方面的優勢更為顯著。
3.構建電子商務體系
構建電子商務體系有助于發揮一帶一路戰略的實際意義,完善電子商務新常態模式,促進經濟水平的提升。為了構建該體系,首先應該合理規劃電子商務中的商品交易區,做到明確全面。如,將商品劃分為食品、金融、藥品等不同類型,并作為電子商務中的獨立運行內容。不同的商品交易區都有自己的經濟發展系統,提供網絡傳輸平臺,增大交流合作范圍,豐富金融交易形式。如:電子商務中新疆水果是主要的商品之一,供應商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形成大型商品供應基地,為商品售賣奠定良好的基礎,與其他企業合作構建完整的產業鏈,明確目標市場,擴充產品售賣范圍,增大市場份額,保證一帶一路戰略區資源交流與經濟合作的獨立運營。另外,可以通過規劃一帶一路戰略的方式來轉變電子商務新常態模式。
4.特色性電子商務交流
在實行一帶一路經濟發展戰略的過程中,電子商務是主要經濟模式,其在信息傳輸方面具有較大優勢,能夠實現不同國家企業之間的合作。如:實現特色性電子商務交流,構建以經濟戰略區為主導的商業貿易體系,完善電子信息平臺,提供企業間信息共享的途徑,為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如:我國西部地區的食品與藥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較強,而國外高新技術與先進設備的優勢明顯,二者可以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進行合作,推動經濟戰略區的發展,增強該平臺的延展性,發揮新常態模式下電子商務平臺的作用,便于交易雙方打破空間限制,及時進行信息交流。另外,一帶一路戰略體系下,實現特色性電子商務交流有助于在國際市場中推廣國內的特色產品,電子商務可以作為商品交易平臺,也可以作為信息交流、技術溝通的有效渠道。
四、結論
一帶一路戰略表明了我國經濟發展在資源供應方面的新趨勢,基于該戰略與新常態發展的相關理論,分析新常態模式下電子商務平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了改進措施,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平臺在信息交流方面的優勢,抓住經濟全球化提供的機遇,推動戰略區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愛清. 一帶一路戰略區電子商務新常態模式分析[J].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23):66.
[2] 謝芳. 基于"一帶一路"戰略區電子商務新常態模式探索[J]. 商場現代化, 2017(19):51-52.
[3] 鄧堃. 一帶一路戰略區電子商務新常態模式探索[J]. 知識經濟, 2017(1):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