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俊
【摘 要】隨著網絡科技的快速發展,新型市場交易方式電子商務誕生。未來市場交易中,電商是發展的風向標,基于此交易環境的凈化是十分必要的,即民商法要不斷進行變革,以嚴謹法律制度與嚴格處罰制度,對我國電商市場環境進行有效約束,以創新民商法制度,消除電商發展面臨的法律障礙與不確定性,實現安全交易。基于此本文主要論述了電商發展與民商法創新策略相關知識,希望對相關領域研究有幫助。
【關鍵詞】電子商務;民商法;創新
高速發展的互聯網為電商創造了發展平臺,電商發展拓寬了經濟建設領域。當前市場經濟建設中,我國經濟制度還不夠完善,電商缺乏良好的發展環境,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社會經濟建設進程。社會經濟發展中,作為一項基本制度,隨著市場經濟環境的改變,民商法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要求民商法的創新顯得尤為重要,應用法律手段保障電商地位,以此完善電商發展環境具有深遠意義。
一、電商發展中民商法律缺失造成的影響
1.落后的售后服務
電商主要指交易雙方以網絡開展交易,但不見面,盡管該交易非常方便,但不了解賣家信譽、商品好壞不確定等問題隨之產生,消費者拿到商品后,并非像網絡上了解的,此種情況下,消費者詢問賣家,但卻沒有賣家具體聯系方法,不能到賣家所在地理面對面找賣家理論,部分賣家售后服務落后,無法及時解決消費者問題,甚至有的賣家惡劣的服務態度,無法及時為消費者更換產品或退款,此種情況下使得很多消費者只能不了了之,無法更好的維護消費者權益,消費者對賣家逐漸失去信心,對正常交易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這種情況越多,電商交易平臺就會面臨更多的損失,一旦大眾出現不滿,就會嚴重影響到電商未來發展。
2.交易憑據缺失,面對問題消費者權益得不到保障
以往交易是消費者進入實體店購買商品,消費者購買商品后獲得相應的發票,如果商品出現問題,消費者可使用購物發票詢問商家,以此盡快解決事情。但電商只是以網絡方式開展的,沒有發票或正規購買證明,一旦出現問題,維權憑據不足,最終還是消費者吃虧。假若是傳統交易模式,商品購買出現問題,可通過交易憑據到相關部門對賣家進行投訴,自身基本權益得到維護,在相關部門幫助下,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但電商交易憑據的缺失,無論到何處投訴,都處于無人管理狀態,啞巴吃黃連是消費者要面臨的問題,自己咽口水,賣家卻沒有任何損失。
3.電商交易環境缺乏安全性
支付環境安全性低是電商交易的最大不足,無法有效保護消費者隱私,夾拖民商法律管理不加強,勢必會引起消費者經濟損失真實泄漏隱私,嚴重的話,對電商交易環境安全性造成影響。因網絡交易付款不是直接的,消費者要填寫自己的身份證、手機、銀行卡及家庭住址等重要信息,而這些信息都是消費者的重要隱私信息,一些不法分子趁機偷盜消費者隱私信息,撥打詐騙電話或冒充賣家要求消費者重新付款,一旦消費者相信,就會為消費者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二、電商發展與民商法創新策略
1.明確經營主體
社會經濟發展中,充分發揮電商作用,為社會經濟創造更多經濟效益,結合社會經濟發展實際情況,對民商法管理內容進行逐步完善。明確規劃民商法經營主體,構建相應網絡經管體系,充分借助網絡平臺進行電商運行管理。比如,民商法將網絡營銷管理主體的合法性范圍界定為“借助工商管理部門網絡認定程序獲得的審核,就是合法經營主體”,以此滿足虛擬化電商運營需求,同時在社會商品經營中,民商法管理需求也得到了滿足。另外,隨著民商法的創新,逐步細化電商經營主體權利與義務內涵是十分必要的。比如:交易過程中,如果商家不能為買家及時規劃違約金,消費者可利用網絡交易憑證起訴商家。民商法中電商法律制度的更新,有效保護了社會消費群體權益,促進電商運作平臺發展更加公平化。
2.完善電商法律規范
針對電商發展特點,建立健全相關法律規范,正確區分電商與傳統商務情況,并結合現有民商法合理調控民商法,以此有效彌補電商法律缺陷。當前,各國都在積極探索電商法律法規,盡管根據實際情況頒布了相應的法律規范,但專業電子商務法卻沒有得到確定,應根據傳統商務法進行相應的修訂,以此有效協調并劃分電商與傳統商務操作存在的法律問題。
3.嚴格執行國際規則
進入WTO后,基于電商行為、電子支付、數據電文與單證、安全認證及電商糾紛處理等規則辦法,創新民商法,有效銜接國際通行規則,從根本上協調我國電商民商法制度的創新。除此之外,電商發展中,創新民商法制度,積極借鑒歐美各國數字信息化立法經驗,加強交易網站、知識產權與個人隱私等法制建設,消除一切不確定因素,為電商交易提供可供參考的法律依據,從根本上保障交易的安全性。
4.對網絡支付環境加強管理,有效保護消費者隱私
民商法創新中,為網絡交易創造安全的支付環境,加強保護消費者隱私。同時電商交易也要制定相應的法律規范,保障在線支付軟件的安全性,有效掌控在線支付交易安全,從不同角度對網絡支付安全加大宣傳力度,對廣大消費者組織相應的安全支付教育。另外,加強保護消費者隱私,一旦賣家泄漏消費者隱私,就要嚴格依照民商法處理,甚至交由相關部門保送到公安局,舉報不法分子,適當地以金錢對商家進行獎勵,從而保護了消費者隱私,增強消費者安全感,安心進行網上交易,推動電商平臺正常開展交易活動。增強網絡安全意識,加大宣傳力度,消費者具有安全意識,才能抵御不法分子欺騙,增強自身預防意識,面對陌生人匯款要求電話,可先假意答應,并做好通話錄音,再向相關管理部門進行電話舉報,維護自身權益,用法律嚴懲這些不法分子,不能再進行違法亂紀的事情,從根本上凈化網絡交易環境。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電商發展與民商法創新是必然趨勢,我國帶上與民事部門,要積極進行探索與實踐,不斷調整相應法律規則,確保其能夠更好的滿足社會發展實際需求,我國政府與企業要掌握時代潮流發展趨勢,從要求與任務方面,加強法律創新合作,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推動力,確保社會經濟實現繁榮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毛夢霞,王耀威.探討電子商務的發展與民商法的創新策略[J].法制與社會,2018(23):13-14.
[2]鞠慧慧.探究微媒體時代電子商務發展與民商法的創新[J].法制與經濟,2018(04):197-198.
[3]彭蕓芳.探究電子商務的發展與民商法的創新[J].法制博覽,2018(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