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彬博
【摘 要】經濟法律的頒布是我國法律為保障經濟方面權利和義務而設置的。經濟方面法律法規的頒布有助于維護經濟活動中經濟主體的合法權益,依法規范經濟活動中經濟主體的經濟行為,依法打擊違反經濟法律法規、擾亂正常經濟秩序的不法行為。明確經濟法中經濟主體的權利和義務,有助于規范市場經濟中的經濟行為。
【關鍵詞】經濟法;權利主體;經濟法律責任;義務本位
一、獨立經濟法律責任概述
經濟法權利主體是依照經濟法的相關規定,目的是要達到一定的經濟目的,為此建立起來的經濟相關的管理體系。經濟法律責任的產生主要是有經濟權利主體違反經濟相關的法律法規而出現的違反經濟方面法律法規的行為。上述概念提到的經濟主體既包括被動的經濟權利主體,也包括經濟活動中主動的權利主體。由此可見,經濟法律活動中對經濟主體的權利與義務規定的詳細而具體,同時典型的規范作用也規定了經濟活動的參與者應該干什么不應該干什么。保護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通過制裁經濟方面違法犯罪行為保護廣大經濟主體的合法權益。通過規范作用和保護作用的實現來明確經濟主體的法律責任,保障正常的社會經濟活動順利開展。
二、經濟法責任的特征
1.復合性
經濟法律責任的復合性主要體現在經濟法律責任的主體層面上,就目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經濟法律的主體而言,主體相對較多,主體可以來源于很多方面,比如:商品的生產企業、商品生產原料的供應單位、商品進入市場的流通環節的各個部門和商戶、商品銷售的各個主體。由于經濟主體呈多元化、復合性的特點,所以經濟領域的法律責任會與傳統的法律責任相重合,對于那些經濟領域比較輕的違法行為只需要經濟行為的責任權利主體承擔民主模式責任即可,但是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人在經濟活動中存在嚴重擾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行為,讓經濟主體的權益收到很大的傷害,給社會市場經濟秩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造成這樣的結果有很多具體的原因,比如: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并存共同發展的過程中難免會產生很多的摩擦和矛盾沖突。
2.社會性
經濟法律責任不會是單一主體的責任,往往都是多經濟權利主體的責任。產生經濟方面違法犯罪的行為都是發生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所以經濟法律責任具有一定的社會性。一般情況下,探究經濟法律責任都會具體分析責權主體的具體經濟關系,因為一個人處在這個社會中都不是單一的社會個體,都與社會中的其它關系產生千絲萬縷的聯系。當某一個經濟主體觸犯了法律的時候,往往會傷害其它經濟權利主體的利益。侵犯他人的利益往往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影響,所以,當通過法律程序來界定經濟類的違法犯罪的時候一定要站在社會的角度,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通過仔細分析和認真比對之后才做出相應的決定。這樣做既可以保障經濟權利主體的合法權益又可以依法規范違法犯罪行為,打擊違反經濟法律法規的行為。
3.不對等性
在一般民事法律責任中權利人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對等的,享有一定的權利就必須去履行相應的義務,但是對于經濟類違法犯罪行為卻有所不同。違反經濟法的違法犯罪行為一方面可能是經濟關系中的權利主體沒有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另一方面經濟權利中的個體可是是沒有依法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這與傳統的民事權利行為中的關系是不同的,經濟關系中的違法行為是單一對立的,是一種單向的法律責任,權利和義務是相互對立的關系。
三、經濟法律責任的歸責原則與構成要件
目前經濟法學界主要針對經濟法方面的權利義務責任進行縝密的研究論證,我國經濟法律方面的規則原則和構成要件需要進一步研究和完善。現實經濟法律生活中,現存的經濟關系中的權責結構和責任形態以及規則要求都是有一定基礎意義的,所以完全可以作為具有積極意義的經濟法律形態保存下來,對以后經濟法律方面法律的討論和交流提供借鑒經驗和法律知識事例基礎。
法律責任追究顧名思義就是要探討違反經濟法律法規的具體違法犯罪行為,在研究的過程中需要具體調查他們的違法犯罪具體事件和情節,對比具體的經濟方面法律法規,得出一般性的結論。在論證研究經濟法律責任規則原則的時候需要首先對相關的經濟法律法規進行系統的研究,明確什么行為是違反經濟方面法律法規的行為,什么行為可以做,什么行為是經濟類法律法規所禁止的的。
四、優化經濟關系中的權利主體
1.國家行政機關
國家的相關行政機關是經濟類活動的責任權利主體之一。我國政府國家機關對經濟領域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進行宏觀調控,宏觀調控的手段有很多,例如: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經濟手段就是要通過經濟類的法律法規來調整經濟主體的法律規范;法律規范就是通過補充完善修改或者直接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來規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出現的違反經濟類法律法規的行為。行政手段就是通過國家的相關行政機構,運用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的手段對涉及到經濟違法的行為主體進行行政制裁。政府對市場經濟進行宏觀調控有利于彌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足,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順利進行,調節收入差距,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2.行業協會和社會團體
社會上的行業協會和社會團體也可以對相關的經濟行為起到調節的作用。行業協會和社會團體通常情況下是由社會上的個體或者組織自發組成的,共青團、婦女聯合會、各個單位的工會等等都是主要的社會團體,對于他們政府會賦予他們一定的行政職責和權利,在社會生活中能夠對與一部分經濟行為起到調控和指導的作用。
五、現行經濟中權力主體的責任規定存在的問題
1.重經濟權利主體的法律責任,輕經濟權力主體的法律責任
目前,現行的經濟中權利主體的責任規定會存在很多問題,能夠解決好這些問題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處理好經濟權利主體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在當今的社會經濟關系中存在重經濟權利主體的法律責任,輕經濟權利主體的法律責任的現象。當經濟類違法行為發生的時候更多的人都對于經濟權利主體的行為和法律責任過于看重,從意識上就偏向去調查他們的職責。
2.法律責任的重心是國家工作人員的責任,而非國家機關的責任
在現行的經濟法律法規中,對經濟權利的法律責任追究主要依靠對相關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責任進行追究來實現的。如今,幾乎任何一部經濟法律法規都對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職責進行了詳細的規定,也對他們的違法行為進行相關的規定。這樣的規定就過于偏重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責任,從另外一個側面就有可能輕視其它權利主體的違法行為,不能做到及時追究他們的違法處理責任。
3.責任形式有限,一些重要的法律責任形式沒有涵蓋其中
目前我國現行的經濟類法律中對于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規定方面比較單一,一些重要的法律責任形式沒有涵蓋其中。沒收違法所得、勒令相關關系人進行糾正其行為、取消許可、通報批評等方式來進行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
六、結束語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到了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攻堅階段,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所以需要進一步在實際生活中不斷解決出現的經濟問題,處理好各種權利責任主體之間的關系,以利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順利進行,保障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焦海濤.經濟法主體制度重構:一個常識主義視角[J].現代法學,2016,38(03):71-82.
[2]蘇麗芳.政府權力清單與經濟法權力干預耦合研究[J].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15(02):86-89.
[3]程信和.經濟法中主體權利設置的走向[J].社會科學家,2014(12):8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