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倩倩
【摘 要】本課題擬在我院全方位建設優質校之際,依托創新創業教育作為我院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主線,進一步探索在電子商務創業背景下,分析高職院校電商創業學生的學情現狀以及成因,并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和解決途徑。本課題意在提升創業轉型升級發展所需要的內功,將有助于我院依托電子商務生態圈的創業者獲得更多持續成長,對我院電子商務創業學生更好地提升創業成功率、實現我院創業可持續發展有較好的實際價值。
【關鍵詞】高職生;電商創業;學情
創業教育和創意教育是我院的兩大特色,在培育培養電子商務創業創新人才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入駐各種平臺網站,雖增加了我院學生在電子商務創業上的壓力,但也是我院電子商務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做電子商務創業的人都需要應對隨時可能發生的任何挑戰,作為我院以電子商務創業為主的學生尤其要練好內功。學情分析是人才培養的重要依據,是開展因材施教的重要基礎。
一、新形勢下高職電商創業學生學情淺析
進入“象牙塔”,學生發現自己走進了一個異常開闊的世界。在生活上,他們離開了父母溫暖的懷抱;在學習上,他們越過了高考;在跟外界溝通上,他們通過各種途徑了解社會上的多重信息。
1.自我意識強烈,自我調節能力薄弱
新一代的大學生生活在物質條件優越、家庭和社會環境寬松的時期,成長道路少荊棘少坎坷。他們個性張揚、主張自我,在寵愛和呵護中長大,減少了直面挫折和失敗的機會,集體觀念和團隊精神相對欠缺,心理素質偏弱,抗壓能力明顯不足。
2.大多數人對未來比較迷茫,缺少合理的規劃和目標
雖然絕大部分的高職學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但是仍然有相當一部分人對未來表示迷茫和不知所措;有一部分人隨波逐流,所有的事情都是按照父母設計的軌跡發展,聽之任之;還有一部分人脫離了應試教育的軌跡,卻突然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很多高職學生認為自己是被正經大學拋棄的人,來高職只不多來學個技術,對學習文化課程沒有興趣,對自己的專業也不感興趣,只是來混個文憑,甚至有些人認為在父母的安排下能找到出路,對畢業這回事也無所謂。學習沒有目標,猶如大海中的船只沒有航向,勢必對所學課程興趣寡淡。
3.對未來充滿了理想,但是對生活卻過于理想化
在對未來的選擇上,呈現出越來越多元化和網絡化的趨勢。有資料顯示,近7成95后畢業生有創業的夢想或者有創業的打算,但是在付諸實踐的過程中,一批又一批的人因為各種原因退卻了,他們對創業對未來充滿了各種美好的想象,唯獨沒有充分考慮各種挫折和失敗,未來不僅有理想,也有荊棘,機遇和挑戰一定是并存的。
二、發現的問題及存在原因
結合對高職院校電商創業學生學情的初步分析,可以發現目前影響學生學情的因素很多,歸納起來應該主要包括學校政策層面、課程設置層面、學生自身層面和外部社會環境層面。
1.學校政策層面
很多高職創業學生從入學開始就是為了創業而來的,有部分創業學生認為除了創業其他都不重要,他們覺得進了創業班就是成功,夢想著自行車入學寶馬車畢業,因此將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創業實踐中,完全放棄了對專業知識的學習。
2.課程設置層面
目前高職院校鼓勵教師與學生同學同創,通過自主創業、師生合作創業、新老生合作創業、校企合作創業等多種形式開展創業實踐,練就創業本領。由于高職人才培養目標是應用型高技能人才,在課程設置上更多地針對一線技能的學習和訓練,創業學生認為在課堂中學不到自己需要的創業實踐知識,因此在學業上不再給自己制定目標,僅僅完成任務而已。
3.學生自身層面
高職院校學生基礎差,綜合素質不高,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電子商務創業比起傳統模式,準入門檻相對較低,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積極性較高。電商創業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沒興趣、缺乏學習的動力,選擇了排斥的態度,用消極的態度對待學習,因為創業影響專業學習也不主動解決,而是放任自流。
4.外部社會環境層面
金錢至上的社會畸形價值觀通過媒體、家庭等渠道對學生的價值觀不斷侵蝕,已畢業的學長學姐的錯誤思想對在校學弟學妹也產生著負面影響,如現在學習好不代表以后發展好,“學得好不如關系硬”,畢業證不如創業成功,現在學的以后都用不到等等,這些不良思想的傳播使學生形成扭曲的價值觀,不能正確對待學習,產生厭學思想。
三、對策
1.探索高職電商創業人才培養新模式,構建創業實踐育人共同體
高職院校辦學,必須緊密根植市場、融入市場、服務市場,面向學生,面向實踐,不斷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創新創業實踐育人共同體建設新路。
在制度上,要創新人才培養理念。學校需要制定相關的制度和標準,有效解決創業學生在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有機融合的矛盾問題,為學校探索開展培養多樣化創業人才奠定基礎、創造條件。在模式上,要開展多種形式創業實踐活動,練就創業本領。圍繞實踐教學為主、理論教學為輔,嘗試教態變革,師生教學互促,形成“以創促需,以需促學,以學促創”的良性循環帶動。在資源上,政校企研協多邊合作,資源共享,匯聚人才培養合力。堅持開門辦學,借助政府、企業和社會力量助力學生實現創業夢。
2.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就是要適應高職電商創業學生的教育教學特點,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的。第一,優化課程體系,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把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和學生教育成長的全流程,根據電商創業所需要的能力知識要求,制定符合高職學生特點的人才培養方案,真正使學生學有所用。第二,更新執教理念,提高教師業務水平。教師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直接影響教學質量,高職院校創業導師更是要不斷更新理念,提高綜合能力,不斷適應學生特點和行業發展的需要。第三,改革教學教法。在高職教育教學中,需要培養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以生為本,采用現代教育技術,實行互動教學,增加學生參與機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
3.創新學生管理,創設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學習環境
在學生管理上,要適應高職尤其是創業學生學習基礎差、但自尊心強、創業心重、較多時間用在創業項目上的特點,鼓勵引導學生上進,幫助學生協調好創業和學習的關系,增強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
4.引導學生社會認知
學生在學習成長過程中,難免受到社會大環境中的負面因素影響,因此在學校教育中,要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引導。一要重視對學生的三觀教育,通過社團活動、思政課程等達到春雨潤物的效果。二要重視學生大是大非判斷能力的培養,組織有感染力的活動,使學生能分辨優劣、判斷是非、明事理、識大體,自覺與社會不良勢力作斗爭。通過這些活動的引導,使社會不良現象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的負面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
【參考文獻】
[1]仝玉琴,席尚君,王博.高職學生學情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以咸陽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陜西教育(高教),2010(6):56-58.
[2]王超.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現狀調查研究[J].中華少年,2017(20):7.
[3]戴小紅.高職大學生學情分析的實證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1):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