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尊愛
【摘 要】語文作為教育中一個關鍵的學科,是培養青少年學生對于漢語言的聽說讀寫等能力的必修課程,不僅能培養學生們的遣詞造句和識字能力更能培養學生對于文字的理解能力。相較于初中之前的語文教學,高中語文教學則更加注重在思維上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系統,不僅僅是識字、讀寫,更多的是理解并培養起一套成熟的語文學習系統。語文思維的建立對于語文素養的提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將對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放在關鍵位置也就顯得十分重要了。然而現實情況卻是,因為各種原因包括應試教育體制的因素,更多的教師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并沒有將語文思維的培養建立起來。本文首先對語文思維的特征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接著就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起學生的語文思維這個核心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討論并給出了一些可行性意見。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培養;語文思維
一、語文思維的特征
所謂語文思維是指的是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將接收到的東西進行思考并探索出一些新的東西,進而對原來的東西認識更加深刻并有自己感悟的一種能力。語文思維的特征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個特征是語文的感性特征,語文這個學科并不像數學等其他理科一樣,需要縝密的邏輯推理能力,學生們只要看到文字就會不自覺的產生聯想,不需要任何公式的佐證,這主要原因在于文字作為一種載體具有十分強大的作用,人的喜怒哀樂都可以通過文字借助于其他事物給形象的表現出來。高中語文老師在教學中應當充分運用這個特點,利用人天生的感性能力,積極引導學生進入語文所營造的已優美意境,培養起對語文的強大興趣,感受到語文的魅力之處,從而以此來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審美觀,讓學生的創作欲望得到激發,創新能力得到提升。
語文思維的第二個特點是綜合性。能限制人思維的東西幾乎沒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促進了人類歷史文化的發展。所以說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會激發出學生們其他的思維能力。主要原因在于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語文中將涉及文化、道德、宗教、歷史等等因素。所以,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教師們要起到一個引導作用,讓學生們在其引導下自主的建立起探索語文這個魔幻世界的興趣,并且在教學中要將一些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與語文本身的內容結合起來,從而讓學生建立起其他學科的基礎。
語文思維的第三個特征是溝通性,溝通與頻繁地交流思想是語文思想的重要來源,這種溝通與交流不僅以語言為介質,還溝通與交流將各自的思想進行融匯。在語文教學中,重視交流與溝通可以使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縮短還有利于將學生的語文思維激活,進而激發起學生學習語文探究其奧秘的興趣。所以,高中語文教師要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并在關鍵時刻進行點播,從而讓學生們在學習語文的同時培養起語文思維,并且形成明辨思維的能力。
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思維的可行方法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思維的可行方法可以從拓展學生語文思維的覆蓋面和深化學生語文思維的深度兩個方面入手
1.拓展學生語文思維的覆蓋面
將學生語文思維的覆蓋面拓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顯得十分的重要。具體的措施是,除了出現在課本中和課堂上聽得課文,教師們應該給學生布置必要的課外閱讀素材,這些素材可以是書本課文坐著的其他作品或者與課堂所講授內容有關的文學作品。這樣做的目的可以拓寬學生的眼界和知識面。
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培養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讓他們樹立崇高的理想和遠大的抱負。比如說,在教授《春望》這首詩時,教師在安排教學任務時首先可以介紹詩人杜甫的生平,讓學生對作者對戰爭的態度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然后給學生布置課外的閱讀作業,讓學生們自主閱讀杜甫的其他作品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望月》以及《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通過以上的教學過程,學會說呢過門不僅對以一些作者的生平有所了解,也對各個作者的寫作風格有了詳細的了解。除此以外,學生們的閱讀量也得到了累計。量變引發質變,當學生們積累的知識越來越多時,自然而然的會想到運用在自己的日常寫作中,因此這種方法對于培養學生語文思維大有裨益。
2.深化學生語文思維的深度
除了在拓展語文思維的廣度上下手,還應該考慮到讓學生養成不斷思考的習慣。具體措施體現在教師在日常的高中語文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啟發式提問,循序漸漸、由淺入深的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并逐步培養起自身的獨立思考能力。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在學習詩詞的時候,一些教師所使用的方法還是傳統的教學方式,即對詩詞的內容進行講解,然后讓學生們自主背誦,學生們始終處于一個被動的地位。這種方式更多的是讓學生只會背詩卻不知道蘊藏在詩詞后的內涵。因此教師們在教學中要提出一些具有連貫性的問題讓學生解答。比如說,在學習卞之琳的《斷章》時,教師們可以循序漸漸的對學生們提出以下問題:這首詩創作的時代背景,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以及讀完以后學生們的感悟。就在這循序漸進的提問中,學生們不僅對可問的內容有了比較完整的認識同時也通過思考而產生了一些疑問,并且通過思考對自己的疑問都來自己的主管答案。
三、總結
總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對語文特征:感性、綜合性、溝通性的詳細闡述進而引出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思維的可行方法即從拓展學生語文思維的覆蓋面和深化學生語文思維的深度兩個方面入手。通過以上的方法,將課堂的主動性交給學生,教師起到引導與開發的作用。讓學生們對語文這門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并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語文學習之中,培養自己正確的價值觀以及提升自己的文學水平。通過這樣的教育措施,不僅僅能使課堂的教學質量提上去還能使學生的成績得到較大的提升。最重要的是使其訓練了一套成熟的科學思維,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都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孫野.淺談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J].語數外學習(語文教育),2013,(3).
[2]徐巖濤.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思維培養策略探究[J].語數外學習(語文教育),2013,(9).
[3]凡芳偉.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1,(9).
[4]華榮.淺談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J].網絡導報 在線教育,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