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大力推進農村創業創新,充分調動億萬農民群眾積極性和創造力,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意義。黨的十九大提出,要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江蘇高度重視農村創業創新工作,先后出臺《關于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營造良好環境,為推動江蘇鄉村振興走在全國前列增添強大動能。
集聚人才,牽住雙創“牛鼻子”。功以才成,業由才廣。鄉村的產業要靠人才來干,推進農村創業創新,關鍵在人才。江蘇始終把培育“新農人”作為創業創新的重要抓手,在農業項目實施、用水用電稅收優惠、金融信貸、技能培訓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要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向返鄉下鄉創業創新人員傾斜力度,采取財政貼息、融資擔保、擴大抵押物范圍等綜合措施,解決創業創新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針對返鄉下鄉人員實際和地域經濟特色,開展專項培訓;完善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政策,解決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的后顧之憂。
創新業態,打造產業“強引擎”。產業的蓬勃發展和多元融合,為農村創業創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新時代,農村創業創新需要破舊立新,拓展農產品加工、農村電商、休閑觀光等接二連三的產業業態。今年前三季度,江蘇農產品網絡營銷額達352億元,同比增28%;新增休閑農業園區景點(含農家樂)500余個,游客接待量突破1.8億人次;農產品加工業健康發展,帶動全省640萬戶農戶增收致富。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過程中,要進一步樹立大農業融合發展理念,拓展農業在文化體驗、休閑娛樂、教育科普、健康養生等生態文化方面的功能,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讓農業有文化說頭、景觀看頭、休閑玩頭。
科技支撐,邁向農業“技術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農村創業創新離不開科技的支撐。江蘇農業科技創新資源充沛、基礎深厚、成果豐碩,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7%,穩居全國第一。要進一步提升科技服務市場化和科技成果產業化水平,依靠科技力量引領傳統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充分發揮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作用,為創業創新主體提供科技服務和技術指導;充分發揮科技示范基地作用,打造展示窗口和創業創新樣板;充分發揮各類農業科技園區作用,集聚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亮點”產業,為進入園區開展創業創新的各類主體提供示范引領。
農村是創業創新的廣闊天地,農業蘊含巨大的創造活力,為創業創新提供了滋養的沃土,農村“雙創”必將創出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