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利/江蘇省連云港市委農村工作辦公室
董自芳/連云港市贛榆區委農村工作辦公室
地處蘇魯交界處的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黑林鎮,屬于丘陵山區,鎮域總面積88.8平方公里,擁有21個行政村、4.6萬人。近年來,黑林鎮立足于當地實際,堅持“生態立鎮、富民優先、和諧發展”的理念,瞄準綠色富民產業,從打造綠色種植業基地做起,延伸富民產業鏈條,成功構建全鎮的綠色經濟支柱,走出了一條特色產業富民之路。
黑林鎮位于北緯35度,境內的丘陵山地屬于沙性土壤,是水果生長的天然寶地。黑林鎮干部群眾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堅守環境保護的底線,堅定“生態立鎮”的信心,以水果種植基地為依托、以農業加工龍頭企業為骨干、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成員,做好水果種植、加工、銷售大文章,實現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打造完整的綠色經濟產業鏈、服務鏈和價值鏈,形成綠色產業富民的經濟支柱。
通水、通路和通電是丘陵山區遇到的三個最大的共性問題。黑林鎮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堅持規劃引領,高標準定位,把建立工業園區的理念運用到農業園區的建設中,從通水、通路和通電做起,全面升級萬畝水果種植基地的建設水平。鎮黨委政府千方百計開辟資金來源,內部開源節流挖潛,外部主動對接國家和省、市、區有關部門,積極爭取各級農業扶持政策,科學整合項目建設資金,累計投入2.7億元,綜合治理荒丘野嶺,升級改造水果種植基地基礎設施。全鎮建成的10個灌溉園區面積達到了3.1萬畝,修建水泥公路67公里,涵洞1906座,生產橋27架。2014年,黑林鎮投資1000萬元實施水果種植基地路旁綠化工程,疏通旦頭河道,新栽綠化苗木1.2萬棵,鋪設草坪2萬平方米,放置河道浮生植物和挺水植物等3萬株。
為進一步優化生態環境,2016年,黑林鎮關停了年上繳1000萬元稅收的一家工業企業以及2家違規的磚瓦廠、6家洗沙場,治理了84家不符合環境保護規定的養殖場。經過艱苦努力,黑林鎮面貌煥然一新,水果種植基地呈現出面積上規模、品質上檔次、技術上水平三大特征。
黑林鎮把延長產業鏈條的經營理念融入水果種植基地升級改造的全過程,在水果加工環節集中發力。引入江蘇沃田集團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改變過去政府包辦、行政干預的做法,充分發揮農村產權交易市場的作用,幫助企業流轉土地擴大經營規模,聯系用地指標解決生產管理建房困難,爭取項目扶持資金增強發展后勁。江蘇沃田集團食品加工有限公司認準了黑林這塊風水寶地,累計投資3.5億元,全力打造藍莓研發、種植、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藍莓研發中心擁有7000畝藍莓生產基地和年產60萬株藍莓苗的組培室;藍莓育苗中心占地200畝,擁有3000平方米組培室1個、4000平方米智能日光溫室大棚2個、1500平方米水肥一體化暖棚4個,年產藍莓苗500萬株;藍莓冷藏及分選加工中心完成了第一期和第二期建設工程,第一期建成藍莓加工車間10000平方米,年處理藍莓鮮果、凍果一萬噸,第二期建設的生產設施已開始試生產。
江蘇沃田集團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成了黑林鎮水果生產名副其實的富民航空母艦,在水果生產經營過程中發揮了核心帶動作用。企業流轉農村土地的費用平均每畝超過800元,高出當地300元左右,每年直接增加農民承包土地的收益240萬元,帶動水果種植戶6000多戶。2017年,帶動當地160多人就業,合計增加農民收入190多萬元,實現了利益鏈接、合作共贏、一舉多得的目標,拓展了企業經營空間,壯大了自身經濟實力,成為全國單體種植規模最大、全國唯一一家藍莓全產業鏈的農業上市公司。
黑林鎮圍繞水果生產這一富民主導產業,以培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切入點,創新“生態+N”產業組合方式,引導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和農村電子商戶融入3萬畝水果的“綠色富民基地”和沃田集團發展過程,精心打造綠色富民經濟“航母編隊”,帶動經營規模擴張,提高規模經濟效益。
“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推動生態與農業的融合。黑林鎮審時度勢抓住時機,鼓勵當地農民依托龍頭企業,發展特色水果種植。江蘇沃田集團食品加工有限公司以優惠價格向藍莓種植戶提供藍莓苗,免費提供技術服務,與農民簽訂保護價回收果品的合同,解除了農民的后顧之憂。有了沃田公司這艘“航空母艦”,當地農民信心滿滿,紛紛加入發展綠色富民經濟的行動中來。在邵埠村有一對老夫妻,種植4畝藍莓,運用基地提供的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2017年收入10萬多元。有2個行政村通過創辦集體農場的方式,加入到了綠色經濟發展團隊。黑林鎮如今已經成為創業的一片熱土,云集著家庭農場19個、農民專業合作社47個、農業企業41個,其中上市的兩個農業企業被冠名為領跑當地綠色經濟的“黑林雙雄”。
“生態+旅游”,推動鄉村旅游與農業的融合。聘請知名旅游規劃設計公司,編制《黑林果香園鄉村旅游開發策劃》。以大吳山為核心,聯結鎮域內16座水庫和3萬畝特色水果園區,整體打造觀景賞花、果品采摘、休閑垂釣、農家餐飲為特色的環形綠色農業觀光線路,為客人提供回歸自然的綠色旅游“套餐”。目前沿線旅游景點已經陸續啟用,去年以來,接待客人達到20多萬人次。目前,黑林鎮正在實施“北緯35度奇異國”親子樂園主體工程計劃,落實小蘆山民俗民宿等旅游建設項目。
“生態+互聯網”,推動電子商務與農業的融合。把“互聯網+”的概念引入綠色富民產業發展過程,是黑林鎮打造綠色經濟支柱的精彩一筆。2016年以來,黑林鎮發動大學生村官,帶動全鎮6000多名留守婦女加入電子商務創業大潮。鎮政府邀請電子商務、經濟政策、金融信貸等方面的專家來鎮里培訓人才,累計培訓1200多人次。規劃建設占地800畝的“黑林電子產業園”,為有志于電子商務的業主提供施展才華的平臺。目前,產業園電商服務中心已經升級改造完成,倉儲物流中心一期工程建設的3000平方米庫房等設施已經開始使用,年冷藏儲量達到2000噸,產業聚集區已經入駐5家企業。目前,分布在黑林鎮38個自然村中的電子商務服務站有28個,在互聯網開通網店的有200多家,2018年以來,全鎮電子商務收入達到了2000萬元。電子商務叫響了“果香黑林”的綠色品牌,為黑林鎮擦亮了富民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