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健
(江西銅業高級技工學校,江西 貴溪 335400)
在技工學校中,機械專業的入門課程就是機械基礎。由于機械基礎課程主要是涉及了很多機械專業知識,并且基礎課程的操作性不強,導致學生感到學習厭倦、困難。因此,針對機械基礎課程特點,需要針對性對本課程進行改革。教師需要明確機械基礎課程的教育目標與人才培養目標,科學的進行課程改革,不斷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注意力,這樣才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最終的教學目標。
技工學校的辦學宗旨就是為社會提供更多的技術型人才。對于機械專業來說,機械基礎作為機械知識深度學習的前提,也是培養機械操作人員的重要渠道。也就是機械基礎是機械發明、操作、檢修的基礎。機械基礎課程涉及范圍非常廣泛,包括機械結構、運行原理、使用與維護方法、新工藝、新技術等。機械基礎課程的開設更多是為專業課服務,讓學生能夠充分掌握機械基礎知識,從而提高對機械設備的分析能力、操作能力。
(1)合理安排課程。機械專業本身就帶有很強的實踐性,這就需要教師避免單純的理論教學,要實現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技工院校主要是以技術教學為主,更多是強調操作性、實用性,所以學校需要時刻保持可技能教育理念,提高學生的實訓力度,提高實習基地的建設工作,讓學生認識到理論知識在實際的用處。
(2)敢于創新,激發興趣。對于一些出現了故障的機械,教師要與學生共同研究,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創造性。如在“傳動螺旋傳動”教學當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螺桿上車出兩段不同螺距而轉動相同的螺紋,在鋼板上焊接一個螺母,在放一個可以移動的螺母,讓活動螺母導程小于固定螺母導程,結合公式L=N(P1-P2),螺母移動方向與螺桿移動方向相同,從而證明實踐活動內容和教材上的介紹內容相同。該方法可以通過實踐來證明教材上的知識,還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內容的記憶深度。在實驗成功之后,學生通常可以獨立完成差動螺旋傳動,待到兩個螺紋的螺距相等時,無論怎樣轉動螺桿,活動螺母之間都不會產生移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可取,并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樹立創新意識。
(3)充分利用多媒體豐富教學內容。應用多媒體教學能夠提高知識內容的直觀性,由于多媒體可以直接呈現出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可以刺激學生的視聽感官。例如在“蝸桿傳動”部分教學當中,教材當中只介紹了蝸桿傳動組成、旋轉判定、特點、參數等信息。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多媒體可見向學生介紹蝸桿發展史以及蝸桿傳動類型,可以在阿基米德螺線時,加入阿基米洛的科研故事,從而豐富課堂知識,提高課堂的人文素養。在講解蝸桿應用過程中,可以插入一張蝸桿運動的動態圖片,通過加速電機傳動速度、蝸桿降低轉動速度進行比較傳動比大小。采用該種方法即可得出蝸桿傳動的相關知識,如“聽蝸桿傳動聲音,如果沒有不均勻噪聲表明傳動平穩”;“采用三根繩子拉蝸桿,如果蝸桿沒動表示具有自鎖性特點”等等。可見,采用多媒體教學能夠為學生呈現更多的知識內容,課堂信息量非常大,教學內容直觀、容易理解,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活躍性,學生參與度會有明顯提高。
(4)讓被動聽課變成主動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做好學生的專業指導工作,首先,在教材當中標準明確的學習任務,并標注范圍、要求、目標,讓學生了解應該掌握的內容,以及成為機械崗位人員應具備的素質;其次,在學生自主學習、記筆記過程中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幫助,引導學生選擇正確的參考資料,如何正確的展開預習、復習,鼓勵學生敢于提出問題,實現課堂上的師生雙向信息交流,以開放式教學方法為主,實現教與學的結合;最后,針對學生自主學習,教師要提出學生的學習目標與要求,如學習效果、筆記記錄情況、課外研究等,要做好督促與檢查工作,定期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及時進行評價。
綜上所述,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必須從學生角度出發,由于機械基礎課程理論知識偏多,這就需要教師結合教學目標,加入學生實踐內容,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激發學生的主動性,這樣才能夠提高機械基礎教學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