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生
(西安美術學院攝影系 西安 710065)
抽象的本意,是從客觀現象的本質中,提取要素突出特征。抽象攝影的表現,是以事物要素的“具象”或事物形式的“意象”,來傳達視覺情緒所表現出的更為含蓄的思想內涵。攝影抽象畫的展示,就是按照攝影家的意識形態,將客觀事物的具體形象,以一種妙似中國畫的點、線、面和色塊進行描繪的攝影“抽象符號”所達到的畫面韻味。
抽象和超現實的表現,意味著有一定的含糊性,嚴格對它們鑒定和區分,有時是困難的。所以,攝影表現上的含糊性,為我們創造了一種“似與不似”“亦真亦幻”的令人“馳騁想象”的審美效應。這既是中國傳統美學和繪畫所追求的,也是西方現代派藝術所探索的。
攝影抽象畫作為一種“意象”的形態,富有現代派攝影藝術的審美特色。用寫實的手法表現非寫實的現象,創造出既有現實中的抽象瞬間,又具有非現實中的抽象理念;既展示“表現”概念,又達到“瞬間”思維,是一種蘊含攝影元素的繪畫“心像”表現。
我們知道,中國畫在表現上往往帶有“抽象”和“符號化”的因素,使畫面達到具有很強烈的“意象”色彩和審美特征。中國畫的皴法,像“披麻皴”“荷葉皴”“云頭皴”“丁頭皴”“米點皴”等,無不具有抽象的表現效果。追求“似與不似”“不似之似”,使其“意象”概括和審美特征更為確切。中國畫的點、線、面、體,以及勾、皴、點、染等語言,往往是作為畫家的思想情感和載體而存在的。這種藝術語言的運用,賦予攝影家以真實和抽象的藝術生命。
西方攝影家在其抽象和超現實表現上,盡管有著其實質性的內涵,但多借用于暗房中運用合成、疊放、正負像倒置等工藝,營造出一種怪誕和新奇的超現實表現。這種抽象作品被稱為是對攝影客觀記錄的一種超越。
攝影,是現代科學的產物,具有硬科學的客觀性、寫實性,又具有軟科學的隨意性、主觀性。攝影藝術多元化發展的今天,一些攝影家不僅僅滿足于客觀事物的真實再現,而是借用這一科技之筆,描繪出自己主觀意象的、超現實的畫面形態,以“表現”的創作手段,達到一種繪畫主義的抽象色彩和效果。戴東輝的攝影抽象畫作品,屬“寫意”的攝影抽象范疇。寫真與寫意,是攝影藝術中相對的審美概念。前者是“再現”,后者是“表現”。
對“意”的審美追求,是中國傳統美學的重要內容?!肚f子·天道》曰:“語之所貴者,意也……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边@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是寫意論者的主要思想基礎。從美學攝影來說,寫意不受傳統框架的束縛,能充分發揮現代媒介的優勢,兼收并蓄地向繪畫藝術吸取營養。從“仿畫觀念”入手,創造出來具有繪畫形式意味和意境的攝影作品。它描繪的手法多樣,運用的色彩斑斕,既精于“抽象”的藝術形態,又忠于“意象”的審美境界。在捕捉瞬間形象的同時,多采用慢門曝光、多次曝光等手段,以追求夢幻、虛化的動態效果。在色彩配置上,具有駕馭色彩的能力,在統一的基調中,又富有變化。多注重色塊的夸張與變形,以達到朦朧變幻、星光閃爍的色彩漸變效果。在二維平面中,展示三維空間景象,利用線條、色塊的重疊組合,使畫面達到色彩飽和、鮮明的色塊構成。
色彩的變異與架構,是他追求“攝影抽象畫”達到造型藝術視覺效果的一種特殊形式,在攝影藝術長河中堪稱是一朵富有審美魅力的浪花。色彩的變異與畫面,也是其抽象、特異的構成,是對有規律的攝影畫面組合、構成的一種形式突破。作為抽象性畫面而言,有著其豐富的視覺沖擊力語言。諸如形態、方向、顏色、線條、色調等變異和抽象審美效應,它能達到同中有異、齊中有變、曲中有直、小中有大、靜中有動、虛中有實的效果,也能刺激人們視覺感官產生強烈的張力。
戴東輝的一些攝影抽象畫面詮釋,精于瞬間虛幻,成于意象描繪,美于因象成畫,終于夢幻境界。如果說攝影的瞬間感悟,是審美天賦達到凝固與釋放的話,攝影畫面抽象的構成,則是意境涵蓋意象,意象升華意境所折射出的思想光輝,它的畫面蘊含既在象中,也在象外。創意無極限,抽象即有情。寫真攝影重在客觀意象“真”的再現;寫意攝影重在主觀意境“意”的表達。
在多元化攝影發展的今天,攝影創作的想象力也應是無邊無際的。從意象到意境,有一個提煉、升華過程,意象的組合方式也是千變萬化的。古人曰:“觀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睌z影抽象畫的表現,既得瞬間意象,也需架構手段;既是借用現代科技之筆描繪出的藝術奇葩,也是運用超現實語言書寫的抽象畫面。
正如19世紀末,俄國抽象主義流派始祖康定斯基和馬列維奇認為的那樣,藝術的使命僅僅是表現藝術家本人本能的下意識感受。他們在藝術創作中強調主觀意識,這就意味著在藝術創作中隨心所欲和主觀性的存在。戴東輝的抽象攝影造詣,論證了多元化的傳統畫意“心像”表現,積淀出藝術抽象裝飾性組合的抽象創意。這是筆者觀摩了他的50幅“攝影抽象畫”所感受到的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