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常華
1前言
近年來,云南省大關縣種植的蔬菜面積不斷增大,初步形成了產業化發展模式,該地區在發展過程中具有較有利的種植優勢,所以在本文中闡述了該地區發展蔬菜產業化的主要思路,并為相關種植區域提供有利的參考意見。
“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間,我縣蔬菜產業加大結構調整力度,提高質量效益水平,大力發展產業化經營,產業保掙陜速發展的好勢頭。一是產業規模不斷提升。2016年,全縣瓜菜播種面積16萬畝,總產22萬噸,產值0.8億元。蔬菜與茶葉、糧食、畜牧一起構成全縣農業經濟的支柱產業。二是優勢區域逐步形成。2016年,全縣蔬菜面積萬畝以上的鄉鎮有3個,0.5萬畝以上的縣區有5個,優勢區域蔬菜播種面積占全縣80%以上。初步形成了天星、悅樂、翠華棚室蔬菜、木桿、上高橋、玉碗高山蔬菜、壽山、高橋、吉利地膜蔬菜和常熟蔬菜等四大優勢蔬菜產業區。三是設施蔬菜加快發展。2016年,全縣設施蔬菜播種面積5萬畝,占全縣蔬菜播種面積的31%。蔬菜收入在主產區占當地農民收入的20%以上,在重點產區占35%以上。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中有1020元來自蔬菜產業。
本文以大關縣蔬菜產業化設施栽培為研究對象,調查了解并研究分析設施蔬菜和無公害蔬菜在本縣的發展現狀,總結、探討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將來發展的相應對策,并對其進一步的發展提出了相應的措施,旨在為大關縣乃至全市今后蔬菜產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2大關縣蔬菜設施栽培現狀與發展趨勢
2.1發展回顧
我縣以塑料大棚為主的蔬菜設施栽培起步于1995年前后。當時全縣主要以地膜溫床冬季育苗和小拱棚栽培為主,大棚早熟栽培面積很少。為了促進我縣蔬菜設施栽培的發展,2002年縣農業局與市農科所合作,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開發出本縣自行生產的首批裝配式鍍鋅薄壁鋼管大棚骨架。由此拉開了我縣發展現代蔬菜設施栽培的序幕。經過約二十年左右時間,我縣蔬菜生產現代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蔬菜設施栽培在數量繼續增加的同時,技術水平開始明顯提高。許多設施栽培新技術不斷推廣,設施栽培在蔬菜生產中的作用和地位進一步提高,成為農業生產中的—個富有朝氣的產業。
2.2大關縣蔬菜產業化發展優勢
2.2.1大關縣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不僅海拔高差大,立體氣候也比較突出。該區域屬于北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在14.5度。對于該地區的氣候特點為千雨分明,雨熱同季。一般在每年的十一月份到次年的四月份為干季節,平均降水量在116.7mm。這也為在不同海拔地區和不同季節發展不同品種蔬菜提供了條件,對豐富蔬菜品種多樣性奠定了基礎。
2.2.2通過二十多年來的發展,我縣在蔬菜種植和設施栽培上都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技術和管理模式,為我縣蔬菜產業花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
2.2.3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大關縣委政府在“十三五”期間制定了“茶、竹、藥、菜、畜”五大優勢產業發展戰略,建立以“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利用自身優勢,擴大蔬菜產業發展,并取得較為良好的效果,不僅為該區域獲得較高經濟效益,還為蔬菜的產業化打好基礎。因為在海拔1100m以下地區,具有充足的光熱條件、土壤肥沃,有利于蔬菜的種植。
2.3大關縣在蔬菜產業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縣通過二十多年來的發展,在蔬菜種植和設施栽培上都取得了一些經驗,做出了一些成績,但在產業化發展過程中同樣也存在—些問題。
2.3.1基礎設施比較薄弱,灌溉條件相對較差。并且,在種植期間,由于蔬菜種類多而雜,種植情況較為分散,不利于產品規模化發展。
2.3.2蔬菜產業化生產中科技含量低,面對較激烈的市場競爭,需要利用相關措施對其嚴格改進。
2.3.3服務體系不夠完善,產供銷脫節,銷售不暢。
3大關縣蔬菜產業化發展思路
3.1提高自身認識
在蔬菜產業化發展過程中,要形成新的認識,根據該地區的實際條件發展蔬菜產業,在規劃時應當立足于“一鄉一業,一村一品”,規模化發展。因為蔬菜產業化發展是種植業結構調整的主要內容,也是農民主要收入來源之一,蔬菜產品在未來市場發展中存在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所以,在對其發展期間,為了增強蔬菜產業的人員工作責任,就要重視該產業,并在思想觀念上形成新的認識,以保證能將優惠政策積極落實。
3.2改善種植條件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種植條件的優化性。在蔬菜生產種植過程中,最為主要是加強水利設施建設,做好土地整改以及灌溉設施建設是規劃設計工作中的基礎條件,不僅能改善種植條件,還能促進蔬菜種植產業的進步。所以,改善蔬菜種植區域的基礎設施條件,也就鞏固了蔬菜產業的發展,并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入,以保證農村獲得較大收益。
3.3加強監督管理
在蔬菜產業化發展過程中,加強監督與管理,能夠提高蔬菜的生產質量。蔬菜在生產過程中,主要為生產前期、生產中期以及生產后期。在前期生產中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作好規劃,要對種植土壤、水源以及空氣等相關因素進行檢測,并保證其符合蔬菜的種植條件。中期,要對播種、施肥以及農藥施用等工作進行監督、管理,以保證蔬菜品質。后期,還要對蔬菜的質量進行監測,并保證蔬菜能夠以高質量、高品質的優勢占據市場,從而促進蔬菜生產的規模化、專業化,市場化。
3.4推廣生產技術
在蔬菜產業化發展中,推廣無公害生產技術,并保證蔬菜無公害產品的認證,產品追蹤溯源。新技術的推廣是實現蔬菜產業化發展的重要途徑,不僅能提高蔬菜的種植質量,還能使種植者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因此,在生產過程中,要加大對無公害生產技術的宣傳和推廣,并認識到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全方位的推進蔬菜產業,使其健康、穩定發展。
3.5提高科技含量
提高科技含量,保證蔬菜產業的積極發展。農業部門要要對加強對蔬菜栽培技術的培訓和教育,并以示范、試驗等對技術積極指導,這樣不僅能提高農民的蔬菜種植技術,還能提高蔬菜產品的產量。并且,還要加大對蔬菜新品種的引進,以使蔬菜產業在積極發展過程中獲得較高質量。
結論
綜上所述,根據大關縣實現蔬菜產業化發展的現狀及優勢,為了促進產業化的積極形成,相關的種植人員不僅要提高自身認識,改善地區種植條件,應對其嚴格監督、管理,促進現代生產技術的利用,以保證產業化發展的積極進步。
(作者單位:657400云南省大關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