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可
我愛喝茶,每每回到辦公室,總要給自己沖上一杯淡淡的綠茶,慢慢品嘗,讓自己能保持清醒,準備工作。而在我的辦公桌上,除了書本、教案、日歷和女兒的相片,還有一句自己書寫的座右銘——“放馬南山下”,它被我擱在醒目的位置,提醒我,激勵我,要做一個智慧的教師。
我是一名普通的班主任,在一所鎮級職業中學教會計。鎮級職業中學,說實話,生源質量不是特別好,可是我接手的會計班,有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隊伍,有良好的學風、班風和強有力的班集體凝聚力,班上的學生總是會得到同事的表揚,稱贊他們是一群懂事、有人情味的孩子。一切都不是必然的,在班級管理和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自我教育的習慣應是教育的最終目的,我想,這一切得益于我的教育理念——教育的本質應是自我教育。
我的同事中有那么一群人,總是認為自己的學生是初級中學里最差的那一群,總是認為他們是泥沼,總是想盡最大的努力把他們改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于是起早貪黑,和學生形影不離,對他們嚴格要求,自己的臉上也是從來都不茍言笑——這出發點是美好的,可是有時候越是努力,越不為學生所接受。也許我們要思考,或許我們并不需要鞠躬盡瘁,我們更需要方式上的改變。
對于一個幼兒園的小孩子,父母是他心目中最重要的人;對于小學生,老師是他心目中最有威信的人;可到了中學,對學生最有影響的是他的同齡人。于是,當初最早教育可能是通過說教,可是隨著人逐漸成為一個獨立的人,思想逐漸獨立,教育只能通過自我教育。說教對于這一群十六七歲的學生是根本無用的。偉大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道德準則,只有當它們被學生自己追求、獲得和親身體驗過的時候,只有當它們變成學生獨立的個人信念的時候,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財富。”而“讓學生學會自我教育主要從學習、閱讀、身體鍛煉、空余時間利用、關心他人等來實現。”我覺得自己能做的不多,就是要輕松上陣,給他們創造一個能自我教育的環境。
剛組建班級的時候,我組織的第一個主題班會叫《關于理想》。對于一群中考之后沒能進入重點高中或者普通高中的學生來說,理想當時變得很遙遠,但至少還在那兒。乘他們還沒完全心灰意冷之前,我要激勵他們的斗志。在列舉了種種事例說明“挫折中也能成才”之后,我發下了用卡紙制作的精美的小卡片,讓學生寫下自己當初的理想,然后在教室的學習園地層層疊疊地貼成一個大大的飛翔著的白鴿的樣式,旁側寫了一句話:“戰勝自己,是最不容易的勝利”。我想告訴學生,只有經常自省、自我教育,才能走得更遠,才能離理想更近。
我班組建的班干部隊伍,由自我推薦、同學推薦產生,然后由當選人發表“就職演說”,表明“樂意為同學服務”的意愿。班干部隊伍中還有個特殊的崗位——“值日班長”。所謂“值日班長”,就是每天輪流由一名同學擔任與固定班長一樣的職務,甚至做得更多。值日班長每天早上要提前到校,組織同學早讀,在早讀期間檢查全班同學的儀容儀表、同學們的桌椅擺放、教室里清潔工具的擺放并扎好窗簾;每節課上課打預備鈴后、老師未到教室前組織學生閱讀課本;午休時管好班級午休紀律;下午放學后到辦公室和我“一對一”的十分鐘會談,總結一天的工作情況,提出更好的班級管理的建議——而每天最后“會談”的這個環節,經常讓我欣喜地發現很多有“管理天分”的學生,得到很多有建設性的班級管理建議。最重要的是,“值日班長”的設立,一方面減輕了我很多的工作壓力;另一方面也最大程度上發揮了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積極性。
在會計專業教學中,培養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顯得更加重要。會計政策、制度的更新,經常要求會計從業人員能進行自我學習、繼續學習。如果我們培養的這群初級會計工作人員,全是用“滿堂灌”的方式“灌”出來的,將來走上社會,根本談不上有“自我學習”的能力。我把全班分成8個“專業學習小組”,課前布置預習問題,小組討論準備解決問題,課堂上,小組派代表發言,闡述本小組對問題的理解或是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小組派出的發言代表,在一個星期以內不能是重復的某一個同學;每個星期評選一個“專業課最精彩發言組”進行嘉獎;每個季度小組共同完成一篇“專業學習階段性小結”。最初實行時,十五六歲的學生對問題的分析是稚嫩的、發言是羞澀的,可是堅持半個學期之后,一切行如流云。在后來的各種專業考證中,“專業學習小組”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小組內的互幫互助,也使得全班專業考證通過率達到98%。當自我學習、自我教育成為學生的習慣時,對知識的渴求也讓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了改變。高二結束時,全班有41名學生選擇進入升大班,這是學校多年來鮮有的一個數據。
自我教育的理念還貫徹到各類團隊活動的組織和參與,人人要善于發現自己的優點、長處、愛好,人人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集體出謀劃策。即使是不擅長某個活動的學生,也應該爭取做一個最優秀的“觀眾”,為自己的同學加油吶喊。
我常常想象自己是一個牧馬人,一個智慧的牧馬人,我和我的馬群的關系是輕松、和諧的。我能為他們找到一片
像南山下那樣一望無際的美好草原,讓他們在領頭馬的
帶領下有時奔跑嬉戲、有時安詳休憩,共同健康地生活、成長。
放馬南山下,是我頭腦里“自我教育”理念的極致畫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