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鴻
緊跟政策方向,投資受益于改革紅利且具有良好成長性的優質企業,中銀改革紅利混合型基金正在發行
2018年,中國的改革開放大業走入第40個年頭。回首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增長軌跡,每一次經濟增速的崛起背后都是改革紅利的釋放。中銀基金新年第一只新發基金——中銀改革紅利混合型基金于近日啟動發行,據悉,該基金將緊跟政策方向,投資受益于改革紅利且具有成長性良好的優質企業。
盤點過去十幾年的市場運行概況,每階段龍頭行業和優勢公司均與政府政策驅動緊密相關。本世紀初,國家政策注重GDP考核,重點發展基建、房地產、重工業等產業,涌現出機械、房地產、金融等大批龍頭行業和優勢公司;而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互聯網、環保、大消費等行業持續收獲豐厚紅利。中銀改革紅利的投資標的將不囿于具體行業,而是強調政策引導性,只要是受益于制度改革、產業改革的行業或是受益于自身股權結構、管理機制、生產經營各方面改革的優質企業,都將持續重點關注。
自“十九大”勝利召開后,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翻開了新篇章,更重視社會公平,更強調高質量的增長。“十九大”報告指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型國家、鄉村振興、區域協調、體制改革、經濟開放將成為經濟建設的重點任務。中銀基金認為,高端制造、信息技術、大消費、節能環保等行業有望成為投資潛力巨大的“金礦”。而2018年恰逢改革開放40周年,距離2020年達到小康社會僅有兩年時間,正處于政策密集期。中銀改革紅利生于此時,便于選擇契合政策目標或有相應政策引導的行業,更貼近現階段的轉型方向。
中銀改革紅利基金背后更有一支投研能力領先行業的專業團隊。據了解,中銀基金迄今已在金牛獎、金基金獎、明星基金獎、晨星基金獎及英華獎等行業重量級評選中攬獲近70項大獎。截至2017年年底,中銀基金非貨幣公募資產管理規模突破2300億元,高居行業前五。
展望后市,中銀基金認為,2018年經濟增速或總體保持平穩,通脹中樞可能有所抬升;金融防風險仍是重點,在此背景下,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向有望維持,流動性環境難有明顯改善。A股市場或將繼續“盈利為王”,個股分化加劇,建議投資者通過公募基金等專業投資機構把握行情,實現資產穩健增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