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榮
引言
隨著我國農業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農業產地環境問題與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逐漸成為人們密切關注的焦點。文章將主要針對達坂城地區的農業產地環境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
1當前達坂城地區產地環境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的現狀
1.1農田地膜殘留給產地環境帶來污染
為了深入了解我區農田地膜污染情況,確保我區農業可持續發展,根據烏農檢[2015]31號關于開展2015年度我市主要生產基地農田殘膜污染調查的通知,在農作物春播前,深入達坂城區農膜使用量最大的西溝鄉進行調查,通過定點調查,比較準確的摸清了農田地膜的使用、殘留和污染情況。
達坂城區農用地膜的使用壽命一般為1年,每次地膜使用后總有部分地膜因破碎無法清理而殘留在土壤中,殘膜不能腐爛分解,越積越多,造成農田固體廢物污染,全區地膜殘留率估計在15%以上,降解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時間。農田殘留地膜不僅讓田間管理提高了難度,而且還嚴重破壞土壤內部的耕層組織,使得土壤的土質降低,對土壤的通透性以及水分的輸導性帶來了非常負面的影響,不利于種子的正常發芽、健康生長,并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細菌等有害生物,進而導致農作物根系生長發育不健康,帶來農作物減產的嚴重后果。逐年的使用,加上處理得不夠徹底,土壤中殘膜量逐步增加,對農業可持續發展構成嚴重威脅。
1.2農業面源污染給農產品質量檢測帶來困難
達坂城地區現在的農業面源污染,實際上也是我們農產品檢測中心針對解決的重點問題,雖然我局有采取測土配方施肥、綠色防控等有效的防控措施,使得現在農業面源污染的形勢局部有好轉,但是也有一些問題比較突出,而且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1.2.1化肥農藥帶來的污染問題,從當前的化肥施加情況來看,我區的化肥使用量整體偏高,同時還存在化肥利用率偏低的情況,這一情況在果樹、蔬菜種植方面表現得尤為明顯,尿素、二銨的濫用,利用率不高,已經造成部分地區個別的元素超標。
1.2.2在農藥方面,我區農藥利用率比較落后,農民普遍還在使用傳統農藥進行防治,我們該怎么解決這個問題,主要是要采用最新的無毒、無害、無殘留的農藥產品,并且將生物農藥的研發與農藥統防統治技術有效融合,然而我們目前還未將統防統治、專業化防治的措施落實到城區的每一處,所以我們接下來的工作重心,就是要將城區內的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有效覆蓋率提升到30%以上。
2達坂城地區加強產地環境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的解決對策
2.1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人們對產地環境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意識
利用當地的電視臺、報紙、廣播等形式,加大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提高提高人們對產地環境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的意識,讓所有的農產品生產者、經營者與消費者都能夠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從而做好遵法守法,消費者也能夠做到不被黑心商戶所欺騙。例如,在達坂城地區防治地膜污染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部門、各行業和廣大農民群眾的共同努力、支持和參與。要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提高各級領導和農民群眾對地膜污染危害的長遠性、嚴重性、恢復困難性的認識,提高回收地膜的自覺性。
2.2加強源頭控制,重視生產環節管理
源頭控制主要是加大對農產品的產地環境標準、農產品生產操作流程、農業投入品的使用以及農產品質量標準的監管力度,并且對農產品生產前后的相關技術提供一定的支持。大力推廣無公害農業生產技術,推進農業生產的科學標準化,嚴禁使用違禁農業投入品,對農業生產行為予以規范,嚴格遵從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進行生產與加工。例如,達坂城地區4個鄉鎮農業投入品經營戶達14家(農資經營戶6家、獸藥飼料經營戶8家),一年4次開展巡回檢查,實行市場準入,封殺違禁農業投入品,發現問題,及時查處,實行源頭控制。
2.3加大對農產品生產者的培訓與管理力度,促進生產科學化
制定嚴格的生產標準,落實到每一位農產品生產經營者身上,并且完善農產品進出貨臺賬、農產品生產檔案、基地準出手續、市場準入手續等制度。此外,對于農藥的施加要嚴加控制,做好適時、對癥的原則,采用無害無毒、低殘留低污染的農藥,在最恰當的天氣與時間使用農藥,嚴格監督農產品上市與施加農藥之間“安全間隔”的時長。例如,在達坂城地區全面普及推廣農業環境保護知識技術。通過科技之冬等農民培訓工作。聘請省市專家主要培訓科學施肥、綠色防控、農膜回收等知識。推廣新技術新模式新器械,全方位降低農業面源污染程度。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廣太陽能殺蟲燈、黃板,減少農藥使用量。
2.4重視對農業產地環境的監督
實施農業環境定位監控要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產地重金屬毒化問題,建設足以覆蓋全區的農業環境監測網點,并將監管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才能長期跟蹤監測達坂城區的農業環境,督促生產者保護產地環境,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科學嚴謹開展監測與調查,扎實完成各項工作任務。2015年掌握了農業面源污染情況。對本區地膜洋蔥、雪菊殘留現狀實施了調查以及地膜殘留系數監測,做好記錄并上報。此外,針對于達坂城地區較為嚴重的農田地膜殘留問題,應及時推行關于回收農田殘膜的經濟政策,利用政府的優惠政策去支持回收利用、加工廢棄地膜企業發展,激發他們的回收積極性。應遵循“誰污染、誰治理”的監督原則,對地膜銷售者和地膜消費者實行強制回收措施,無法進行回收利用的生產企業與使用個人必須繳納回收處理費用,作為回收利用服務費。
結束語
綜上所述,由于經濟的高速發展,達坂城地區的農業發展在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的過程中,地膜殘留、畜禽廢棄物以及農藥施加方面都給當地的農業產地環境帶來了負面影響。隨著農業產地環境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問題逐漸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重視,針對治理環境污染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工作,也得以順利開展,這對于促進我國經濟與環境共同和諧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作者單位:830039新疆烏魯木齊市達坂城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