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錦華
摘 要:啟發式教學是現代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教學方法,高中生物的抽象性導致學生感到學習枯燥無趣,容易產生厭煩情緒。啟發式教學法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素質和能力,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應用。
關鍵詞:高中;生物;啟發式教學
一、 啟發式教學法
在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形勢下,教育更加重視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不再局限于以教師為中心的授課方式,而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努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創造能力等。
啟發式教學在新形勢下應運而生,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任務和授課內容,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發展規律,創設問題情境,采取多樣的方式來啟發調動學生的思維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主動學習,并且在學習中找到快樂。
高中生物學科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應用性,只學習基本的生物學理論知識,很容易變成“紙上談兵”,變成死讀書。教師通過啟發式教學才能更好地結合理論知識和實際生活,將生物學中的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同時體現出生物學科的趣味性和應用性。
二、 高中生物啟發式教學法的原則
1. 獨立思考原則
思考能力一直是我國學生學習的薄弱環節,大多數教育中還是教師處于主導地位,課堂授課也是“灌輸性”和“填鴨性”授課模式,教師一味地講,學生盲目地聽,慢慢的,學生變得依賴老師,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啟發式教學法首先要發揮的就是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的原則,比如在學習嫁接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思考,同學們在生活中有沒有見過,將一棵樹的一部分樹枝移植到另一棵樹上?這個操作叫什么呢?通過問題啟發學生,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查閱資料,同時引出了教學內容,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
2. 自主學習原則
啟發式教學還應該提倡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教師必須擺正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位置。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不應該是老師一直向學生灌輸知識。只有學生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才能真正地熱愛課堂,喜歡生物課,學生才會主動進行知識學習,而不是在考試和老師的壓力下被動接受。比如在學習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時,可以安排學生討論學習,總結DNA與RNA之間的異同,通過自主學習來更好的分析DNA與RNA之間的關系,對知識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把握。
3. 舉一反三原則
學習不僅僅是學習知識,而是一種能力,俗語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在應用啟發式教學法時,應該堅持舉一反三的原則,使學生能夠更加靈活的掌握和運用知識,將學習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提高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同時,提高舉一反三的能力更是培養學生對學習方法和技巧的總結,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歸納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更好的進行自主學習,并且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比如,在學習免疫的概念時,老師可以講解免疫的概念,引導同學們進行總結:注射過疫苗能夠有效地預防疾病,或者患過天花、麻疹的病人,因為體內有抗體,也可以不再受該疾病的侵擾,這些都是對免疫概念的靈活應用。
三、 高中生物教學啟發式教學的策略和方法
1. 培養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首先要培養其對生物學科的興趣和熱愛,這是啟發式教學的根本和基礎。高中時期是對興趣培養的關鍵時期,如果能夠培養起學生對生物的學習興趣,不但能夠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長遠來看,也會對生物學科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因此,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應該利用豐富的教學輔助工具,將抽象的知識用具象的方式表達出來,比如在學習細胞內的電解質平衡和物質運輸時,可以通過多媒體動畫生動的呈現物質運輸的整個過程,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激發學生更深層次的學習欲望。
2. 開發實驗課程,增強動手操作能力
生物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啟發式教學應該注重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和總結能力。因此,教師不能直接把知識塞給學生,而應該通過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思考和探究精神,通過實驗操作,親自動手尋求答案。比如:在探索淀粉酶對淀粉的水解作用一課時,學生可以設置不同的實驗溫度,并且設置對照組,觀察在不同溫度下淀粉酶的活性以及其對淀粉水解的催化作用。通過親自動手操作,感受淀粉酶的催化過程,清晰明了地掌握知識,加深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或者在學習生態環境的穩態時,教師可以不直接講解生態平衡的知識,而是讓學生自己創造一個小型的生態環境。
3. 明確教學目標,創設問題情境
啟發式教學法較為常用的手段就是創設問題情境,進行引導和啟發。但是問題情境的創立應該有針對性,而不能隨意的創設,如果不顧及教學的內容和培養任務,一味地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很容易讓課堂變成“花架子”。因此,教師首先應該明確對學生的培養目標,明確課堂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比如在學習光合作用時,教師首先應該明確教學的內容為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產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條件和作用場所,闡明光合作用的實質和意義。可以先以學生為小組進行搜集資料,舉例說明光合作用的原理,在課堂中進行針對性的交流,啟發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小組分析總結出結論。
4. 運用情境模擬,將抽象知識具象化
教師應該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技術,將抽象的生物知識用更加具象的方式表達出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比如在學習細胞分裂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視頻、動畫等,將細胞分裂的過程用直觀的方式呈現出來,讓學生更清晰地學習知識的表現,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教師在課堂中的授課也應該采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創設課堂中的和諧氣氛。比如,在學習“肽鍵”時,很多學生容易把“鍵”字寫錯,寫成“腱”這個同音字,老師可以調侃一下,肽鍵的鍵字應該是金字旁,這代表是金子做的,而不要寫成牛肉腱子的腱,價錢差著好幾倍呢,幽默的語言讓學生印象更加深刻,掌握得更加牢固。
參考文獻:
[1]陳漢.探究啟發式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
[2]鄭鑰洲.試論高中生物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方法的應用[J].生物技術世界,2015,11.
[3]郭欣.高中生物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方法研究[J].知識經濟,2014,11.
[4]楊斯然.啟發式教學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5,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