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廣良 劉峰
玉米倒伏在農業生產中普遍存在,它是由外界因素引發的農作物莖稈從自然直立狀態到永久錯位的現象。原因是植物生長時處于風雨等自然條件下而形成的一種與植株垂直的扭力,導致植株彎曲,甚至折斷。玉米倒伏給生產上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本文從外界環境、品種特性、栽培管理等方面分析了玉米倒伏的成因,并總結了常用的抗倒伏技術,以期為生產提供一定參考。
玉米倒伏是由外力引發的根或莖稈倒折的現象,可分為根倒、根莖倒和莖折3種類型。玉米倒伏后,葉片的正常分布格局被破壞,光合效率大大降低,莖折使輸導組織受損,影響水分和養分的運輸,最終導致產量降低和品質下降。另外,倒伏不僅加重病蟲害的發生,還為田問管理和機械化生產帶來了難度,提高了生產成本。因此,探究玉米倒伏的成因和抗倒伏技術對指導生產意義重大。
1玉米倒伏的成因
1.1外界環境。風和雨是誘導玉米倒伏最直接的外界因素,每年的高溫多雨時節正值玉米旺長期,莖稈比較脆弱,如遇風雨天氣,極易發生倒伏。降雨一方面造成土壤濕潤,根系對地面的附著力減小,導致其對地上部的支撐穩固作用減弱;另一方面雨滴對植株產生沖擊力和負重力,增加了莖稈的承受壓力,最終引發倒伏現象。而風雨交加天氣造成的倒伏更為嚴重,大面積的倒伏多是在風雨協同作用下產生的。
1.2品種特性。玉米的品種特性與抗倒伏能力關系密切。人們普遍認為莖稈質量性狀優良、株高和穗位較低、莖稈粗壯、氣生根發達的品種,其抗倒伏的能力強。調查顯示,同一品種在不同地區栽培表現出的特性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要根據區域環境選擇適宜本地的抗倒伏品種。
1.3栽培管理。(1)耕作種植。適當的耕作種植方式有利于根系和莖稈的健壯生產,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根系的發育質量是影響玉米抗倒性的重要因素,深松處理有利于增加根系總量,促進根系的水平和垂直生長,有效防倒。而研究發現,多次中耕能加重玉米倒伏。
(2)種植密度。種植密度是決定玉米產量高低的重要因子,而倒伏是增加玉米密度的主要限制因素。密度通過影響植株的生長狀況和病蟲害發生情況對玉米倒伏產生作用。密度增大使植株個體在群體中的資源競爭更加激烈,致使莖稈細弱,玉米抗倒伏能力減弱。盡管不同玉米品種對密度的敏感程度不盡相同,但高密度下植株抗倒伏能力均顯著下降。(3)水肥管理。生產上,因水肥管理不當造成的倒伏現象極為普遍。玉米種植者往往側重施用氮肥,忽視磷鉀肥及其他微肥的使用。過多使用氮肥造成莖稈生長旺盛,節間過度伸長,莖稈纖細脆弱,最終加重玉米倒伏。而增施鉀肥可以提高莖稈中粗纖維含量,增加莖稈強度,減輕玉米倒伏。
1.4病蟲害。玉米病蟲害的發生增加了倒伏的概率,影響倒伏的病害主要有莖腐病和紋枯病。近幾年,受災害性氣候的影響,病害的發生率也隨著上升,青枯病、細菌性莖腐病、紋枯病等發生面積逐年擴大,這些病害降低了玉米光合作用效率,致使莖桿脆弱,增加了玉米倒伏率。影響倒伏的蟲害主要是玉米螟蟲,它通過鉆食莖稈造成莖稈脆弱和病害再侵染而增加倒伏率。
2抗倒伏技術
2.1品種選擇。品種特性直接影響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品種的差異主要表現在株高、節間長度、穗位、根系等性狀上。播種時應選擇株高矮、節間短、莖稈粗壯、穗位低、根系發達的抗倒伏品種。穗位越低越好,最好選擇穗位在130 cm以下的品種,150 cm以上易倒伏。因此,因地制宜選擇耐倒伏的品種是減輕倒伏的首要技術。
2.2適時早播。適時早播有助于提高植株的抗性,減輕倒伏程度。研究發現,早播能降低株高、穗位高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莖粗。播種時可根據實際氣候條件將播期適當提前,以達到減輕倒伏的目的。
2.3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提高玉米抗倒伏性的重要技術,要綜合考慮品種特性、氣候條件和土壤肥力等因素確定種植密度。一般而言,早熟品種宜密,晚熟品種宜稀。肥沃的土壤可適當密植,瘠薄地宜稀。高產栽植密度可適當增大,但需要選擇耐密品種。若增大密度,產量會有所提高,但抗倒伏性也隨之下降。
2.4肥水管理。科學增施有機肥、生物肥,適時噴施葉面肥能夠增強植株的耐倒伏性,降低經濟損失。播種前應施基肥,生育期至少2次追肥的抗倒伏效果較好,而且追肥時期很關鍵。第1次追肥應在拔節始期,以鉀為主,氮磷為輔;第2次追肥在大喇叭口期,以氮為主。多雨季節要及時排澇,以防對根系造成澇害。而在少雨時節應適時灌溉,保證植株生長所需水分。拔節期則應適當減少灌溉以保證莖稈粗壯,從而增強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2.5化學調控。合理使用生長調節劑對調節玉米株型、防止倒伏、增加產量具有良好效果,已成為作物種植中廣泛應用的技術。外源生長調節劑是通過調節內源激素來控制作物生長發育和功能表達的。合理劑量的生長調節劑可以調節群體形態,顯著縮短基部節間長度,降低重心高度;同時提高群體功能,增強根系活性,延長葉片功能期,增強抗倒伏能力。
2.6病蟲防治。加強病蟲害防治,尤其是對玉米螟等蛀干害蟲必須嚴格控制,這對控制倒伏具有重要意義。應對田間病蟲害進行實時監測,把握好最佳防治時期,采取科學方法有效控制病蟲害。
3結語
提高玉米的耐倒伏性是保證高產穩產的重要條件,未來機械化生產的發展趨勢同樣需要抗倒伏栽培技術。因此,在深入探究玉米抗倒伏機制的基礎上培育抗倒伏品種,提高抗倒伏栽培技術是當前玉米研究的重大課題。從目前的科研探究和生產實踐來看,提高植株抗倒伏性應從選育抗倒伏品種、科學耕作種植、加強田間管理、進行化學調控等方面入手。
(作者單位:161348黑龍江省訥河市二里肉牛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