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1粘蟲
粘蟲俗稱綿蟲蝗、行軍蟲、夜盜蟲、剃枝蟲,是一種暴發性的毀滅性的害蟲。
1.1癥狀識別:粘蟲的幼蟲裸露在植物表面取食危害。一、二齡幼蟲多隱藏在作物心葉或葉鞘中晝夜取食,但食量很小,啃食葉肉殘留表皮,造成半透明的小條斑。五、六齡幼蟲為暴食階段、蠶食葉片,啃食穗軸。
1.2生活習性:粘蟲無滯育現象,條件適宜,可連續繁殖。喜產卵于干枯苗葉的尖部,并具有遷飛的特性。幼蟲有假死性,對農藥的抵抗力隨蟲齡的增加而增加。
粘蟲對溫濕度要求較嚴格,成蟲產卵適溫為15-30℃,高于30℃或低于15℃,成蟲產卵數量減少或不能產卵。遷飛的粘蟲蛾遇風雨,被迫降落,則當地粘蟲發生危害就重。但是天敵對粘蟲發生也有很大的抑制作用,粘蟲的主要天敵有:寄生蠅、寄生蜂、線蟲、螞蟻、步行甲、紅蜘蛛、花蜘蛛及一些菌類。
1.3防治技巧
1.3.1誘卵、采卵:利用成蟲產卵習性,把卵塊消滅于孵化之前。從產卵初期到盛期以后為止,在田間插設小谷草把,在谷草把上灑糖醋酒液誘蛾產卵,效果很好。及時采摘卵塊加以消滅。
1.3.2藥劑防治:玉米地苗期百株有蟲20-30個,生長中后期百株有蟲50-100個,即應用藥劑防治。可用2.5%敵百蟲粉,每畝噴2-2.5千克,或2.5%敵百蟲粉2千克左右對細土10-15千克,拌勻后順壟撒施,防老齡幼蟲;或90%敵百蟲1000-2000倍液、50%的1605、80%的敵敵畏2000-3000倍液噴霧,效果都很好;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速滅殺丁乳沒1500-2000倍液防治。
2玉米螟
玉米螟又叫玉米鉆心蟲,是世界性玉米大害蟲。
2.1癥狀識別:玉米螟幼蟲是鉆蛀性害蟲,造成的典型癥狀是心葉被蛀穿后,展開的玉米葉出現整齊的—排排小孔。雄穗抽出后,玉米螟幼蟲就鉆入雄花危害,往往造成雄花基部折斷。雌穗出現以后,幼蟲即轉移到雌穗取食花絲和嫩苞葉,蛀入穗軸或食害幼嫩的籽粒。另有部分幼蟲由莖稈和葉鞘問蛀入莖部,取食髓部,使莖稈易被大風吹折。受害植株籽粒不飽滿,青枯早衰,有些穗甚至無籽粒,造成嚴重減產。
2.2生活習性:玉米螟因各地氣候條件不同1年可發生1-6代,以幼蟲在玉米稈和玉米芯中越冬,部分幼蟲在雜草莖稈中越冬,發生期極不整齊,并出現世代重疊現象。
2.3防治技巧
生物防治:赤眼蜂在消滅玉米螟方面有很顯著的作用,并且成本低。在玉米螟產卵的始期、盛期、末期分別放蜂,每畝放蜂1萬-3萬個,設2-4個放蜂點。用玉米葉把卵卡卷起來,卵卡高度距地面1米為宜。
另外利用微生物農藥殺螟桿菌、72 16、白僵菌等。施用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灌心葉,用每克含孢子100億以上的菌粉1千克加水1000-2000千克,灌注心葉。另一種方式是配制成菌土或顆粒劑,菌土一般用1千克殺螟桿菌加細土或爐灰100-300千克。顆粒劑一般配成20倍左右(白僵菌粉1千克與20千克爐渣顆粒混拌即成),每株施2克左右。
3地老虎
地老虎又叫地蠶、土蠶、切根蟲。地老虎的種類很多,以常發生危害的有小地老虎和黃地老虎。
3.1生活習性:地老虎一般以第一代幼蟲危害嚴重,各齡幼蟲的生活和危害習性不同。一、二齡幼蟲晝夜活動,啃食收葉或嫩葉;三齡后白天躲在土壤中,夜出活動危害,咬斷幼苗基部嫩莖,造成缺苗;四齡后幼蟲抗藥性大大增強,因此,藥劑防治應把幼蟲消滅在三齡以前。
3.2影響地老虎發生的因素:秋季多雨是兩種地老虎大發生和預兆。早春2 3月多雨,4月少雨,此時幼蟲剛孵化或處于一、二齡時,對地老虎發生有利,第一代幼蟲可能危害嚴重。相反,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中雨以上的雨日多、雨量大,造成一、二齡幼蟲大量死亡,第一代幼蟲危害的可能就輕。
3.3防治技巧
3.3.1鏟除除草:雜草是成蟲產卵的主要場所,也是幼蟲轉移到玉米幼苗上的重要途徑。在玉米出苗前徹底鏟除雜草,并及時移出田外人飼料或漚肥,勿亂丟亂扔。鏟除雜草將有效地壓低蟲口基數。
3.3.2藥劑防治:選用包衣種或用藥劑拌種:可用呋喃丹種衣劑拌種,按玉米種子重量1%拌種。也可用50%辛硫磷乳劑0.5千克加水30-50千克拌種子350-500千克。
施毒土:用3%呋喃丹顆粒劑每備用量1.5千克,或50%甲胺磷乳劑每畝0.5千克,加細土40千克混勻撒施。
毒餌誘殺:對4齡以上幼蟲用毒餌誘殺效果較好。將O.5千克90%敵百蟲用熱水化開,加清水5千克左右,噴在炒香的油渣上(也可用棉籽皮代替)攪拌均勻即成。每畝用毒餌485千克,于傍晚撒施。
4蚜蟲
蚜蟲的繁殖與一般害蟲不同,具有孤雌生殖和兩性生殖交替繁殖的特性,所以它的生活史比較復雜,往往出現幾代“同堂”,1年可發生20個世代以上,蟲中密度很大,危害時間又長,對玉米造成的損失也較嚴重。
防治技巧
4.1藥劑防治:用40%氧化快樂果3000倍液噴霧;或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5-20克兌水50-75千克噴霧。在玉米田滅蟲,可用40%樂果乳劑原液1千克,加水5-6千克,在被害玉米的莖基部,用毛筆或棉花球蘸藥涂抹,把莖部半節的周圍都涂過,好可通過內吸殺蟲。
4.2利用天敵:玉米蚜蟲的天敵主要有蚜繭蜂。
5紅蜘蛛
玉米紅蜘蛛屬于螨類,又稱火龍、火蜘蛛、紅砂等。
5.1癥狀識別:紅蜘蛛一般在抽穗之后開始危害玉米,發生早的年份,在玉米6片葉時即開始危害。紅蜘蛛刺吸作物葉片組織養分,使被害葉片呈現密集細小的黃白色斑點,以后逐漸退綠變黃,最后干枯死亡。被害玉米籽粒秕瘦,造成減產。
5.2生活習性:玉米紅蜘蛛成蟲在根際土縫內潛伏越冬。早春氣溫上升后紅蜘蛛出土,集中于一些雜草上取食、繁殖,待春玉米出苗后,再通過風吹、爬行等途徑,轉移到附近的玉米苗上危害。
紅蜘蛛在田間呈點片狀危害,從蟲源所在地擴散到玉米全田,要經過—個較長的時間。在大雨后數量下降,干旱少雨,則數量上升。
5.3防治技巧
5.3.1藥劑防治:用40%樂果乳劑和20%三氯殺螨醇混合液(1:1)1000-1500倍,效果很好。
5.3.2利用天敵:玉米紅蜘蛛的天敵有深點食螨瓢蟲、食螨薊馬、草蛉等。
(作者單位:161300黑龍江省訥河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