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麗
【摘要】 在新課改中,傳統的作文教學模式遠遠不能適應寫作教學的需要。因此,作為語文教師要研究新的教學手段,設計科學和使用的作文指導方法,使其具有靈活性、啟發性和實用性。要培養小學生的寫作創新思維能力,鼓勵他們走進生活,體驗生活實踐,引導他們去閱讀大量的材料,培養他們的想象能力,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多讀,多觀察,多寫作的好習慣。
【關鍵詞】 小學語文 寫作教學 策略語文教學主要體現在聽說讀寫的訓練。聽和讀是信息的輸入,而通過說和寫體現信息的輸出。寫則是一個最終的表達手段。因此,寫作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寫作水平的提高和降低。在新時期的新課改中,以傳統的作文教學模式遠遠不能適應寫作教學所需要。因此,我們作為語文教師要研究新的教學手段,設計科學和使用的作文指導方法,使其具有靈活性、啟發性和實用性,我們要培養小學生的寫作創新思維能力,鼓勵他們走進生活,體驗生活實踐,引導他們去閱讀大量的材料,培養他們的想象能力,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多讀,多觀察,多寫作的好習慣。那么,我們如何提高學生們的寫作水平呢?
一、走進生活,積累素材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作文教學的內容就是要讓學生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有意義的內容用文字表達出來。”實踐是創作的基礎,生活是文學的源泉。沒有生活的實踐,學生的寫作就是等于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葉圣陶先生說:“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因此,我們要指導學生去關注生活,走進生活,這里的生活就包括走進大自然,讓他們去大自然體驗自然美,感悟自然的人類生活環境,比如寫一些景物的小作文,就可以領著孩子們到野外去走走,讓他們看看那些美景,觀察大自然的景色,使他們的身心得到愉悅感,自然就會使學生的寫作感噴薄而出。讓學生更好地體味學校的學習生活,總結學習生活使自己健康成長,讓學生互相總結介紹各種的學習感觸;也要邁進社會的大熔爐中,豐富和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這樣的生活實踐,讓孩子們做好各種計劃,讓孩子們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他們回到家里和家人一起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比如,有的學生幫助媽媽洗碗、燒火做飯,有的為媽媽洗衣服。讓學生親自去做,然后再把做的過程如實地、具體地寫下來。學生對這樣有趣的實踐作業,特別樂意接受,而且他們也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熟練地掌握一種家務的小竅門來表現自我。我給學生布置了一篇“我快樂地干家務活”的作文,結果同學們寫得非常好,讀起來非常地感人。文章展現了他們在勞動中的酸甜苦辣咸,更敘述出了他們在親身的實踐中進行觀察和體會。更能看出他們做家務活不斷進步的喜悅。他們真是有東西可寫,有事可敘,有情可抒了。
二、借鑒課文,促進寫作
學生在走進生活后,就會有很多可寫的素材了。但是他們寫起來往往好犯流水賬的錯誤,缺少寫作的技巧。這樣就需要我們要在作文指導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和技巧。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要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更好地引領學生進行分析教材中的課文。因為教材都是選編比較優質的課文,它們在寫法上是值得學生的,因此,我們要運用好這些寫作實例,我們在學習課文的時候,側重對那些文章的寫法藝術進行詳細地分析,遷移到學生的寫作中。教學中要培養和提高認識能力,堅持以閱讀教學為基礎。將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同步前進。要采取片段訓練,可以讓學生進行仿寫,小學生他們善于仿寫,教師選擇比較好的范文,引導他們仿其神,仿其意,仿其路,仿其格,仿其法,從而滿足了小學生的心理需要,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擴大視野,多讀課外書籍
想讓學生寫出更好的作文,就要使他們的材料積累得更加豐富,使他們的寫作技巧能夠潛移默化地得到提高,這就需要擴大學生的閱讀面,讓他們走出課堂課本的學習,要多讀一些好的讀物,這樣就會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提高他們的思想覺悟,培養他們的進步的思想,陶冶道德情操。教師可以從體裁角度選擇一些作品,如小說、散文、詩歌、童話、寓言、民間故事、科學文藝和兒童劇本等。可以讓學生把那些好的段落和句子都背誦下來,將其融進到自己的語言中。比如,在課本中學生只能單單地會看、眺望、注視、瞪、瞧等不多幾個,如果讀了課外書籍,就可補充許多,像鳥瞰、極目遠望、左顧右盼、環視、窺察、睽睽,等等。詞匯豐富了,表達起來就得心應手,筆到意盡了。
總之,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內容,我們只能僅僅談及到幾個方面。我們在教學實踐中要不斷地總結升華,使那些更好的指導方法應用到教學中來。要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使學生的寫作水平真正地得到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