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蘇瑞
摘 要:農村學校學生受其心理素質和生活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一些學生養成了不講衛生、不愛學習、不懂規矩等諸多不良行為習慣。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對這些學生深感頭痛,但這些學生絕不是生性愚頑,無可救藥,只是教師和家長需要足夠的時間和耐心去教育、感化他們。
關鍵詞:農村寄宿制;學生;不良行為習慣
一、農村寄宿制初中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表現特征
農村寄宿制學校地理環境差、教學設施設備落后,學生家庭條件有限,很多家長外出打工,無力顧及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于是選擇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學校就讀。而在寄宿制學校的學習和生活中,學生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都容易養成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
(一)生活不良習慣
1.不講衛生,亂丟亂潑亂放,隨地吐痰,不勤洗衣服,留長發、指甲;包裝袋、盒子等垃圾到處甩,沒有一點衛生習慣。
2.不按時就寢,提前起床。有的同學就寢時喝酒,甚至打牌賭博、亂串宿舍、三五成群上廁所、在廁所里面吸煙、亂吵亂叫等,就是不睡覺,時間觀念差,集體意識差,根本就不考慮已經休息了的別人。第二天,起床時間還沒有到,有的學生就已經起床了,起床后不洗臉、不漱口,跑到教室里說話、亂轉等。
3.在公共場所不遵守公共道德,不講究公共秩序;不懂得文明禮貌,遇到老師及熟人不打招呼,視而不見;責任心、責任感差,進取心不強;亂寫亂畫,亂察,不愛護公物。
4.不誠實,撒謊成性,在家欺騙父母,在學校欺騙老師和同學;拉幫結伙,亂交朋友,網上交友;哥兒們義氣重,為了朋友喪失一切正義與原則;早戀問題是當前中學生中較為普遍的問題。
(二)學習不良習慣
1.學習用具擺放雜亂無章。學生的宿舍物品擺放無一定位置,書桌上亂七八糟。書包、學習用具與其他東西混在一起。于是,寫作業時找不到本子,各種資料東放一張、西放一張。
2.上課時心不在焉。他們或者在課堂上東張西望,注意力很難集中,神不守舍,聽課效率低,幾乎每節課思想都會“開小差”,有的在下面偷偷看動畫書或玩玩具;有的就在課堂上打瞌睡。這直接影響了作業和學習,日積月累,逐漸和專心學習的同學在學習成績上拉開了距離。到這時他們干脆逃學、曠課,到處游玩,有些農村的孩子厭學情緒還得到家長的支持,干脆輟學在家,幫父母干活,做生意等。
3.做事虎頭蛇尾。學生在宿舍做事有頭無尾,拉開架式要讀書,攤開一桌子書等學習用具,寫了幾頁后想起了別的事,放下這一攤子就走了。
4.得過且過,做事喜歡拖拉。這份作業明天不交,可以先不做;這里有個問題沒讀懂,算了罷,以后再說;今天的日記還沒有記,沒關系,明天補上;“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5.抄襲作業,學習不實事求是。這道題不會做,抄同學的;這篇作文題目與上學期的一篇相似,把舊作文抄一遍;這次考試不嚴格,可以看別人的;久而久之,抄襲成了習慣,形成“不看別人的,心里難受”的心理。逐漸對自己失掉了信心,學習變成了一種取悅別人的行為,虛假的成績成了自我安慰的精神鴉片。
6.知難就退,學習缺乏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精心準備了講演稿,因為緊張、害羞而放棄了上場的機會,因為有點兒疲勞,該復習的一章就放在一邊不看了,體育課測試1000米跑,跑到后來上氣不接下氣,馬上停下來休息……于是,稍一縱身可以摘到的果子沒有得到再堅持一下,就能成功的追求半路放棄了。
二、寄宿制農村中小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成因
寄宿制農村初中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養成,并非短時間形成的,而是受到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面的長期不良影響。當前,絕大多數農村學生是“留守”兒童,一般由奶奶、爺爺照顧,他們受自身觀念及素質的影響,教育方法欠妥,多數都是溺愛孩子,與孩子缺少情感上的溝通和交流。許多孩子在這種隔代教育中養成了很多不良行為習慣。
(一)監護人文化程度低無力教育留守兒童
由于農村監護人的文化程度低,素質也偏低,對孩子的教育措施明顯不當,尤其忽視了孩子的品行教育。他們往往多從安全、身體健康等角度考慮問題,重吃飽穿暖、而輕學習教養;重身體健康,而忽視心理健康;重交通安全,而忽視留守兒童在學校和在家里的表現。重留守兒童按時到校按時回家,而忽視其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此外,還有許多監護人本身存在不少壞習慣,并對孩子的行為方式產生了不良影響。
(二)父母對留守兒童關愛不夠,教育不科學
父母親常年累月在外打工,一周、一個月、半年甚至一年都難得回家一趟,打個電話、寄一些學習用品,不足以與孩子維系親情、溝通思想。他們往往以為為孩子買了幾身衣服、交清了學費就是自己關愛孩子的全部。這些家長很少與孩子的班主任、任課教師進行溝通,很少了解甚至不在乎孩子的學習成績,只注意孩子是否長高了、長胖了,而不注意學習成績,良好行為習慣等綜合素質。還有,由于父母在外打工,家庭的收入情況普遍較好,絕大多數父母都覺得自己常年在外,對孩子沒盡到應盡的職責,有一種愧疚感。
(三)重智育輕德育的傾向依然嚴重
由于考試主要考知識,而很少考也很難考思想道德。因此,父母們常常告誡孩子:“只要你把學習搞好了,別的什么都不用你管?!敝刂禽p德是道德行為習慣培養的最大障礙。
(四)家庭、社會與學校教育步調不一,形不成合力
不一致的教育使學生難以養成良好習慣。例如:學校培養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苫氐郊依?,許多父母甚至爺爺奶奶都包辦,代替孩子做事情。這往往使養成教育半途而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