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彥媛
【摘要】 小學數學教學具有兩個任務:一是通過教學向學生傳授文化知識,讓他們具有為社會服務的本領;二是通過知識的傳授要培養他們的能力,這就是包括他們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學習能力,等等,而思維能力則成為諸多能力中的重中之重。學教學與思維密切相關,數學能力具有和一般能力不同的特性,因此,發展數學思維能力是數學首要任務。
【關鍵詞】 小學數學 思維能力 培養方法素質教育的主旨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就是讓學生不能只學知識而忽視了實踐和缺少能力。數學教師要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堅持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進行教學,不能讓學生去死記硬背,機械地學習知識,我們要本著讓學生學會自己學習,不是讓他們學會,而是會學。換一句話說,數學教學就是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這是由于數學這一學科的特點而決定的,它與思維的關系非常緊密,數學教學就體現了與思維活動的培養問題,它是在教師的教學中,通過數學思維活動,學習數學家思維活動的成果,并發展數學思維,使學生的數學思維結構向數學家的思維結構轉化的過程。
一、化抽象為直觀,促進學生思維
作為小學數學具有抽象思維的特點,它不像語文形象思維比較強。而小學生年齡小,分析能力水平低,對抽象思維往往分析起來存在著一定的阻力。那么如何能夠使數學的抽象思維轉化成形象思維,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這一門知識呢?我們在實踐教學中就要不斷地研究教學方法,通過各種教學手段使學生通過形象而具體的實物去化解那些抽象的概念、法則、定律等抽象知識,使學生通過直觀的感性認識升華到理性的認識。比如,教學的時候,我們就要盡量地結合實踐,如在講“角”這一節的時候,為了達到讓學生得到對角的認識,對其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我就讓他們去認真地觀察身邊的紅領巾、自行車支架、墻角等,從這些例子明白了角的概念和公理。然后,再用教具通過操作導出角度的大小變化,讓他們更加明白角的含義。
二、調動積極性,學生努力思維
小學生由于年齡小,他們缺少自主性和獨立性,因此,他們具有比較強烈的依賴性,為了扭轉這種被動的思維局面。我們作為數學教師就要想盡辦法地去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只有當他們沉浸在高漲的學習氛圍中,才能去積極思考,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所以,教師要多研究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方法。運用一些比較的好的手段,比如,設置一些激情的設問,營造較好的問題懸念。比如,我在執教“已知圓的周長求圓的直徑”一節的時候,就給孩子們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在西游記的途中,唐僧和豬八戒他們遇到了一個非常粗的大榆樹,他們兩個都贊嘆大榆樹的粗壯,唐僧問八戒,怎么能知道這個大榆樹有多粗呢?八戒說:把它放倒了就知道時,沙僧笑笑說道:不用那么費事的,用你的腰帶就足矣!八戒不知所措了。大家想想,沙僧用什么方法能夠知道呢?學生頓時感到興趣,也沉浸在思考之中。通過這樣的教學,極大地增加了學生思考動腦的習慣,更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通過語言強化,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語言是思維的手段,是思維的形式,也是思維的工具和外殼。通過語言可以促進思維清晰運動,否則就要阻礙思維的發展。新課標要求:“逐步培養學生能夠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比較完整地敘述思考過程。”所以,我們數學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口頭語言訓練,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要經常訓練對學生的正確表述,讓他們自然地掌握那些思維邏輯性強的語言規律,如用首先……其次……然后……”“之所以……是因為……”等句式。在做題的時候,能夠遵循“已知……和……可以求出……”,或“要求……必須先求出……”的句式來敘述。還有,我在講“小數和復名數”的時候,為了突破學生對小數和復名數互換是復雜性,就讓孩子們在課堂上用說理進行訓練強化,然后啟發他們,進行討論辨析,找學生復述出來做題的過程。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去說,讓他們能夠大膽地進行表達,訓練他們如何能夠把話說好,只要他們敢說,愿意說,就非常好了。老師要多給學生說的空間,讓他們有更多說的機會,使他們不斷地循序漸進,通過有計劃、有步驟的訓練,學生既會說,又會想,通過培養學生表達能力,達到發展思維的目的。在這些有序地培養學生語言思維能力下,他們的思維能力得到了迅速的提高。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學科,我們作為數學教師要把發展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作為教學中的重中之重。要深入研究新課程標準的內容,鉆研教學方法,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讓他們都參與到教學中來,根據小學數學的思維規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學習、理解、掌握數學知識,更要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良好的思維品質,這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需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