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敏
【摘要】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下,高中課堂教學管理不僅要注重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培養,還要能夠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從高中課程教學環境的跟蹤與管理、教學管理與培訓、改革宣傳、校內資源整合等內容對高中教學管理的優化策略進行分析,以期能夠有效的實現高中教學管理與學生管理一體化。
【關鍵詞】 新課程 高中 教學管理 優化策略高中是學生學習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生綜合素質形成的重要階段,在教學管理的過程中,需要針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才能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進而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同時也能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因此,在教學管理中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突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能夠采用多種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優化高中教學管理的過程。
一、跟蹤課堂教學環節,優化過程管理
高中教學管理的優化要能夠切合課堂教學的實際,能夠與學生能力相匹配,只有優化教學管理的模式,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傳統的教學管理過程中,高中教學管理主要是以制定教學要求與教學質量考核為主,主要以學生的成績作為考核學生的唯一標準,忽視了學生綜合能力與素質的培養,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高中課堂教學的優化管理需要對課程教學環節進行跟蹤,使得管理人員能夠更進一步的了解教學活動,對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課堂教學模式才能有著更為深入的了解,才能發現課堂教學與管理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因此,在教學管理跟蹤的過程中,主要關注如下內容:首先,需要跟蹤新課程理念的執行情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是否采用了信息技術、新的教學模式等對學生施以教育;其次,跟蹤課堂教學目標,分析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是否依據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是否得到了明顯的提升;第三,對教師的教學方法進行跟蹤,分析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教師是否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能否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合作能力等進行培養,并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否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采用多種教學模式,能否針對每一個學生的情況,對學生進行個別化的輔導與教學;第四,對課堂教學中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應用情況進行跟蹤,分析在教學的過程中是否開發了微課學習資源,是否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是否采用了信息技術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第五,要跟蹤教師反思的情況,通過反思能夠發現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能夠幫助管理人員對教學的某一個環節或者教學方法與手段進行了解,同時教師應該重點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或者學生思維培養進行反思,通過反思,教師應能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促進自身的專業化發展。
二、強化教學管理與培訓,優化高中課堂教學與科研
優化高中教學管理,需要關注如下問題:第一,健全教學科研網絡,采用集體備課、網絡備課的方式,發揮集體的智慧,分析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優化課堂教學設計,提升高中課堂教學效率;第二,積極展開校本培訓,將提升教師的教學內容、教學科研作為培訓的重點,例如可以展開年級組集中備課、集中培訓,集中學習新課改的理念,定期召開課題研究活動,將課題的申報、研究、實施過程等綜合在一起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提升教師的綜合能力,改變教師對新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認識,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第三,積極開展教學培訓活動,針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制定詳細的培訓策略,對教師進行培訓,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1)周期性培訓活動,使得教師的培訓工作常規化,加強對培訓過程的監督,針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培養,分析高中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與要求,并針對課堂教學方法進行培訓,并對培訓過程進行指導。(2)偶發性培訓活動。根據教師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可以采取跨校際之間的教師培訓,讓教師學習其他學校先進的教學經驗與課堂管理手段,讓教師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教學培訓,讓教師能夠理解與接觸到更多的教學理論前沿。
三、廣泛宣傳,營造高中課程改革氛圍
新課改理念在高中課堂教學中的實施,需教學管理者能夠廣泛的宣傳,通過采用多種宣傳手段,加強教師對新課程改革理念的理解與認識,為高中新課程的改革營造良好的氛圍,讓教師積極的參與到課程教學的改革與探索中,優化課堂教學,進而提升教師參與課堂教學改革的積極性。首先,教育管理者要能夠在各個場合、會議上對高中新課改的理念進行宣傳,采用多種宣傳方式,加強教師對新課程改革理念的認識,例如可以采用宣傳標語、在校園網上開展新課改欄目等途徑進行宣傳,要求教師能夠積極的開發教學資源、微課資源等,并能夠將豐富的教學資源、微課資源利用在課堂教學中,還可以通過開展教學競賽、微課資源開發大賽等方式,不僅可以提高教學的教學能力,還能夠對高中新課程改革的理念進行宣傳,為新課程改革奠定基礎。其次,要加強人員宣傳活動,在校內成立新課程改革領導小組,加強對高中教師進行新課程改革的培訓,要求教師能夠正確的認識到新課程理念對學生素質與能力培養的重要作用,能夠正確的認識新課程理念的本質以及對現代課程教學手段、師生互動之間關系的理解,推進高中新課程改革;第三,要能夠優化高中課堂教學管理的手段,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積極倡導教師能夠采用多種先進的手段進行教學,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提升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互動的能力,優化高中課堂的教學評價,將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在一起,轉變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理念,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基礎對學生進行評價。
四、全面整合學校資源,實現教學管理與學生管理一體化模式
將高中教學管理與學生管理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讓二者之間相互促進、相互制約,才能有效的實現二者之間的統一發展,整合學校的各種資源,實現一體化的教學管理模式,才能達到培養學生的目標。首先,評選教育教學管理能手,加強教師崗位能力的培養,使得教學能夠理解各個實驗設備、材料的應用等,提升教師的實踐能力,通過每年評選“教學名師”“崗位能手”,培養教師學習能力,通過樹立榜樣來激勵和鼓舞廣大教師,進而能夠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其次,要規范整體的管理模式,讓教師能夠參與到日常的教學管理中,要求學科教師能夠擔任一定的學生管理的角色,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對學生的品德進行培養,同時也能夠加強對留守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等。第三,將學校的各個資源進行有機的整合,實施教學管理與學生管理一體化的管理模式,將學校內的教學管理與學生管理兩個部門融合在一起,讓學校內部的各個職能部門加強溝通與交流,積極的對教學與學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能夠有效的找到問題解決的辦法。
五、小結
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下,高中教學管理不能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需要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分析與管理,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加強對高中課堂教學的管理,不僅需要管理者能夠認識到新課改的重要性,還要能夠轉變自己的思想,及時的調整教學理念與教學思想,充分的將現代教學理念、新技術、新媒體運用到高中教學管理中,為學生的學習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與環境。
參考文獻:
[1]任曉瑩.新課標下中學課堂教學管理制度的完善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5,(12).
[2]易發全.對教學管理規范化的幾點認識[J].科學決策,2014,(12).
[3]黃達進.淺談如何加強中學教學管理上作[J].學園,2014,(6).
[4]任國棟.新形勢發展要求下高中教學管理的優化[J].時代教育,2013,(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