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以鑒
摘 要:營改增是我國經濟轉型時期的一項重要策略,已經開始從初步嘗試階段轉化為全面普及階段,營改增的實施對于我國稅制的改革有著重大的意義。本文就“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進行分析。
關鍵詞:“營改增”;企業財務管理;影響
增值稅與營業稅是稅務管理方面兩個完全獨立的稅種,不能同時向同一家企業征收,不僅征稅的對象和征稅范圍不同,在計稅的依據、稅目和稅率上也存在很大差異。“營改增”是營業稅改增值稅的簡稱,是指國家稅務部門將原先企業繳納的營業稅相關稅目改變為繳納增值稅的措施,本質上就是企業應繳納的稅種的改變。“營改增”是我國黨和政府面臨復雜經濟形勢下做出的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重大舉措,有助于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企業國際競爭力的提高。它可以減輕企業的稅費負擔,激發企業發展活力,充分調動企業生產的積極性。
一、營改增對企業稅負方面的影響
營改增不僅會影響到我國企業的產業結構調整,而且從財務管理的角度來看,對企業稅負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從不同行業受益程度來看,營改增可以有效減輕小規模企業以及普通企業的稅費,在現代服務行業中,部分行業原先很多費用是無法滿足稅額抵扣條件的,但是在營改增之后,不僅具有了稅額抵扣資格,而且其范圍有所擴大。例如,交通運輸行業的運輸費用支出稅額抵扣比例,就從原先的7%提升到了現在的10%,企業稅費負擔也得以減輕減輕。當然,并非所有行業稅額款項的抵扣比例都會上調,以勞務為主的企業稅費負擔不僅沒有下降,反而上升,因此,相關企業應該盡快加快企業結構的轉型,提升企業的技術含量和企業競爭力。
二、營改增對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
營業稅改革征收增值稅后,由于稅種的改變,稅務征收的范圍、稅目和稅率上也發生了變化,從企業財務管理的角度來看,這種差異性直接導致會計核算出現了變化。因為營業稅進行稅費征收的時候,不存在進項稅額和銷項稅額這樣的稅目,相關收入和支出以及成本的核算是根據實際來進行記錄的,營改增后出現了這樣的稅目,相應款項收支入賬的標準不同,方法也發生了改變。各類企業都需要適應這一轉變,例如,營改增后,服務行業在確認稅額之前,要按國家規定的稅率扣除相應的抵扣稅額,而不能按照營業稅相關稅率規定直接按收入額征繳稅費,這與以往有著顯著的差異。
營改增對混合經營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混合企業不能對各經營業務的性質做出有效的區分,在增值稅費征收時,就不能對相關業務明細做出系統的核算,企業需要以較高稅種稅率來征繳企業增值稅,給企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因此,企業財務人員要對各經營業務做出明確的定性,實現對各項業務、各種稅目和稅率的分別核算和征收。
三、營改增對企業發票管理的影響
我國實行營改增稅費改革之后,相關企業應該采取有效措施來適應稅費征收形勢的變化。一方面,要加強公司內部財務管理,對財務內部控制進行分析和反思,采取措施彌補財務管理的漏洞,改進財務控制方法,強化企業財務的管理、控制與監督工作,確保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對于相關票據的管理,要特別注意。
營改增之后,稅種變化對企業發票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普通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可以使用不同類型的發票,一旦使用范圍出現錯誤,相關企業就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其次,增值稅發票限額和營業稅發票限額不同。增值稅普通發票限額只有10萬元,而且對大額發票的申請審批時間較長,企業在申請業務和開展新業務時,要多加注意。
四、營改增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的應對策略
企業面對營改增的改革浪潮,應該采取措施加強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抓住營改增為企業發展帶來的契機,制定積極的納稅籌劃方案,利用營改增稅收政策中的傾向性和優惠政策鎖定并拓展新業務,爭取更多的客戶資源,改進企業內部財務賬目的處理方法,幫助企業朝著更為有利的方向發展。
對于企業而言,“營改增”的實施,既是機遇,也是一種新的挑戰,一方面,營改增可以幫助企業解決重復征稅問題,降低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稅負,促進企業的有序發展,另外一方面,營改增也對企業的財務工作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企業財務管理在納稅審申報、納稅管理方面的工作量會加大,增值稅發票造成的行政刑事風險也會增加。
綜上所述,營改增雖然只是稅種上進行了轉變,但是營改增對企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企業的內部財務管理有著重大的影響。企業需要面對稅種和稅目的變化、會計核算的改變,企業財務人員必須要做好票據管理工作,提高企業財務管理的能力,讓企業在營改增背景下享受政策帶來的優惠和便利,不斷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方艷. 試論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統計與管理.2014(07)
[2] 秦文. 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財經界(學術版).2013(22)
[3] 黃忠意. 淺析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3(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