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梅 蘭香瑚 廖育睿

羅甸縣地處貴州省南端,屬亞熱帶低熱河谷地區,常年氣候溫暖,雨量充沛,俗稱“天然溫室”、“貴州小三亞”。獨特的氣候為各類農作物的生長營造了有利條件,同時也利于多種病蟲害的發生危害。本地區果樹、蔬菜常年種植面積50萬畝,是全省重要的果蔬生產基地。實蠅是本地果蔬上的重要害蟲,主要危害柑桔、火龍果、瓜類等瓜果蔬菜,近年來呈發生面積增大、蔓延速度加快和危害程度加重的趨勢,嚴重威脅著果蔬生產安全,每年均會造成10-50%不同程度的損失。因此,我地開展了幾種誘捕器對果蔬實蠅監測試驗研究,篩選出最佳的果蔬實蠅監測誘捕器及監測引誘劑,為以后科學監測果蔬實蠅發生規律提供試驗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供試材料
(1)多功能房屋型誘捕器。利用房屋型誘捕器作誘殺器具,采用黃、藍色誘蟲板進行色誘,性誘吸劑誘芯進行性誘,專用糖醋液、水進行食誘。每月換1次色板,隔周換1次藥液。
(2)使帕特自感式害蟲復合誘殺器。采用光譜380hm-460nm之間,電源4節5號干電池聚光LED燈進行燈誘,采用昆蟲信息素誘芯進行信誘,采用0.1%阿維菌素誘餌涂抹于黃色粘蟲板上后投入容器內,進行色誘及食誘。每月換1次黃板和藥液。
(3)球形誘捕器:設球1、球2。球1上涂蛋白誘餌和信息素混合膠,每月涂一次;球2上噴粘一TT食蠅專用誘引粘劑,每月噴一次。
(4)新致高誘捕器。每月換1次藥液。
(5)黃板。規格為20×25cm,黃板上涂粘一TT食蠅專用誘引粘劑,每月噴一次。
(6)粘一TT食蠅專用誘引粘劑。通過人工合成的雌蟲性信息素,誘殺雄蟲,減少交配機會,降低后代種群數量。將粘一TT食蠅專用誘引粘劑均勻噴在載體上,將載體懸掛于果樹陰面通風處進行誘殺。
1.2監測試驗情況
監測時間:2016年4月25-2016年12月31日。
監測作物:火龍果、柑桔。
1.3監測試驗設置
共設監測試驗點3個,其中柑桔監測點1個,火龍果監測點2個。
(1)監測點一
羅甸縣林場火龍果基地。設立系統監測點1個,主要監測火龍果上實蠅發生危害情況。監測儀器主要有:1.多功能房屋型誘捕器、2.新致高誘捕器、3.黃板1(涂蛋白誘餌和信息素混合膠)、4.黃板2(涂粘TT食蠅專用誘引粘劑)。
(2)監測點二
羅甸縣羅悃鎮溝亭陽光果園場。設立系統監測點1個,主要監測火龍果上實蠅發生危害情況。監測點設5次重復,每次重復上均安裝多功能房屋型誘捕器、使帕特自感式害蟲復合誘殺器、黃板噴粘一TT食蠅專用誘引粘劑,球1誘捕器(涂蛋白誘餌和信息素混合膠)、球2誘捕器(噴粘一TT食蠅專用誘引粘劑)。
(3)監測點三
羅甸縣羅悃鎮溝亭陽光果園場。主要監測柑桔上實蠅發生危害情況。監測點主要安裝黃板1(涂蛋白誘餌和信息素混合膠)、黃板2(噴粘TT食蠅專用誘引粘劑)、球1誘捕器(涂蛋白誘餌和信息素混合膠)、球2誘捕器(粘一TT食蠅專用誘引粘劑),共4種監測用具。
1.4監測器械安裝使用規則
于4月下旬開始安裝使用,每個監測點在果園中部選5株果樹,每株間距50m,懸掛1種誘捕器。
1.5調查方法
于誘捕器安裝后第二周開始進行系統調查,每周調查一次直至終見日,每次檢查后將誘捕器中蟲子全部撿出清理干凈,并記錄實蠅種類、數量、雌雄。
2試驗結果與分析
2.1監測種類
通過監測情況分析,本地區果蔬實蠅種類主要有南亞實蠅和小實蠅,其次為具條實蠅和大實蠅。
2.2監測效果
由圖一可見,四種誘捕器在監測點一火龍果上累計監測量從高到低排序為黃板2>黃板1>新致高誘捕器>多功能房屋型誘捕器;由圖二可見,五種誘捕器在監測點二火龍果上累計監測量從高到低排序為黃板(涂粘一TT)>球2>多功能房屋型誘捕器>使帕特自感式害蟲復合誘殺器>球1;由圖三可見,四種誘捕器在監測點三柑桔上累計監測量從高到低排序為黃板2>球2>黃板1>球1;綜上顯示,黃板2不管是在火龍果還是柑桔上對果蔬實蠅的監測效果都是最佳的,其次為球2。通過球1和球2監測效果比較及黃板1和黃板2監測效果比較顯示,涂粘-TT食蠅專用誘引粘劑效果最佳;通過黃板2和球2監測效果顯示,用黃板作為監測載體效果最佳。即用黃板作為監測載體,粘一TT食蠅專用誘引粘劑作為引誘劑是最佳的組合。
3小結與討論
從幾種誘捕器誘蟲數量來看,黃板2效果最佳,其次為球2。因此在監測防控工作中可大力推廣黃板+涂粘一TT食蠅專用誘引粘劑,應用中每畝地懸掛5張黃板+涂粘一TT食蠅專用誘引粘劑,采取中間疏外圍密的懸掛原則。
(作者單位:550100貴州省羅句縣植保植檢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