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風昌
引言
桃樹具有耐旱力強、適應能力強、易管理、易豐收等特點,同時它在沙地、山地和平地都可栽培,因此,受到了廣大農民的喜愛和青睞。近年來,我國桃樹種植面積逐漸增大,如何保證桃樹果實優質高產成為了所有種植人員共同關注的焦點,這就需要加強對桃樹栽培與管理技術的應用與研究。介于此,本文分別從桃樹栽培和管理兩個方面總結了技術要點,希望能夠對桃樹種植起到幫助作用。
眾所周知,桃子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水果,它營養豐富深受人們的喜歡。然而,想要進一步提高桃子的品質與口感,還需要種植人員在桃樹種植中,加強栽培與管理技術的應用與研究。其中,科學的栽培有助于座果率的提高,有效的管理有利于果實質量的提高,同時,這也是確保經濟效益提高、推動桃樹產業發展的有效措施。
1桃樹栽培技術
1.1選擇合理的幼苗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水果的需求、質量與口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桃子就是非常受人們喜愛的水果之一。要想種植出高質量果實的桃樹,選擇適當的桃樹品種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在此過程中,應該對桃樹果實的白花結實能力、成熟期以及豐收性進行充分考慮。此外,在桃樹種植品種選擇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其生長周期,在保證優質高產的前提下,盡量選擇相較于其他桃樹品種成熟期提前的品種,從而避開成熟高峰,追求更高的經濟效益。
1.2桃樹習性
掌握桃樹的習性是提高桃樹栽培技術的重要手段。桃樹屬于陽性數,它喜歡光,喜歡在相對濕潤的環境生長,具有生長快、分支能力強、適應能力強、耐干旱、耐低溫等特點。然而,桃樹栽培過程中,要加強管理,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很可能會影響桃樹的正常生長和光照,出現枯枝空堂,最終導致桃樹提前衰敗。通常情況下,桃樹的生長周期為2-3年,而枯枝空堂、結果外移會導致桃樹提早衰敗,從而使桃子的產量和質量得到極大降低。
2桃樹管理技術
2.1施肥與追肥
施肥與追肥是提高桃樹果實質量與產量的有效管理措施之一。在桃樹種植過程中,對于施肥與追肥,應該優先選用基肥,也就是農家肥。這是由于農家肥具有效果遲緩,肥效久的特點,因此,可以更好地、更長時間地促進桃樹的生長,同時使用農家肥也恰好迎合當下“綠色種植”的種植理念。然而,也正是因為農家肥效果遲緩,所以,需要提早施用農家肥,同時要保證施肥的位置較深、分量較足。
種植人員在施肥時,應該盡可能地采用放射狀或環狀施肥溝,以免對桃樹的根部造成損傷。對于追肥,種植人員不僅需要同時在施肥溝與桃樹根外施加追肥。種植人員在追肥時需要結合桃樹的生長情況,施加相應的肥料,比如采果肥、萌芽肥和壯果肥等,一是確保桃樹能夠及時得到所需的營養,二是防止肥料浪費。
2.2排水和保水
桃樹是一種怕澇的植物,因此,在桃樹種子過程中,應該做好排水工作,尤其是夏季雨量較大的時候,要加強對排水溝的檢查,及時疏通存在堵塞問題的排水溝,同時將排水溝內的淤泥培植在桃樹根部。此外,在夏季干旱時也應注意保水,以保證桃樹的正常生長,可以利用中耕除草,來增強土壤的保水能力。
2.3桃樹的修剪
首先,結果初期應該進行輕度修剪,該時期的樹冠還需要進一步擴大,此時需要控制好樹勢,重點培養三級和四級主枝。采用單枝更新的方法對成年桃樹長結果枝進行修剪,預留8-10個飽滿芽處截斷,從而讓部分花芽結果。對于長勢逐漸減弱的長結果枝,可以進行重度修剪,此時也可以對增加的中短結果枝進行適當地修剪。
2.4病蟲害防治
在桃樹種植過程中,遇見的主要病害有細菌性根癌病、腐爛病、桃流膠病、桃褐腐病、桃炭疽病、桃瘡痂病、桃穿孔病等,主要蟲害有桃球堅蚧、桑白蚧、桃潛葉蛾、桃蛀螟、桃蚜等。
對于桃桃樹病蟲害的防治,一是要加大檢疫力度,確保苗木接穗和桃樹種子的安全;二是合理修剪,及時處理病蟲枝、病蟲果進行,防止傳染給其它桃枝和果實;三是清理枯枝落葉,及時將桃園內的枯枝、落葉及雜草等進行清理,集中深埋或燒毀,從而消滅躲藏在其中的菌源、蟲源;四是物理防治,利用桃葉蟬、卷葉蟲、桃蛀螟等害蟲具有趨光性的特點,利用黑光燈對其進行誘殺;五是化學防治,利用低殘留、低毒、高效的無公害的化學農藥對病蟲害問進行防治,這也是桃樹病蟲害防治最有效的手段。
結語
總而言之,為了提高桃樹果實的品質與口感,提升桃樹種植的經濟效益,種植人員就需要加強對桃樹栽培技術與管理技術的應用、研究與創新。通過選擇合適的幼苗,掌握桃樹的習性,加強施肥與追肥、排水與保水、修剪以及病蟲害防治管理,從而使科學高效的桃樹栽培管理技術更好地服務于桃樹種植,進而推動我國農業的發展。
(作者單位:276300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歷山園藝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