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剛強
前言
近年來,淮北地區日光節能溫室發展迅速,溫室面積達1萬余畝,番茄栽培占溫室總面積的80%以上。雖然這些基地發展相對較晚,但是該基地憑借優越的溫室氣候環境,番茄產量較高,效益十分顯著,成為當地農民致富的首選項目之一。但由于栽培技術不規范,番茄病害發生較重,成為今后日光節能溫室番茄栽培的技術“瓶頸”。因此,本文針對溫室番茄栽培的特點,從地理環境、土壤、品種、溫室小氣候、定植后管理等方面入手,用農業措施加以調控病害的發生危害,探討淮北地區日光節能溫室番茄規范化、標準化栽培技術體系,以達到番茄高產、高效、優質、安全的目的。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淮北地區日光節能溫室番茄生產發展迅速,設施結構日趨合理,日光節能溫室番茄栽培已成為當地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寵”。由于淮北地區日光節能溫室番茄栽培技術尚未形成科學的、規范化的技術體系。在生產技術應用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導致病害發生較重。因此,對于日光節能溫室番茄栽培技術的探究,控制病害發生,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1淮北地區地理環境分析
1.1氣候條件適宜日光節能溫室發展
淮北市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地處暖溫帶的南緣,年平均氣溫為14.7℃左右,≥0℃積溫5300-5600℃·a,≥10℃積溫接近4800℃·a,無霜期達206d以上,氣溫日較差多年平均在10℃以上,高于南方地區,氣溫日較差大,利于光合物質的積累,因而積溫有效性高。在全國太陽能區劃中,位于光能資源較富帶的南緣,太陽輻射年總量達5200-5400兆J/m2,年日照時數2300h以上,均高于沿江江南地區,居安徽省首位。淮北冬季平均溫度是-5℃-17℃,天氣寒冷。白天平均17℃,夜間平均-5℃。冬季漫長,日照時間短,露地不能種植喜溫型蔬菜,為日光節能溫室適宜發展區,反季節蔬菜種植得以在該地區盛行。
1.2日光節能溫室現狀適宜反季節番茄栽培
番茄起源于熱帶、亞熱帶地區,為喜溫性蔬菜,對溫光反應敏感。多數研究結果認為番茄生長發育的適宜溫度為15-30℃,溫度低于10℃時生長發育受阻,8℃時生長量增加緩慢,5℃時生長完全停止。番茄正常生長發育要求一定的光照水平,尤其是從營養生長過渡到生殖生長階段時,更需要良好的光照環境。淮北市現有日光節能溫室內小氣候均較適宜番茄生長的要求,適宜大面積種植,因此番茄成為淮北地區日光節能溫室栽培的主要蔬菜種類。2溫室番茄栽培方法探究。
2.1定植前期準備
2.1.1種子處理
為提高日光溫室番茄的產量和質量,首先在番茄品種選擇上,要選擇適宜淮北地區栽培的耐寒、耐弱光、高產、抗病(特別要高抗番茄病毒病)及優質大果型番茄品種;其次在選擇番茄的種子時,應該選用顆粒飽滿無雜質的番茄種子。同時在番茄播種前要對種子進行殺菌處理,一是物理殺菌,將種子在太陽下曬1~2d,殺死附著在種子外層的致病菌,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將種子用清水浸泡種子1-2b洗凈,然后撈出把種子放入55℃的溫水中燙種,維持水溫均勻浸泡15min,再繼續浸種3-4hA進行催芽。溫湯燙種時,要不斷地攪拌,使種子均勻受熱,以防燙傷種子;不斷加熱水,保持55℃水溫。經過燙種的種子可以預防一些常見的疾病。二是藥劑殺菌,通常可以選擇用高錳酸鉀1000倍浸種1h,或25%的多菌靈溶液浸種0.5h,或10%磷酸三鈉浸種20-30 min,可殺死病毒和其它病菌,再繼續用清水浸種3-4h后進行催芽。浸種完成后再將種子洗凈放到25~30℃的溫度中催芽。
2.1.2培育適齡壯苗
壯苗是番茄豐產的基礎。番茄育苗日歷苗齡一般70-80d。生理苗齡為具有7-8片真葉、株高20cm左右、莖粗0.6cm、現蕾、葉色嫩綠、根系發育好、無病蟲害。采用營養缽或穴盤育苗。
2.1.3茬口安排
淮北地區目光節能溫室番茄在茬口安排上主要有一年兩茬,即:春茬和秋茬;或一年一茬,即:越冬長季節栽培。春茬種植期一般在2~6月種植,秋茬種植期為8~12月。目前,淮北地區多采用一年兩茬,少部分采用越冬長季節栽培。
2.1.4溫室的選擇
溫室環境直接決定了番茄能否得到充足的日照及適宜的溫度。應選擇受光性及保溫性能良好的溫室,覆蓋膜采用無滴長壽膜,夜間采用保溫性能好的草簾或防雨被覆蓋。在溫室選擇方面,一般采用脊高3.5m左右,棚寬10m左右,長60-80m。這樣有利于對番茄的管理,同時滿足番茄對溫光的需求。
2.1.5整地做畦
土壤是植物的“培養基”,番茄屬于喜肥植物,在選用種植番茄的的土壤時應該采用相對比較肥沃的土壤,土質選擇上要保證其適宜的厚度,土質要疏松,具備良好的透氣性和排水性,并且富含有機物。并于定植前20-30天深翻曬垡,提前15天左右扣好棚膜,提高地溫。每畝施足優質腐熟有機肥(雞糞或豬糞)10T、復合月E50Kg、過磷酸鈣50 Kg,與土壤充分倒勻混合整畦,畦寬1.4m,畦面寬0.8m,畦高20-25cm,畦面中間開澆水溝,內置滴灌帶,畦面平整后覆蓋地膜。
2.2適時定植棚內5 cm地溫穩定在10℃以上即可定植。定植密度為每畦雙行,株距30-35 cm,畝栽3000株左右。定植應選擇晴天上午溫度升高后進行,定植時不要碰散營養缽,定植深度以營養缽低于畦面1.5 cm為宜,四周用土壓緊覆蓋根部,澆足定根水,增溫保濕。
2.3定植后管理
2.3.1溫度
定植后5~7d為緩苗期,棚內要盡量保持較高的溫度,以提高地溫,促進緩苗。
2.3.2澆水
定植后7~10d澆1次緩苗水,但不宜過大。
2.3.3追肥
第1穗果長到核桃大小時,隨水每667m2追三元復合肥20kg。
2.3.4通風
定植后5-7d要封閉溫室,提高棚溫,促進緩苗。
2.3.5棉被揭蓋棉被(草簾)的揭蓋,要在不影響溫度的情況下,盡量早揭晚蓋,延長光照時間。增加透光率。
2.3.6保花保果
番茄開花座果正處在冬季低溫弱光的環境中,自然座果差,因此在開花時要用生長調節劑處理花。
2.3.7植株調整
緩苗期,不要去除側枝,防苗徒長,促根生長。
2.4適時采收
當番茄果實充分膨大,果皮由綠變紅時,要及時采收,同時應注意農藥的安全間隔期。
2.5病蟲害防治
2.5.1防治原則
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堅持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不得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殘留、高三致(致畸、致癌、致實變)農藥及其復配農藥。
2.5.2農業防治
加強田間管理,徹底清潔田園,減少病蟲基數,經常進行田間檢查,發現重病株、病葉及時清除,帶出田外深埋或燒毀。
2.5.3物理防治
利用害蟲的趨黃性,在定植覆膜后及早懸掛黃板誘殺白粉虱、蚜蟲等蟲害。每隔3ml塊,掛在行間或株間,略高出植株頂部,呈“s”形分布。每667m2需30cm×20cm的黃板30-35塊。
2.5.4藥劑防治
為了降低溫室內濕度,冬春茬病蟲害藥劑防治應優先采用粉塵劑和煙熏劑。注意輪換用藥和合理用藥;要做到適時適量用藥。
3結束語
淮北地區日光節能溫室番茄栽培技術能夠得到如此重大的發展,主要得益于該地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但由于栽培技術的缺陷,使得溫室番茄栽培病害越來越重,產量較低。溫室番茄栽培技術難度較大,這就需要細心觀察、精心操作、科學管理。
(作者單位:235000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區農林水利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