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對于不同行業的專業人才需求增加,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會計管理工作對于其經濟發展戰略計劃的制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在會計教學中需要加強對專業會計人才的培養。提高會計教學教育水平,實現高素質人才的培養,需要有關院校在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安排上不斷合理化和科學化,使其能夠滿足現代化會計人才培養的需求,符合行業發展規律,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本篇文章在此基礎上,主要對會計教學組織以及教學方法等改革性內容進行研究與分析,促使我國會計教學水平和質量的提高,奠定現代化會計人才培養的基礎。
【關鍵詞】會計教學 組織 教學方法 改革 專業水平
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于會計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高等院校在專業課程的教學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會計教學形式以及教學方法等方面作出適當的改革,使其更加符合現代化人才培養的需求以及原則、標準等?,F代化經濟發展和貿易水平提高,企業發展中需要集中做好會計管理工作,在這種發達的經濟模式下,會計教學中需要堅持人才服務原則,改進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學校教育中能夠學習到更多的實踐性內容,并樹立學生的終身學習理念,使其能夠在自主化的學習探究中不斷提升會計水平;學校在教學組織上,要根據會計專業特點,合理設置課程內容,使學生能夠在多樣化的學習中培養綜合性的會計應用能力[1]。關于會計教學組織與教學方法方面實施改革的必要性和方法等,均需要從實踐分析中展開研究與探討。
一、會計教學組織改革
(一)學校教育與自我學習
會計教學實踐中,對于教學組織方面實施改革,需要正確處理好學校教育與學生的自我學習關系,學校在專業課程的實踐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的自我發展能力培養,學生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不能一味的依靠學校教育和老師教學,學生只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才能夠在未來的職業發展中更好的適應復雜的社會生活。會計教學組織安排中,學校對于課程的設置應該多樣化和靈活化,既要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又要能夠使學生在自由選擇和自主化研究中實現自我學習,課程項目的組織安排要求對學生的會計學習進行規劃,幫助和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再學習[2]。
(二)提升能力與素養
社會發展中對于專業化的會計人才培養提出較高的要求和標準,在會計教學中要明確根本性的教育目的是對學生的會計事務處理能力、知識獲取能力和道德素養等方面進行綜合提升,使學生在未來發展中能夠更好的適應崗位內容?,F代企業在經營發展中要求會計從業人員能夠熟練處理會計事務,并通過對財務數據的分析,提出有效的財務建議,包括財務增殖信息等,在這種情況下,會計教學組織實施改革要在教學計劃上予以適當的調整,根據課程內容,為學生安排不同的實踐活動,使學生能夠在會計項目的完成中積極探討,使其具備足夠的職業判斷能力和現實問題解決能力。
(三)轉變課堂角色
會計教學組織改革中,要對傳統的教學形式和課堂模式予以改進和完善,傳統的會計教學中,老師是課堂主導者,老師在講臺上向學生傳授知識、安排課堂活動,學生完全是被動式的接受這種信息傳入,教學組織缺乏針對性、人文性和靈活性?;诖?,會計教學中,需要對學生的課本理論知識進行講解,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提出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并參與話題討論,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3]。與此同時,在會計教學組織改革中,可以是老師向學生提出問題,由學生在自主化探究與合作化研究中,對相關問題展開思考、分析、歸納和整合,以專題研究、現實虛擬和合作項目討論等多種形式完成會計教學組織工作。
二、會計教學方法改革
(一)應用案例教學
會計教學中,學生在書本理論研究中能夠獲得知識有限,老師應用案例教學,能夠在帶領學生案例分析的過程中,啟發學生的學習思考,使學生能夠對案例中涉及到的會計要素和會計方法等總結歸納出來。案例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在知識運用中,提升自己的會計信息表達技巧,部分教學案例中能夠反映不同層次和不同職能中的會計事件特點,對于學生的會計靈敏度培養具有重要作用,使學生能夠始終站在企業或單位集體利益角度去完成會計事務。
(二)應用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的方法在多種不同課程教學中均有應用,實施會計教學改革,是要對傳統的教學方法予以改革和創新,開放會計實驗室,為學生設計會計實驗,使學生能夠在實地操作中,模擬實踐性的學習效果。在會計實驗室中,能夠為學生創設會計環境,使學生能夠在會計報表編制等不同會計事項模擬處理中,了解其中的操作經驗以及實踐方法等[4]。會計實驗教學,需要老師為學生搜集較多的實驗資料,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引導學生在會計實驗數據的計算、分析和應用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判斷力。
(三)實踐教學
會計教學實施實踐教學,需要學校投入足夠的資金,建立實訓基地,使學生能夠在畢業前參與多種實踐學習活動,鍛煉學生的業務操作能力和會計分析能力,促使學生的綜合會計水平得到提升。除此之外,學校在課程教育中,也可以為學生聯系不同的實習單位,安排學生進入工廠、企業等頂崗實習,使學生能夠在工作實踐中增長經驗。會計教學改革中實行實踐教學,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和實習平臺[5]。
三、結語
會計專業課程在實踐教學中,需要對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方面予以提升,實現會計人才的培養,能夠促使學校的整體會計教育水平提高,在此過程中需要對會計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等進行和學設置,并要求嚴格按照會計專業教學規律和內在要求,組織實踐性和拓展性的課程教學。會計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傳統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予以改革,能夠使學生的學習目標和方向更加明確,學生能夠在多形式的課程學習和專業練習中,對會計領域內的相關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有正確的把握。在會計教學組織與教學方法的改革中,要求集中處理好學校教育與終身學習的關系,學校不能過于強調被動式的知識傳授,而是要在引導性教學中鼓勵學生開拓思維、創新方法,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應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和教學設備,能夠對學生進行財務管理、審計學和會計學等多領域知識的教學,鍛煉和提升其綜合職業能力。
參考文獻
[1]羅尾瑛.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基礎會計》課程改革探究[J].電子制作:1-5.
[2]譚碧星.加強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的幾點思考[J].成都電子機械高等??茖W校學報,2010,13(01):58-61.
[3]王龍.高職會計綜合實訓教學組織指導方法改革初探[J].職教論壇,2010,26:60-61+64.
[4]鄭震.基于組織學習理論的管理會計變革探索[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701:156-158.
[5]楊海濤.基于職業與就業導向的高職《管理會計》教學改革探討[J].商業會計,2012,14:126-127.
作者簡介:冉龍燕(1973-),女,漢族,貴州遵義人,經濟學學士,講師,工商管理經濟師,研究方向:財會、工商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