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建峰
引言
羊痘是綿羊痘和山羊痘的統稱,是由綿羊痘病毒、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性疾病,羊痘屬于急性、熱性以及接觸性疾病,發病率很高,傳染率和死亡率都比較高?;加醒蚨徊“Y的羊只,主要癥狀為發熱、身上無毛或少毛部位的皮膚出現丘疹或者皰疹,是所有動物痘病中最嚴重的一種,嚴重影響養羊業的發展。羊痘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在很多國家都有發生,我國很多地區都曾經呈現暴發流行趨勢,我國將羊痘列為I類動物疾病。為了提高對羊痘的預防水平,必須要加強對羊痘病毒分子特征的研究,并且對羊痘的檢測方法進行分析,從而研究出羊痘防治藥物,為羊養羊業的發展提供支持與幫助。
1羊痘病毒分子特征
1.1羊痘病毒的特征
羊痘病毒屬于痘病毒科,羊痘病毒屬包含綿羊痘病毒、山羊痘病毒、疙瘩皮膚病病毒三種,是唯一一種在細胞漿內復制的有囊膜的雙股DNA病毒。分別引起山羊痘、綿羊痘、牛的結節性疹塊病。通過實驗觀察發現羊痘病毒顆粒呈卵圓形或磚形,大小大約為(100~260)nm×(190~390)nm。羊痘病毒粒子在復制的過程中會產生細胞內粒子和細胞外粒子兩種,其中細胞外病毒粒子具有傳染性。成熟的病毒粒子會以出芽的方式穿過宿主細胞的細胞膜進行感染。感染羊痘病毒的羊只具有一定的潛伏期,大約在10-14天之后開始出現癥狀,病羊的鼻、結膜和口腔分泌物中的病毒DNA以及感染性病毒的含量達到最大值,經過3-6周之后會降低。羊痘病毒復制的主要場所是皮膚。
通過血清學研究發現,不同的羊痘病毒之間會出現交叉反應,但是引起牛的結節性疹塊病的羊痘病毒不會對山羊和綿羊產生感染,從當前的實驗情況來看,利用羊痘病毒感染豚鼠、家兔、小鼠等動物進行實驗,均沒有成功。羊痘病毒可以在牛、綿羊、山羊源的組織培養細胞上生長,而且對原代或次代羔羊睪丸細胞以及羔羊腎細胞的敏感程度最高。近年來,國內外關于羊痘病毒的研究和報道都非常多,關于羊痘病毒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
1.2羊痘病毒的基因組及其功能基因
羊痘病毒的基因組約有150kbp,其中包括中間編碼區和兩端相同的反向末端重復序列,在基因組的中間區域,有與其他痘病毒同源的保守序列,可以為病毒復制提供所需的蛋白。在羊痘病毒基因的左側與右側10和27kbp的基因結構中包含了十分重要的具有編碼功能的基因序列。綿羊痘病毒、山羊痘病毒的基因組共有147個開放閱讀框,而且綿羊痘病毒、山羊痘病毒的基因組十分相似,大約有96%的核苷酸完全相同,但是也有一些細微的差異,例如在基因末端的ITRs,綿羊痘病毒為2213bp~2349bp,但是山羊痘病毒為2198bp。所有羊痘病毒都有P32蛋白,這種蛋白是一種特異性強、具有免疫原性的結構蛋白,也是當前羊痘病毒研究領域中最熱門的課題之一。當前在羊痘病毒研究領域中,基于P32基因的診斷方法和核酸疫苗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1.3羊痘病毒的免疫逃避機理
羊痘病毒在感染的過程中,主要是通過編碼一系列破壞和避免宿主免疫反應的免疫調節基因并且將這些基因轉入宿主體內從而達到感染目的。有研究人員將羊痘病毒滅活苗或減毒苗接種在成年的小白鼠身上進行實驗,發現接種12個小時之后在注射疫苗的位置的巨噬細胞的功能降低,由此可見在這個部位與利于病毒的入侵。當感染羊痘病毒之后大約需要五天時間可以使T細胞激活并分泌細胞因子,因此羊痘病毒能夠逃避宿主免疫反應。羊痘病毒逃避宿主免疫反應的能力并不取決于病毒的感染力,當羊痘病毒入侵宿主之后,宿主脾臟的的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的活性增強,從而使得宿主產生免疫反應,從而對病毒進行一定程度的抑制。
2羊痘病毒的檢測方法和防治
羊痘病毒與羊接觸傳染性膿皰性皮炎病毒具有相同的抗原,因此當羊只發病的時候,如果采用常規的血清學進行檢測,則可能會出現由于抗體交叉而無法確定具體的病毒類型的現象。因此,在羊痘病毒檢測過程中不能采用常規的血清學,常用的方法是電鏡觀察,但是很多地區的檢測設備不齊全,對于羊痘病毒的檢測以及診斷有一定影響,進而可能耽誤疾病的治療。因此,必須要建立一種特異姓高、敏感性高、檢測速度快的羊痘病毒診斷方法,分子生物學診斷方法是羊痘病毒檢測過程中的一種高效檢測方法,也是當前使用最多的檢測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學檢測方,可以簡單陜速地從組織培養上清、活組織樣品中檢測出羊痘病毒的DNA片段,并且還可以通過對分子產物的酶切分析對羊痘病毒進行鑒定。有研究人員根據綿羊痘病毒、山羊痘病毒的P32基因序列差異建立了區別綿羊痘病毒、山羊痘病毒的方法,另外也有學者建立了用于快速檢測潛伏期、臨床發病的和死后的羊體中羊痘病毒DNA的分子生物檢測方法。
當前關于羊痘病毒的預防研究,主要是依靠弱毒活疫苗接種完成的,對羊痘病毒疫苗株和野毒株之間的氨基酸同源性進行對比發現,兩者的同源性至少有99.9%,差別很小,因此羊痘病毒疫苗株和野毒株之間很易發生同源重組,恢復毒性,對此,在對羊痘病毒進行預防的時候必須要弱化其毒性。由于羊痘病毒的宿主范圍比較單一,只對山羊綿羊產生作用,當前我國正在研發新一代羊痘病毒活載體疫苗,將外來基因插在羊痘病毒的非編碼區,利用羊痘病毒的基因組生產活載體疫苗,實現對羊痘病毒的預防和控制。
3結語
綜上所述,羊痘病毒是一種感染性、病死率極高的傳染性疾病,在養羊過程中要積極加強對羊痘病毒的預防和控制。通過對羊痘病毒的分子特征進行研究,有助于研發羊痘病毒的免疫藥物。在當前的研究基礎上,還應該要加強對羊痘病毒檢測方法以及防治方法的深入研究,以提高羊痘病毒防治水平。
(作者單位:735000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畜牧獸醫局)endprint